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9月11日报道,日本经济新闻对世界经济活动中71类重要的最终产品和服务进行了2023年度“主要商品和服务市场份额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企业在10个类别中份额排名第一,比上次调查增加了4个;在新调查的5个类别“半导体材料”中,日本企业在3个类别中排名第一。
日经中文网称,本次调查涉及71个类别,较上届的63个类别有所增加,其中日本企业占比最大的类别为“数码相机”和“CMOS图像传感器”,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
不过日经中文网提到,由于中国大陆正在进行自主发展,除台湾外,中国大陆的数据并未纳入统计。
在光刻胶领域,东京应化工业以22.8%的份额位居全球第一。传统的汽车用产品表现良好,用于最新智能手机半导体的“极紫外(EUV)光刻胶”也表现不俗。2024年2月,东京应化工业将2030财年(截至2030年12月)的销售目标上调至3500亿日元,为原计划(2000亿日元)的1.75倍。
除位居第四位的美国杜邦公司占有13.2%的份额外,其余市场份额均被日本企业垄断,排名前几位的日本企业合计占有75.9%的份额。
半导体基础材料硅晶圆市场,信越化学以24.7%的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只有信越和排名第二的胜科(19.9%)生产尖端产品,排在第三及以下的公司分别是台湾环球晶圆(14.2%)和德国(10.9%)。
图片来源:日经中文网
在半导体上游生产工序中,三家日本企业垄断了用于转移半导体电路的“掩模基板”的全球市场份额。HOYA的份额超过60%,远高于其他企业。信越化学(20.6%)位居第二。AGC以16.1%的份额排名第三,较去年的10.3%上升5.8个百分点,正在迅速追赶前两大企业。AGC计划将产能提高约30%,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过去3年,半导体市场形势恶化,导致订单减少,但豪雅总裁池田荣一郎分析称,“客户的库存调整已经结束,目前需求非常强劲。”该公司计划针对生成式AI应用和EUV光刻机等目的提供产品。
日本电气工业株式会社高级咨询总监南川彰表示:“中韩企业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影响力正在提升。”他分析道,“日本企业需要加强与国内大学、海外企业的合作,推进生产自动化等,才能在成本竞争力上取胜。”
在本次新调查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该类别排名前三的公司几乎全部是美国公司,在提供基础人工智能模型和服务的云计算平台组成的“基础技术与服务”以及“文本生成式人工智能”两个类别中,美国均位居第一。
尤其在文本生成AI上,占据70%的市场份额;在“图像生成AI”领域,包括衍生模型在内,英伟达AI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81.4%,是三大类别中唯一一家非美国公司。
在基础技术与服务类别中排名第二的微软(30%)、在文本生成AI类别中排名第二的谷歌(18.9%)等科技巨头也展现了存在感。东京大学商业设计研究生院教授田中道明表示:“AI开发的竞争需要资本实力、计算资源和云基础设施。拥有这些的科技巨头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与初创公司的合作关系也将变得更加活跃”。
另一方面,文章提到,中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生成式AI,如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云研发的产品等也相继问世,日本学者称“中国在数据利用等方面的进展或将超出预期”。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