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红星资金局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发现数瓶贴有“贵州茅台”字样的所谓“特供酒”“专供酒”,包装上印有“农商银行”、“中行专供”等字样,售价从每瓶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一位二手平台酒商向红星资本透露,该酒为贵州茅台镇怀茂酒厂“特供”。对此,记者联系了贵州茅台镇怀茂酒厂,对方称:“我们从来没有生产过特供酒,生产特供酒是违法的。”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近期多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表示,将加强对标有“特供”、“专供”、“内供”等字样的酒类饮料的监督检查。据人民日报此前报道,目前市场上并不存在以任何名义生产的“特供酒”或“专供酒”。警方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所谓的专属公司名称实际上并不存在
红星资本局以消费者身份向闲鱼二手平台上的酒商询问,对方声称:“我们是茅台的,酒是从仁怀发货的,保证是正品。”其手中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特供酒”装箱单显示,食品名称为“中国石油酒”,生产日期为2010年。
该酒商介绍,这款酒是贵州茅台镇怀茂酒厂为石油公司专供,自然陈年十余年,一箱六瓶的清仓价是680元。此外,该酒商还以每瓶95元的价格销售农商银行酒。朋友圈显示,还有专供中国银行的贵州茅台酒。
对此,红星资金局致电贵州茅台镇怀茅酒厂,联系人称“我们从来没有生产过特供酒,生产特供酒是违法的”。
红星资本局查询工商信息,没有一家注册名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的公司,中石油客服则告诉红星资本局,内部查不到任何“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的字样。
图片来源:二手交易平台、酒商朋友圈
图片来源:二手交易平台、酒商朋友圈
类似的“特种酒”产业链此前已被警方查处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近期,多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表示将加强对带有“特供”“专供”“内部供应”等字样的酒类商品的监督检查。5月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严禁生产销售“特供酒”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指出,严禁生产、销售带有与党政机关、军队等类似“特供”“专供”“内部供应”等标识的酒类商品。
此前,人民日报曾报道,市场上不存在任何以任何名义生产的“特供酒”或“专供酒”。警方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不要轻信或购买所谓的“特供酒”或“专供酒”。购买酒类产品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避免上当受骗。
根据上述通报,警方追踪到了一条从生产到包装再到销售的产业链。
生产假酒的窝点卫生条件差,灌装假酒的简易工具随意堆放在地上,储酒的塑料桶里混杂着杂七杂八的垃圾。为了降低成本,假酒窝点一般都选在偏远农村的自建房里,或者民宅的暗隔间里,灌装环境脏乱不堪,卫生条件根本没法保证,是典型的“三无”产品,严重影响群众身体健康。
制假者向警方供认,他们从外地购买包装材料,然后以每斤几元的价格将散装食用酒精手工装瓶,贴上“特供”或“专供”等标签,通过网络销售,最后通过快递物流运送到各地。
红星新闻记者 程路阳
责任编辑:肖世清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