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印金融中心外张贴的警方通告
华夏时报记者耿倩在上海拍摄报道
“你感兴趣的是利息,但别人感兴趣的可能是你的本金。”这句话是对受到海银财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银财富”)影响的投资者最恰当的警告。仅此而已。
去年底,海银财富因还款危机而轰然倒闭后,事件又有了最新进展。2024年9月11日上午,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发布警情通报,以涉嫌非法集资罪对海银财富依法立案侦查。对韩某、韩某、王某等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也意味着海银财富韩某父子的“金融帝国”彻底崩塌。
海银财富还在营业吗?9月12日,华夏时报记者探访了官网上宣称“设立于上海陆家嘴核心区域”的海银财富的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银城中路8号海银金融中心。记者在现场看到,公司早已不复存在,大楼外显眼的“海银金融控股集团”招牌已被拆除,只剩下空荡荡的大楼招牌和抹不去的灰色痕迹。这里曾经辉煌一时。
“海印财富去年年底就搬离了这里,楼外的招牌也是当时就被拆除了。”海印金融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涉案公司案件已移送上海奉贤经侦局,具体情况请参见大门外的公告。
该案已立案调查,公司失去联系
警方通报,海银财富因涉嫌非法集资罪,正在接受调查。
9月11日上午,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向社会发布通报称,已对海银财富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立案侦查,对韩某某、韩某、王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为全力侦查此案,追回赃款及损失,请投资者通过网络、电话、信函、当面等方式报案。目前,公安机关正全力收集犯罪证据,全力推进案件侦查,追回赃款及损失等工作,最大限度保护投资者权益。
事发后,华夏时报记者尝试联系海银财富,但无论其官网提供的服务电话,还是该公司去年年报中写的前台电话,均未能打通。 记者通过海银财富官网提供的在线对话窗口联系人工客服,对话框一直显示“目前是人工客服下班时间,您可以在工作时间切换到人工咨询”。 客服热线和人工在线服务时间为法定工作日9:00-19:00。
所有线上联系方式均无法有效接通,海银财富还在营业吗?为进一步求证,9月12日,华夏时报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银城中路8号的海银金融中心。大楼外显眼的“海银金控集团”招牌已全部被拆除,只剩下空荡荡的楼宇招牌和难以磨灭的尘埃痕迹。
海印金融中心的标志已被移除
在海印金融中心门外,华夏时报记者看到,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于9月11日发布的警情通报,被张贴在大厦正门的显著位置。
韩父子被刑事拘留
线上电话未接通,线下公司已撤离陆家嘴,这似乎印证了9月10日“因海银财富涉嫌非法集资,韩宏伟、韩晓父子、韩宏伟妻子、海银慈善基金会理事涉嫌非法集资,涉案人员包括董事长王培等20余名高管被拘”的传闻。
值得注意的是,警方通报中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韩某某、韩某,疑似为海银财富实际控制人韩宏伟及其子韩晓。
天眼查信息显示,韩宏伟是海银财富控股股东海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银控股”)的受益人,其持有海银控股99%的股份,是上海桂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严氏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上海桂酒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桂酒企业”)的受益人,其持有桂酒企业99%的股份。同时,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韩宏伟为海银控股股东,退出时其持股比例为20%。
在韩晓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闫氏股份当晚发布公告,9月11日晚间,闫氏股份在公告中承认,根据警方通报,经核实,海银财富涉嫌非法集资,公司实际控制人韩晓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韩晓暂时不能履行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职务。
事件起因源于去年年底,当时被誉为“中国第三大财富管理公司”的海银财富出现偿付危机,2023年12月14日,海银控股在纳斯达克发布公告称,公司此前分销的部分资产支持产品出现兑付问题,这些产品的资管无法与相关客户就延期偿付达成一致。尽管公司只是这些资产支持产品的分销商,但现在客户正在要求公司偿还款项。公告还称,海银已成立由高管组成的特别调查委员会监督内部调查,目前尚处于早期阶段,公司将及时发布调查的重大进展。
海银财富也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称,“受经济下行影响,项目延期。”2023年12月17日,海银财富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产品赎回计划公告称,“目前,根据最新监管政策及行业指引,海银财富已主动退出并梳理存量业务。相关方案将于月底前向大家提供。”
据了解,此次延期涉及的产品多为非标固收产品,现金类产品等标的兑付不受影响,该类业务年化收益率大多在7%-10%之间,底层资产多为投资于房地产项目或来自多个供应链公司的应收账款项目。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开始明白,这起事件或许并不简单。据统计,海银财富现有理财产品的发行时间基本都在2022年之后,涉及的资产规模或超700亿元。除了涉案金额巨大,成立于2006年的海银财富还拥有庞大的用户群。根据控股股东海银控股2023财年财报数据,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银财富在全国91个城市拥有185家理财中心,1749名理财师,活跃客户超4.6万名。
随着进一步曝光,海银财富的资本游戏浮出水面。海银财富操纵数十家空壳公司,构建700亿元庞大资金池;伪造投资项目,所投资的底层资产与招股说明书严重错配;多家分公司进行销售募集资金,涉及大量应收账款、市政债;通过“伪金融交易所”进行理财产品注册备案,绝大多数募集资金去向不明,这些行为引发广泛争议。
最高可判终身监禁
事实上,海银财富此前曾有过延期还款的先例。过往信息显示,2020年5月,“五牛上海中城国际大厦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曾出现逾期现象,投资者称产品本金仅9%可收回,其余将延期至2021年2月20日兑付,海银财富当时称,该系列产品已在到期日前启动清算计划,并未存在违反基金合同关于基金管理或基金清算的行为。
“海银财富涉嫌非法集资,分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两种。集资诈骗就是把投资者的钱占为己有,占为己有,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更重,最高可判终身监禁。”上海国世律师事务所律师宋友国向华夏时报记者强调。
海银财富事件能给投资者带来什么教训?
拍拍网财富合伙人项目负责人孙恩祥认为,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入市需谨慎。他告诉《华夏时报》,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首先要确保产品合法合规。第一,应先在网站上核实机构信息、在职会员、产品备案情况等;第二,应关注公司官网,必要时拨打官方电话核实;第三,应仔细阅读产品合同,拒绝“保本保利”的补充协议;第四,应充分了解机构的备案信息及其合规情况,有效识别潜在风险和隐患;此外,投资者应尽量投资具有基金销售牌照的机构的基金,以便获取专业机构提供的专业意见。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