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11日表示,总体来看,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标志性并购案例层出不穷,体现出“硬科技”企业并购重组比较活跃,助力科技创新和资源整合。
5月份以来,A股上市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项目46个,7个股份发行重组案已向证监会报送登记;9月份以来,沪深股市已披露中国船舶拟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国泰君安拟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中国五矿拟收购盐湖城等8个重大资产重组预案。
已披露的并购重组项目凸显以下几大特点:并购主体以国有上市公司为主,已公布并购重组项目23个,占比50%;并购目的多是通过产业链并购实现资源整合,希望取得协同效应;“硬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并购热点领域。
显然,国有资本通过并购重组进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量子技术等领域的项目,将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活动的一支活跃力量。
在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金融市场资产荒的背景下,并购重组有利于减少内部同质竞争、加强上下游协同、丰富上市公司多元化布局,对激活市场流动性、盘活存量资产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但当前的并购重组能否产生市场物理效应或化学反应,关键还在于能否真正激发市场创新变革的内在活力,激发市场自驱力的阀门。
这就要求并购重组必须始终遵循市场逻辑,根据不同参与主体的偏好,探索市场化的并购重组方案,在并购重组全过程中构建与市场沟通的开放渠道和结构,使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都能得到表达。同时,为利益相关方设置市场化的差异表达渠道和选择机会,如完善并购重组方案中现金选择权等条款,让投资者有能力用手脚投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这样,并购重组才能激发市场内生的创新变革动力,促进风险的优化重组和吸收兼并,而不是简单地合并同类物品,因为单纯以合并同类物品为基础的并购重组,不涉及风险重置和交易。
同时,鉴于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中高度不确定的高层交易,成熟市场的并购重组一般都带有约束力较强的对赌协议、期权条款等,以使各利益相关者均认可并购重组计划是可信、可行的承诺。这意味着并购重组计划不仅要赋予利益相关者更多的选择自由,还要丰富承诺机制,即不仅要告知投资者并购带来的利益,还要提供承诺保障和补偿机制。比如,如果并购重组的初衷和效果在特定时间内无法实现,谁应该承担什么责任、需要付出什么代价等都要明确。
只有硬约束才能带来强变化,只有具有硬约束的并购重组方案才能带来资本市场的变化,促进市场风险交易,激活存量资产的流动性,因此并购重组能否带来市场积极变化预期,取决于能否带动市场风险交易。
同时,并购重组给市场注入了变革的力量,如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资本市场交易秩序的公平正义也变得不可或缺。打造资本市场的良法良治秩序,首先需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减少市场信息不对称,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同时需要构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制度体系,完善中国式并购重组市场集体诉讼及抗辩证据制度实施规则,强化并购重组当事人的举证责任,降低集体诉讼的运用门槛,让集体诉讼及抗辩证据制度真正成为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守护者,真正让并购重组成为市场中的合作博弈。
穷则思变,变则成,成则长寿。并购是资本市场活血化瘀的主要手段之一,它用市场逻辑讲清楚,只要建立在程序正义基础上的公平交易秩序,尊重投资者的投资自由与人格、上市公司的融资与治理自由,所有利益相关方都处于同一游戏规则下,市场的预期与信心就不需要外力驱动,市场就会自发演化,服务于每个市场主体对美的追求与定义。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