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再度失守 2800 点,市场成交量低迷,积极因素累积待反弹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9月4日,上证综指大幅下跌,收报2784点,创2月8日以来新低;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51%、0.11%。至此,三大指数今年迄今跌幅均扩大至6.41%、13.63%、17.8%。

除了指数的涨跌,市场关注的焦点还集中在成交量的低迷上。Wind数据显示,当日市场成交量仍不足6000亿元。近一个月以来,A股日均成交量5860亿元,已数次萎缩至5000亿元以下。

在业内人士看来,A股成交量低迷主要受市场信心不足、增量资金缺乏、中期业绩承压等因素影响,但在筑底过程中,利好因素不断积累,下行风险可控,市场正逐步走出配置价值,在政策催化下有一定反弹势头。

交易量持续低迷

9月4日,A股市场延续调整态势,成交量缩量,上证指数全天震荡,失守2800点,深成指、创业板指数日内转正后回落,截至当日收盘,上证指数下跌0.67%,报2784.28点,创2月8日以来新低。

Wind数据显示,当日市场成交量561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逾210亿元。板块方面,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力设备、汽车、医药生物、纺织服装等“绿水青山”,涨幅均不足0.5%;有色金属、石油石化等行业跌幅居前,跌幅均超过2%。

A股市场的此轮盘整始于今年5月,尤其是近一个月以来,上证指数连续跌破2900点、2800点关口,成交额从1万多亿元跌至不足5000亿元,截至9月4日,A股市场近一个月平均成交额为5860亿元。

其中,8月12日至14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成交额低于5000亿元,此后成交额有所增加,但8月28日,成交额再度萎缩至4989.52亿元。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上一次成交额低于5000亿元是在2020年5月25日,当时成交额为4814.82亿元。

A股成交量为何依然低迷?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对《财新》表示,主要还是市场信心不足,中期业绩承压。在他看来,市场的催化剂还在政策层面,只有新一轮刺激政策出台,信心真正得到提振,市场才有望好转。

孟蕾分析称:“虽然目前(市场)情绪比较低迷,但监管层多次发声支持A股市场,也看到了A股市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要性。目前来看,下行风险是可控的,我们更多是在等待一个催化剂,或者说是所谓的信号。”

上证指数再度失守 2800 点,市场成交量低迷,积极因素累积待反弹插图

“从国际比较来看,A股总体被低估,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展望未来,关键在于稳定收益和重新平衡供需。”一位中大型基金公司投研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上半年影响A股比较重要的宏观因素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下一阶段,重点关注需求端的政策落实情况,包括消费政策的实物工作量和实施效果。

上海一位投研人士认为,成交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信心不足导致增量资金不足。以公募基金为例,据第一财经Wind数据统计,上半年主动权益类产品净赎回2474.07亿股。加之业绩下滑,上半年主动权益类产品的基金规模缩水3879.18亿元。

增量资金仍在入市

市场调整期间,ETF产品持续逆势净买入,成为市场增量资金主要来源之一。Wind数据显示,股票ETF产品连续三个月持续净流入700多亿元,6-8月“吸金”金额分别为772.31亿元、1731.46亿元、1312.94亿元。

截至9月3日,股票ETF自6月份以来累计净流入近3800亿元(3798.39亿元)。其中,宽基ETF近三个月规模明显增加,跟踪沪深300的指数产品成为主力,净流入2497.33亿元;中证1000、上证50、中证500等主题型产品也均净流入逾200亿元。

具体来看,华泰柏瑞沪深板块净流入1016.44亿元,易方达沪深、华夏沪深、嘉实沪深等产品净流入均超过300亿元,华夏上证50ETF、南方中证、南方中证、易方达创业板ETF等产品均有超过百亿元资金入市。

“国家队”此前也多次表达增持ETF产品的意向。随着中报数据的披露,这些基金的买入也已显露端倪。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汇金投资”)为例,截至二季度末,汇金投资共持有基金份额2232.06亿股,较去年底增加1830亿股;平均持股比例由34.6%提升至47.48%。

据第一财经统计,上半年,汇金投资主要增持了易方达中证485.89亿股、华泰柏瑞中证294.07亿股,此外华夏中证、嘉实中证、华夏上证50ETF等产品也获得了160亿股至181亿股不等的增持。

另一方面,险资也是市场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今年以来险资增持幅度较大。截至目前,险资今年以来已增持11家上市公司,增持次数和上市公司数量均创四年来新高。从增持标的看,险资多属于公用事业、银行、交通运输等高分红板块。

Wind数据显示,截至二季报,保险公司出现在967家A股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中,较上期增加90家;其持股总市值合计1.18万亿元,较上期增加315.81亿元。

上证指数再度失守 2800 点,市场成交量低迷,积极因素累积待反弹插图1

“不要过于悲观”

“随着政策逐渐开始走向宽松,风格也在逐渐重新平衡。”在孟磊看来,无论是房地产政策还是财政政策,下半年都有可能进一步强化,下半年与消费相关的财政政策刺激以及更广泛的财政刺激可能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在此背景下,股市估值将从低位逐步回升。

孟磊认为,今年A股市场风格几乎以增量资金为主,也就是ETF和险资。据他测算,今年流入股市的险资规模预计在4000亿至5000亿元,下半年仍有可能维持这一净流入水平。

招商基金高级策略分析师邓贺权也有类似观点,“美联储降息周期将为国内货币政策宽松打开空间,在稳增长政策背景下,A股市场的投资性价比有望进一步提升。”他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市场整体向下空间十分有限,正逐步走出配置价值,在政策催化下有一定反弹动能。

邓贺铨分析称,5月份以来,A股指数已连跌4个月,大盘缩量至极低水平,上证指数再度逼近2800点低点。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看,此轮二次筑底走势调整都比较充分。9月份市场或将有所表现。

但他同时指出,随着指数持续下跌,市场短期资金仍存在赎回压力,短期资金面情况不容乐观,未来需等待提振内需相关政策的落地以及新一轮逆周期调控政策的配合。

金鹰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刚也表示,9月或将迎来阶段性筑底反弹。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9月,考虑到近期央行行长潘功胜表态“下一步将加强逆周期、跨周期调节,着力支撑稳定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较大,“在全球流动性改善的同时,国内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提振经济,市场风险偏好或有望回暖,有利于前期估值端受到严重压制的产品筑底回稳。”

杨刚认为,考虑到当前市场估值提供的安全边际较高,且股票、债券的性价比已达到历史高位,建议对权益市场不要过度悲观,积极做好市场风格切换的准备。

“战略层面,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信心;战术层面,建议在价格下跌时分批配置,同时注意市场尾盘抛售的风险。”邓贺权表示。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