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在股权融资持续强监管下,上市证券公司投行业绩明显承压。
从2024年半年度报告来看,上半年,43家上市证券公司投行手续费净收入总额为140.03亿元,同比减少97.58亿元,降幅为41%。整体来看,虽然马修(金麒麟分析师)效应仍然明显,但行业集中度略有松动。就前 10 名而言,国金证券等黑马已经出现,但也有大型券商落后。
从增长率来看,只有 9 家上市券商的投资银行业务净手续费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余 34 家券商的平均跌幅达到 40%。中信证券和其他投资银行业务的领先券商遭遇大幅下滑,净手续费收入下降超过 50%。如果排除成本,则有 17 家上市券商的投资银行业务净收入为负。
股权融资前 10 名席位重新排列
从投行手续费净收益绝对值来看,中信证券以 17.35 亿元位居第一,其次是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和中信建投,均超过 10 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华泰证券(9.31亿元)、海通证券(8.54亿元)、东方证券(5.47亿元)、中泰证券(5.19亿元)、国金证券(4.62亿元)和光大证券(维权)(4.3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排名前 10 的券商排名变化很大。中证建设投资和海通证券排名下降,而国泰君安和东方证券分别上升 3 位和 2 位;申万宏源和国信证券跌出前十系列,而国金证券和光大证券则上市。
如果从股票和债券承销尺度维度细分,前 10 名也在行业调整中经历了席位洗牌。Wind显示,IPO项目方面,以主承销金额计,中信证券上半年以50.66亿元位居第一。不过,从项目数量来看,国泰君安和中证建投均取代中信证券,并列第一。民生证券和国金证券承销的IPO项目数量与头部券商相当,但主承销金额更高。在再融资方面,国金证券的项目数量和主承销金额位居前 5 名,招商证券和开元证券也表现强劲。
这也导致了股权融资承销和保荐模式的改变,虽然头部券商在项目数量上仍然占优势,但承销规模是一匹黑马。Wind表示,上半年,中信建投、海通证券的股权融资规模排名大幅下滑,而国金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的排名有所上升。
债券市场方面,前 5 名承销金额格局稳定,但 6 到 10 名,中国银河证券和东方证券有所改善,但平安证券和光大证券有所下降。
但总体来看,该行业的集中度略有放松。上半年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排名前10的券商共收89.27亿元,占43家上市券商总收入的63.75%,较去年同期的68.21%回落近5个百分点。
17 家上市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净收入为负
从同比变化来看,上半年,仅有 9 家券商的投资银行手续费净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中红塔证券增长超过 2 倍。越来越多的券商面临投行收入下滑的困境,34 家券商平均下降了 40%。
在投行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降超过 50% 的 10 家券商中,华林证券、中银证券和东北证券分别以下降 73%、71% 和 67% 排名第一。在投行业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中证建投、海通证券、中信证券等券商也遭遇了大幅下滑,手续费净收入分别下降了 62%、56% 和 55%。
证券公司上半年投行业务成绩单,与整个市场环境息息相关。上半年,无论是IPO项目还是再融资项目,募资规模同比下降超过60%,最终股权融资总额同比下降73.90%。但国内债券一级市场发行规模稳步增长,达到300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0.82%。
弱股强债的局面,导致擅长权益投资业务的证券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如果去掉成本,一些券商的投资银行业务甚至会蒙受损失。Wind显示,17家上市证券公司投行业务净收益为负值,其中中金公司以亏损7.84亿元领跑。华安证券、山西证券、长江证券、中信建投等7家证券公司在投行业务上亏损超过5000万元。
相对而言,在债券市场深入耕耘并加大挖矿力度的券商相对稳定。例如,长城证券和太平洋投资银行业务净手续费收入均实现正增长,这两家公司的债权承销规模同比增长超过80%,远高于行业增速。再比如红塔证券和中原证券,分别深度涉足云南和河南,专注于跟踪省内债券发行情况。此外,个别券商也受益于资产证券化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如财达证券在报告期内的资产证券化承销规模达21.89亿元,同比增长423.68%。
此外,券商本身的投资银行业务规模不大,但得益于早期的北交所和新三板,投资银行业务费用出现了正增长。例如,截至报告末尾,首创证券共完成了 123 个推荐上市项目,并继续监管 103 家上市公司。
证券公司投行业务持续探索多元化发展方向
海通证券非银行分析师认为,在下半年的低基数下,券商投行全年收入跌幅或会收窄。在半年度报告中,多家券商还分享了投资银行业务未来发展的重点
据券商中方记者了解,首先,在股权融资方向上,中小券商大多提到要继续加大对新三板和北交所项目的投入,增加项目储备。大型券商强调要加强各业务线的协同,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正如中金公司所提到的,将积极推动产品升级,增加对上市公司的覆盖面和综合服务,为大宗交易、询盘转账和增发提供服务。华泰证券和国泰君安均表示将推动产业能力建设,前者表示将聚焦重点行业和区域,后者表示将优化调整经营策略,加强优质项目和优质客户的发展。
同时,中信建投、申万宏源等大型券商纷纷表示,将推进国际化和国内外一体化战略,以及国内外一体化服务能力。中信证券表示,将加强港股股权融资和东南亚海外股权融资业务的发展。
作为政策鼓励的方向,并购也分享了这方面的项目储备和发展思路。中金公司提到,上半年已宣布并购交易 29 笔,涉及交易总额 234.24 亿美元,未来将继续把握重点行业的并购机会,推动市场化产业整合升级。华泰证券还表示,将积极拓展产业整合、跨境并购等商机;彩达证券提到,年初成立了“并购重组部”,推动并购标的库建设,形成并购重组业务的“蓄水池”。
在债券市场中,各种券商的策略相对同质化。一方面是立足于地方政府助力城市投资平台转型,还是依托集团资源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是继续拓展符合国家政策引导的绿色债券、乡村振兴债券、科技创新债券等品种。对此,太平洋证券详细阐述了发展思路,表示下半年将继续培育产业债券,采取主动管理政策,帮助城市投资做好产业转型;积极向地方城投企业推广产业债券,帮助其剥离具有产业属性的资产,单独发行债券;深耕地方政府债券,加大承销规模,增加代表团数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