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时代财富管理:助力共同富裕,解决财富分配不均问题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共富时代财富管理:助力共同富裕,解决财富分配不均问题插图

《共同富裕时代的财富管理》,肖刚、金莉主编,中信出版集团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近几十年来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经济高速增长也带来了财富分配不均、社会阶层固化等问题。为此,中国政府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旨在通过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在此背景下,“财富管理助力共同富裕”的提出恰逢其时,共同富裕不仅是一项长期任务,而且可以缓解当前内需不足的问题,同时财富管理也是当前盘活居民资产的关键。

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

目前,我国财富分配仍处于金字塔阶段,与理想的橄榄型社会相差甚远。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合理调节高收入人群。近年来,很多人对共同富裕的概念存在误解。因此,明确这一概念的含义,对于凝聚共识、激发斗志、齐心协力向前迈进至关重要。

需要强调的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富”,市场化勤劳是基本原则,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是重要保障。此外,共同富裕需要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要认识到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而是一个阶段性、渐进性的过程。

本书首先详细阐释了共同富裕的产生背景,探讨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原则、实现路径等,同时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财富管理的内涵、发展历程、挑战和新机遇,明确了财富管理中各项业务的作用。

财富管理会扩大还是缩小贫富差距?

读者可能会有一个疑问:财富管理究竟加剧了贫富差距,还是有助于缩小这种差距?从现实经验和学术研究中,我们可能会发现,财富管理往往服务于高净值人群,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贫富差距。我们必须现实地承认,金融在支持共同富裕方面具有负面作用,而且这种影响甚至可能正在扩大。从长远来看,贫富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收益的投资和资产配置方式长期被富裕阶层所垄断,而大多数人未能充分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甚至被不断“割韭菜”,因此我们必须探讨如何解决“财富管理只服务于富人”的问题。

财富管理其实具有双重性,可以通过创新渠道和方式服务于更加广泛的群体,在市场化、法治化的基础上借助智能化手段降低服务成本,也可以增加多数居民在初次分配阶段的财产性收入,从而对实现共同富裕中“补低”“扩中”的目标发挥积极作用。

未来财富管理将聚焦两大群体:高净值客户仍将是核心客群,而普惠财富管理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最大增长点。随着中等收入人群由4亿增至8亿,普惠财富管理市场潜力巨大,也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机遇。

也要明确,金融不是万能的,财富管理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财富管理能够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财富管理如何有效促进共同富裕?

财富管理要实现共同富裕,首先需要解决自身的问题。本书深入分析了当前财富管理行业面临的挑战:第一,财富管理如何从传统的“卖方销售”模式转型为更加关注客户需求的“买方投顾”模式;第二,如何在为高净值人群提供综合服务的同时,为普通民众提供更加普惠的服务;第三,如何将金融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有效运用到财富管理行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整体服务能力。

我们从金融机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并提出了共同繁荣下未来财富管理的创新模式:第一,通过专业化转型,财富管理可以帮助扩大财富总体规模;第二,通过包容性转型,财富管理可以使财富分配更加公平;第三,通过生态化转型,财富管理可以优化财富的配置和利用;第四,结合城市自身优势,探索如何打造国际化财富管理中心。

从政策角度,我们对财富管理如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提出了思考和政策建议:第一,引导高收入人群财富观念,促进财富合理分配;第二,对财富管理行业生态化提出政策建议,包括大财富管理战略转型;第三,对财富管理供给侧标准化提出政策建议,提高行业整体水平;第四,对财富管理需求侧多元化提出政策建议,满足不同群体的财富管理需求。

展望未来,金融市场的转型将以大财富管理为重点,形成健康良性的大金融生态。财富管理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监管,也需要行业机构、从业人员、投资者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在共同富裕的宏伟蓝图中,财富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希望通过洞见、逻辑框架和实践案例,为读者提供一本指南。它不仅为财富管理从业者提供了行动蓝图,也为政策制定者、学术研究者和读者提供了新的视角。

(作者分别为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原主任、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