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退休时间是按照退休日期来确定的,现在是按照退休月份来确定。
①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我国的退休制度是以职工档案为依据进行审核的。
早年的退休制度主要针对的是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国家对相关单位的岗位管控比较严格,明确规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应当退休。
计算退休金时,会根据不同的工龄支付一定比例的基本退休金,例如工龄30年以上35年以下的员工,可获得基本工资的85%,工龄35年以上的员工,可获得基本工资的90%。为确保准确性,计算必须精确到天。
而且按照国家规定,虽然我们实行了几十年的身份证制度,但是当身份证上记载的出生年龄与档案上记载的不一致时,应当以员工档案上的记载为准,除非有更早的有效证据可以推翻员工档案。
②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后,由于养老保险金支付是按月支付的,因此退休也是按月办理。
具体来说,有些地方养老保险缴费时间比较固定,比如15号以后,这样就会导致上半月保费无法缴纳,当月也无法办理退费。
如果按月办理退休,就会出现以下情况:不管我们是9月1日出生的,还是9月30日出生的,大家的养老保险缴纳时间都是一样的,退休时间也是一样的。
如果当月不缴纳社保费,一方面会减少部分养老金待遇,另一方面会导致医疗保险中断,很麻烦。另外,社会保险法和劳动法也规定,只要双方没有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就必须缴纳社保。
终止雇佣合同涉及两个复杂的问题:
第一,《劳动合同法》规定,领取退休金的老人劳动合同应当终止。比如,老人9月30日达到退休年龄,9月20日申请退休,则9月20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原则上,用人单位可以保留10天的工资。
如果雇主不管,或者为退休员工的福利支付一个月全额工资,那是没有问题的。
关于养老金发放时间,办理退休手续后,从下个月开始发放。也就是说,如果你9月份退休,那么10月份养老金就发放了。但大多数公司都是在下个月发放养老金,根据上个月的工资和福利发放。所以,即使9月份没有工资,但实际上9月份也会有工资发放,以保证生活,可以形成有效的衔接。
第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进一步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可以终止。
如果你9月1号达到退休年龄,那么用人单位可以在9月1号解除劳动合同,虽然你可以把当月的工资存起来,但是不能逃避缴纳当月的社保。
一般来说,到了退休年龄的当月就办理退休手续,具体时间要看单位,当然如果你是灵活就业人员就看你自己了,当然退休后还可以再找工作,但是跟用人单位的关系已经不是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了。#办理退休#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