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中期报告披露,个人投资者持基规模惊人,地方国资重仓纳指 ETF 引热议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时代周刊记者发现,前十大基金持有人名单中出现了6100余名个人投资者,其中至少有30人持有市值超过1亿元的上市基金。其中,魏宏、赵宏毅、梁瑞安、杨祖贵、李丐腾、苏卫东、葛素琴等持有市值超过3亿元的上市基金。这些个人投资者中,不少是大户和知名人士同名。

随着国内投资者加大全球资产配置力度,地方国资重仓持有纳斯达克引发热议。易方达纳斯达克通人民币披露的数据显示,常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为该基金第一大持有人,持股337.07万股,市值1081.98万元。

机构持股比例增加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全部基金产品中,机构投资者持有15.02万亿元,占比48.74%;个人投资者持有15.80万亿元,占比51.26%。相比2023年末,机构投资者持有占比提升了2.34个百分点。

其中,机构投资者持有债券型基金的比例最大,达81.02%,但较去年底的84.32%有所下降。

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一数据并不反映机构投资者减少债券基金配置,而是个人投资者对债券基金配置的增幅比机构投资者更明显。据多方统计,今年以来债券基金规模增加了约1万亿元,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持有规模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机构投资者持有另类投资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持仓比例分别为72.50%和51.04%。《时代周刊》记者在Wind财经终端发现,另类投资基金包括股票多空策略基金、商品基金和REITs基金;股票型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基金、被动指数基金和增强型指数基金。

前述基金业内人士向《时代周刊》记者分析,REITs基金一直是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的一类产品。第三方数据库将REITs基金归类为另类投资基金,导致另类投资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较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通过指数产品实现股票配置,被动型指数产品尤其是被动型指数产品越来越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由于指数产品被归类为股票型基金,因此股票型基金中机构投资者的占比相对较高。

一位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的市场经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由于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目标、投资周期等存在差异,机构投资者自然会对某些产品有所偏好。因此,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基金规模占比对选择基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机构规模占比高的基金并不一定意味着适合个人投资者。相反,基金持有人过于集中、机构规模占比过高的产品更容易遭遇大额赎回,更容易沦为迷你基金。

名人持股曝光

《时代周刊》记者对比2023年末数据发现,2024年上半年末债券基金、QDII基金持有人规模普遍增加,挂钩纳斯达克100指数的产品规模和持有人数量增加最为明显。其中,天弘纳斯达克100指数C份额增加8.56亿股,持有人数量由1.29万户增加至57.94万户。此外,易方达标普信息技术、广发全球精选等QDII基金持有人数量也大幅增加。

主动股票型基金方面,上半年纯厚鑫瑞核心精选持有人规模增幅最为显著,各类股票持有人规模合计增加43.48亿元。其中,纯厚鑫瑞核心精选A类股票持有人规模增加逾35万户,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比高达71.27%。事实上,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纯厚鑫瑞核心精选规模持续增长,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该基金总资产规模已达37.8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纯厚鑫瑞核心精选A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1.04%,基准收益率为-1.74%,年初至今纯厚鑫瑞核心精选A的收益率勉强跑赢基金基准。

截至上半年末,持股市值前十大投资者中不乏名人,其中一位与飞科电器董事长李丐腾同名;梁瑞安、葛素琴等先后出现在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一位名叫朱杰的投资者出现在9只QDII基金前十大持股人名单中。

此外,丹斌旗下的东方港湾投资今年上半年还购入了华夏纳斯达克、广发纳斯达克、华安纳斯达克、招商纳斯达克、博时纳斯达克、国泰纳斯达克、华泰柏瑞纳斯达克等7只纳斯达克产品。

某券商投研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一些在交易所交易的ETF或者LOF规模很小,资金量相对较大的散户投资者可能会误入前十大基金持有者行列。当然,大多数前十大基金持有者的投资决策都有自己的逻辑。对于没有太多投资经验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在参与场内基金产品交易时,需要关注产品的折价或者溢价情况。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