在市场持续下行的背景下,数百亿美元的私募股权基金也面临严峻考验。
一方面面临净值下滑的压力,另一方面部分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严重萎缩,导致大批退出“百亿私募俱乐部”。
据私募排行榜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资产规模过百亿的私募基金共有85家,较今年年初的104家大幅减少19家,降幅达18%。而此前A股每轮调整都会淘汰一批资产规模过百亿的私募基金,这也凸显出私募行业巨大的竞争压力。
证券时报记者观察发现,多家私募基金的经营压力也大幅增加,今年前8个月,百亿私募基金旗下235只产品中,仅有74只实现正收益,占比31.49%。
过去几年,虽然市场整体表现不佳,但量化行业异军突起,一批私募基金跨过百亿大关,促使“百亿私募俱乐部”规模大幅扩大。2023年上半年,百亿私募基金数量达到最高峰的115家,但去年底降至104家。
今年以来,随着市场的不断调整,总投资规模超百亿元的私募基金数量进一步减少。私募排行榜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总投资规模超百亿元的私募基金数量为85支,较今年年初的104支大幅减少19支,减幅为18%。
尤其是近两个月以来,百亿以上规模私募基金数量发生较大变化,超过10家私募基金集体退出“百亿私募俱乐部”,其中包括聚宽投资、统帅资本、宽源资产、祥聚资本、上海大浦资产、乾祥资产等私募基金。
85只亿元私募基金中,上海、北京的亿元私募基金数量最多,分别为40只、21只。按投资模式划分,主观型亿元私募基金43只,量化型亿元私募基金30只,混合型亿元私募基金11只,投资模式不明的亿元私募基金1只。
私募排行榜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友华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百亿元私募基金数量的下降主要有几个原因:
首先,A股市场持续低迷,私募基金盈利能力较差,导致投资者信心不足。另外,新规下,私募产品的备案要求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基金的发行,同时也导致存量基金规模的缩减。
第二,回顾过去,量化私募一直是百亿以上规模私募基金数量增长的主力。今年以来,A股市场风格分化明显,加之量化私募监管趋严,曾经备受投资者追捧的量化投资主角光环已不复存在。在量化私募规模增长放缓的同时,部分百亿以上规模的量化私募基金因业绩不佳,规模缩水。
一物增一物就缩水,千亿美金规模的量化私募基金数量不增反减。
以往A股市场每轮下跌都会淘汰不少数千亿规模的私募基金,这也凸显了私募行业的竞争之激烈。与公募基金不同,私募基金追求绝对收益,如果连续几年不赚钱,生存压力就会急剧增大,即便是数千亿规模的私募基金也难逃循环,最终在大浪中消亡。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不少私募基金面临经营压力陡增,尤其是主观性私募,部分产品因为净值不足1元,不收取管理费,连续三年不盈利,就没有业绩提成,但租金、人员费用却是强制性费用。
深圳一位私募经理告诉记者,公司有十几个员工,每年办公室租金、投研人员等成本就上千万元,产品管理费0.75%,只能覆盖成本。过去几年我们总体上是赚钱的,不然压力就大了。目前规模在20亿元以下的私募普遍感受到生存的压力。
还有一家私募,因为产品主要在高点发行,不仅连续三年没有赚钱,而且大部分产品还出现严重浮亏,渠道早就停收管理费,全靠公司前期资金支撑,否则早就解散了。
私募排行网数据显示,8月私募基金指数收益率为-1.76%,今年以来收益率为-7.84%。其中,股票策略赚钱难度较大,1-8月股票策略指数收益率跌至-11.39%,在五大策略中排名垫底。
其中,总规模过百亿元的私募基金旗下产品有235只出现业绩展示,今年1-8月平均收益为-0.05%,中值为-4.86%,74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31.49%。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从存量基金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7月底,存量私募基金3335只,总规模19.69万亿元,较去年7月减少1.13万亿元,存量基金数量也减少2335只。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