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出清步伐继续,9 月已注销 26 家,年内 1242 家私募注销,协会注销占比超五成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9月以来,共有26只私募基金注销,包括17只私募股权基金、9只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从注销类型来看,21只私募基金主动注销,4只基金12个月无人管理注销,1只基金协会注销。今年注销的1242只私募基金中,703只基金协会注销,398只基金主动注销,131只基金12个月无人管理注销,协会注销仍占50%以上。

上市公司山东黄金的全资子公司山金金控成立近12年,因经营12个月无人管理,于9月10日被注销。山金金控注册类型为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基金,旗下有多家控股子公司,包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期货公司、贵金属投资等,还持有证券公司的股份。山东黄金半年报显示,山金金控总资产171.45亿元,净资产22.1亿元。根据此前年报,2021年山金金控为山东黄金贡献净利润7.25亿元,2020年则亏损3.1亿元。

此外,万达集团全资拥有的私募股权基金、同济大学私募股权基金、湖南国资公司私募股权基金等也在9月份主动注销注册。

本月初以来,中证协已向私募机构和私募从业人员分别披露了7份和13份惩戒通知。被处罚的私募机构中,广东有4家,其中2家被吊销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其他私募机构及高管大多受到公开谴责。上海和湖南各有1家私募机构被暂停接受私募基金产品备案12个月。

广东盖雅及两名高管因未及时披露高管刑事处罚情况而被公开谴责,与其他私募股权高管大多出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同,广东盖雅受处罚的两名高管均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生。

成立12年,山金金控因经营不善12个月被注销

山金金控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金金控”)是一家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基金,成立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完成备案。据中证协信息显示,山金金控已备案产品11只,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0只,其他私募投资基金1只。2017年3月以来,没有新的产品备案。

私募出清步伐继续,9 月已注销 26 家,年内 1242 家私募注销,协会注销占比超五成插图

天眼查显示,山金金控注册实缴资本15亿元,由上市公司山东黄金全资拥有,最初山金金控实际控制人为山东黄金集团。

2019年,山东黄金成功收购控股股东山东黄金集团持有的山东黄金金控100%股权。相关公告指出,本次收购有利于山东黄金产业链业务延伸、产融结合推进;同时将增加公司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进一步解决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同业竞争问题。

合并报表以来,山金金控2019-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6135.12万元、7100.45万元、7.25亿元、-3.10亿元、-1.43亿元。而对于2022年出现大幅亏损,公告解释称,受2022年证券等二级资本市场低迷影响,山金金控所投资的基金产品、资管信托计划、股票等项目投资进度放缓、存量项目收益同比大幅下降。

合并前,山金金控全资拥有山金期货、山金金泉、上海盛聚资产等8家控股子公司,其中山金金泉为2018年7月成立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规模10-20亿元,现有在运产品21只,早期清算产品10只。

结合多份年报得知,2020年,山金金控、山金期货出资设立山金风险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1%、49%。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基差交易、仓单服务、合作套期保值、场外衍生品业务、做市业务等;2021年,山金金控以近5亿元自有资金认购东海证券非公开发行的6510.42万股股份,作为持有东海证券5%以上股份的第二大股东,认购的股份自新股上市之日起3年内不得转让;2022年6月,华泰证券以6.74亿元转让价款受让山金金控持有的上海盛聚资产100%股权。

万达、同济大学等独资私募股权基金自愿注销注册

今年9月4日主动注销的万达(上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万达)成立于2015年3月,当年4月完成登记,今年9月4日主动注销。据中证协介绍,这是一只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基金,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实缴资本为500万元,由大连万达商业地产有限公司全资拥有,实际控制人为王健林。

实际控制人为王健林的万达庆富(杭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是一家私募、创业投资基金,已于2020年3月主动注销。该私募成立于2016年12月,2017年3月完成登记。天眼查显示,该私募已于2019年11月完成工商注销。

另一家私募及创业投资基金——上海同济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同济投资)在今年9月11日主动注销登记。该私募基金成立于2018年8月,2020年11月完成登记,证监会备案的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分别为1000万元人民币和500万元人民币。

据中证协介绍,上海同济投资的实际控制人为同济控股,由上海思科瑞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同济科技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王永生分别持股35%、35%、30%。公开资料显示,同济控股是由同济大学出资设立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同济大学国有资产在海外投资的唯一主体,代表学校行使投资企业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

今年9月9日主动注销的湖南兴祥瑞恒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湖南兴祥瑞恒)成立于2018年4月,2021年8月完成登记。

天眼查显示,2023年1月,湖南兴祥瑞恒正式变更为湖南兴祥资本的全资子公司,而兴祥资本由兴祥集团全资拥有,兴祥集团的投资人包括湖南省国资委、湖南省国投公司等。

7家私募股权公司被罚款,其中4家在广东

除了被证监会吊销私募管理人资格外,多家私募基金公司及高管还受到警告、公开谴责、暂停产品备案等​​行政处罚。证监会9月份披露的20起罚单中,涉及7家私募基金公司,其中4家位于广东。

广东龙盈因未尽到重大变更报告义务、部分从事基金业务的人员未取得基金从业人员资格、未勤勉审慎地履行管理人职责、高管人员未真正履行职责、提供虚假核查材料等情况,将被撤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并对法定代表人予以公开谴责。

另一家被撤销私募管理人登记的公司是广东华普投资,其存在两类违规行为:一是将私募基金资产投资于借贷业务;二是向协会提供虚假基金登记文件和信息。

由于未按规定妥善保管资料、未全面履行投资者适当性义务、利用基金财产牟利、未及时披露影响投资者权益的重大事件等问题,中证协决定对祥联控股予以公开谴责,暂停其私募基金产品备案十二个月,同时对登记为该私募的法定代表人及当时的合规风控负责人予以公开谴责。

上海三商还受到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开谴责,暂停受理私募基金产品备案12个月,两名合规、风控总监分别受到公开谴责和警告。

经调查发现,上海三商曾从事黄金交易相关业务以及其他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的业务,存在操作不专业的问题。监管罚款显示,上海三商还存在以下问题:1)委托不具备基金销售资格的单位或个人从事基金募集活动;2)委托他人制作、收集部分投资者适当性材料,且未将部分专业投资者的认定结果告知投资者,未按照普通投资者类别履行通知、警示等适当性义务,在适当性管理过程中未勤勉、审慎履行职责。

从9月份披露的罚单来看,广东百世富、广东盖亚、达姿可持续增长创投及各自高管基本都遭到了公开谴责。据悉,广东盖亚因未及时披露相关高管受到刑事处罚而被罚。同时,现任法定代表人孙敏辉和现任合规风控总监周梦蝶均出生于1993年。

此外,被罚款的湘联控股时任合规风控负责人龙永祥,出生于1994年10月。

(财联社记者 冯其娟)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