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制裁俄罗斯,俄天然气交付量下降,为何仍成欧盟第二大供应国?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据德国《世界报》和马其顿网站.mk报道,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发布的最新能源市场研究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俄罗斯超过美国,成为欧盟第二大天然气供应国,这是近两年来首次。

报告称,4月至6月,俄罗斯向欧盟买家供应了超过127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而美国向欧盟买家供应了约123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与2024年第一季度相比,俄罗斯天然气交付量略有下降。

说来也奇怪,欧盟不是一直在制裁吗?今年初就对俄罗斯启动了第14轮制裁,首次将俄罗斯天然气产业拖垮。按理说,这一波操作应该可以断绝俄罗斯的资金支持。但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欧盟国家不但没有减少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反而越买越多,今年上半年的进口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同期。更有意思的是,现在欧盟国家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占到了总进口量的15%。

但需要强调的是,乌克兰政府与俄气公司的天然气过境合同将于今年年底到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上个月表示,不会与俄罗斯续签天然气过境协议。目前,俄罗斯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管道只有两条,其中一条经过乌克兰。如果这条输气路线被关闭,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将几乎陷入停滞。

欧盟制裁俄罗斯,俄天然气交付量下降,为何仍成欧盟第二大供应国?插图

挪威仍是欧盟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供应了欧盟约40%的天然气进口。到2022年底,这一比例已降至16%,被美国超越。德国政府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不再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德国反对派基督教民主联盟外交事务专家诺伯特·罗特根呼吁欧盟内部禁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

勒特根认为:“欧洲人花费数十亿美元支持乌克兰,同时又花费数十亿美元补充俄罗斯的战争资金——这既不负责任,也不合理,也不可靠。”

种种迹象表明,欧洲对俄罗斯油气资源的制裁效果有限,难以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更有意思的是,乌克兰前不久扬言不再与俄罗斯续签油气过境协议,但几天后又改变主意,宣称将继续履行通过“友谊”管道向欧洲输送俄罗斯油气的义务。为何突然改变主意?乌克兰虽然没有说明原因,但想必和欧洲国家有很大关系,因为停止俄罗斯油气资源的过境将危及欧洲的能源供应。可笑的是,欧洲本身离不开俄罗斯能源,如今却成为其对华战略的“金科玉律”。

近日,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宣称,欧洲应减少对中国的技术依赖,并表示欧洲已经吸取了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的教训,就像此前依赖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一样。

在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发表的报道中,弗雷德里克森呼吁欧洲人改变“基于和平时期的世界观和看法”,并提到即将进入第三年的俄乌冲突,称人们应该提高对“中国在这方面的作用”的认识。

欧盟制裁俄罗斯,俄天然气交付量下降,为何仍成欧盟第二大供应国?插图1

这一表态,还是和美国一模一样,丹麦是否成了美国的“替身”?虽然他们的口头态度看上去如此强硬,但实际上,他们现在还有强硬的资本吗?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与欧洲多个国家及美国都有着大量的贸易往来,甚至美国为了打压我国,还挑起了贸易战,但总体来看,两国还是保持着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策略,丹麦如果想通过强硬态度来拒绝与我国的贸易合作,只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在首相弗雷德里克森的领导下,丹麦频频被逼到危险边缘。据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透露,苏联与美国1987年签署的《中程导弹条约》所禁止的武器已在丹麦和菲律宾出现,而美国显然是幕后黑手。对此,俄罗斯表示不排除对西方国家不友好行动作出严厉回应。由此也可以看出,弗雷德里克森明显在把丹麦推向冲突边缘。

欧盟制裁俄罗斯,俄天然气交付量下降,为何仍成欧盟第二大供应国?插图2

对于丹麦政府在俄乌问题上对中国的错误认知,中方曾多次重申,我们不是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冲突一方,没有向任何冲突方提供杀伤性武器装备,也没有、也不会做任何从中牟利的事情。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为政治解决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因此,丹麦首相的这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只是美西方国家走过场的剧本,并不会影响其他国家的判断。至于她对依赖中国技术的认识,这也是一些美西方国家与中国合作中的“通病”。

中国面对西方的威胁和压力绝不会妥协,并多次表示中俄经贸合作符合国际法,不针对其他国家,但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近段时间,中俄两国领导人会晤频繁,在多个领域达成多项重要合作,近日,普京在访问蒙古后连夜返回俄罗斯,并在东方经济论坛上再次与中方会面。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