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宝库
减少对股票交易的担忧
随着上半年股权融资持续强监管,上市券商投资业绩面临明显压力。
据2024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43家上市券商投行服务净收入合计140.03亿元,同比减少97.58亿元,降幅41%。整体来看,虽然马太效应依然明显,但行业集中度略有松动。就前10名来看,出现了国金证券等黑马,但一些大型券商已经落后。
从增速来看,仅9家上市券商投行净费用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余34家券商平均降幅达40%以上。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投行业务下滑幅度较大,净费用收入降幅超过50%。若扣除成本费用,17家上市券商投行净费用收入为负。
股权融资前十名排名重新排序
从投行手续费净收入绝对值来看,中信证券以17.35亿元排名第一,中金公司、国泰君安证券、中信建投紧随其后,均在10亿元以上,随后依次为华泰证券(9.31亿元)、海通证券(8.54亿元)、东方证券(5.47亿元)、中泰证券(5.19亿元)、国金证券(4.62亿元)、光大证券(4.30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投行净手续费收入前十券商排名变化较大,中信建投、海通证券排名均出现下滑,国泰君安、东方证券分别上升3位、2位;申万宏源证券、国信证券跌出前十,国泰证券、光大证券进入榜单。
若按股权、债券承销规模细分,前十也在行业调整中经历了重新洗牌。Wind显示,IPO项目方面,以主承销金额来看,中信证券上半年以50.66亿元位居第一。但从项目数量来看,国泰君安、中信建投均取代中信证券,并列第一。民生证券、国金证券承销的IPO项目数量与头部券商相当,但主承销金额更高。再融资方面,国金证券的项目数量和主承销金额均位列前五,招商证券、开源证券也表现强劲。
这也导致股权融资承销保荐的格局发生变化,虽然头部券商在项目数量上仍占有优势,但在承销规模上也出现了黑马。据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中信建投、海通证券在股权融资规模排名中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而国泰君安、广发证券、招商证券排名则有所上升。
债市方面,承销金额前五名保持稳定,但第6至第10名中,银河证券、东方证券排名均有所提升,平安证券、光大证券则有所下滑。
但整体来看,行业集中度略有松动,上半年投行手续费净收入前10位券商合计收入89.27亿元,占43家上市券商总收入的63.75%,较去年同期的68.21%下降近5个百分点。
17家上市券商投行业务净利润为负
从同比变化来看,上半年,仅有9家券商投行净手续费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中红塔证券增幅超2倍,更多券商面临投行收入下滑困境,34家券商平均降幅达40%。
投行业务净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超过50%的10家券商中,华林证券、中银证券、东北证券降幅居前,降幅分别为73%、71%、67%。 中信建投、海通证券、中信证券等投行业务优势明显的券商降幅也较大,净手续费收入分别下降62%、56%、55%。
上半年证券投行业务表现与整体市场环境息息相关,上半年无论是IPO项目还是再融资项目,募资规模同比均下滑逾六成,最终股权融资总额同比下降73.90%。不过,境内一级债券市场发行规模稳步提升,达10.3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0.82%。
弱股强债的局面导致擅长股权投资业务的券商业绩下滑严重,若扣除成本,部分券商投行业务甚至出现亏损。Wind显示,17家上市券商投行业务净利润为负,其中中金公司亏损7.84亿元,排名第一。华安证券、山西证券、长江证券、中信建投等7家券商投行业务亏损均在5000万元以上。
相比之下,深耕债市、加大挖潜力度的券商表现相对稳健。例如长城证券、太平洋证券投行业务净费用收入均实现正增长,这两家公司债市承销规模同比增长均超过80%,远高于行业增速。再如红塔证券、中原证券分别深耕云南、河南,重点跟踪该省债券发行情况。此外,部分券商也受益于资产证券化业务规模的快速提升。例如,财达证券报告期内资产证券化承销规模为21.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3.68%。
其他券商投行业务规模较小,但得益于较早扎根北交所及新三板,投行手续费均实现正增长,如首创证券截至报告期末已完成推荐上市项目123个,持续督导上市公司103家。
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持续探索多元化发展方向
海通证券非银分析师认为,在下半年基数较低的情况下,全年券商投行收入降幅或将收窄。多家券商在半年报中也分享了未来投行业务的发展重点。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析,首先,在股权融资方面,中小券商提到将继续加大对新三板、北交所项目的投入,增加项目储备;大型券商则强调要加强不同业务条线的协同,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例如,中金公司提到将积极推动产品升级,加大对上市公司的覆盖和综合服务,为大宗交易、询价过户、增发等业务提供服务;华泰证券和国泰君安均表示将推进产业能力建设,前者表示将聚焦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后者则表示将优化调整业务策略,加强优质项目和优质客户的开发。
与此同时,中信建投、申万宏源证券等大型券商均提到将推进国际化和境内外一体化战略,提升境内外一体化服务能力。中信证券则表示将加强港股股权融资、东南亚地区海外股权融资业务拓展。
并购重组受政策鼓励,多家券商也分享了其在这方面的项目储备和发展思路。中金公司提到,上半年已公布29笔并购交易,涉及交易金额合计234.24亿美元,未来将继续把握重点行业并购机会,推动市场化产业整合升级。华泰证券也表示,将积极拓展产业整合、跨境并购等业务机会;财达证券提到,年初成立“并购部”,推动并购标的库建设,形成并购重组业务“蓄水池”。
在债市方面,各券商策略较为同质化,一方面立足地方,助力城投平台转型,或依托集团资源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则不断拓展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绿色债、乡村振兴债、科技创新债等品种。对此,太平洋证券详细阐述了发展思路,称下半年将继续培育产业债,采取积极的经营措施,助力城投公司进行产业转型;积极向地方城投公司推介产业债,帮助城投公司剥离具有产业属性的资产,单独发债;深化地方政府债培育,加大承销规模,增加参投团数量,提升业务竞争力。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