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非合作的一个缩影,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经贸往来,从产业升级到数字创新,从绿色发展到公共卫生合作,中非合作近年来成果丰硕。
中非合作论坛2024年峰会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这是继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2018年北京峰会之后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团聚,也是近年来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出席外国领导人最多的一次主场外交。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开放司司长徐建平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新闻中心首场吹风会上介绍,11年来,已有52个非洲国家和非盟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峰会期间,中国还将同一些非洲国家签署一批新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建立更多同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调机制。
中国先后与阿尔及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吉布提、毛里塔尼亚、摩洛哥、莫桑比克等国家和非盟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将非洲国家发展战略和非盟《2063年议程》确定的重点内容与企业实际发展需求相结合,按照需求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以合作项目和事项清单形式确定,分轮滚动实施。
徐建平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与埃塞俄比亚政府有关部门、非盟委员会建立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调机制,今后还将继续与其他非洲国家建立这样的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这些工作指导机制的建立,为推动中国与非洲国家在共建“一带一路”领域深入务实合作、推动合作规划真正落到实处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4年来,经贸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双边贸易额增长近26倍,中国连续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企业参与修建和改造了非洲国家1万公里铁路、近10万公里公路、近千座桥梁、近百个港口、6.6万公里输变电线路、15万公里骨干通信网络,为促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推进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经贸规则对接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已对原产于非洲27个最不发达国家98%税目产品实施零关税,与34个非洲国家签署了促进和保护投资双边协定,与21个非洲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在中非经贸规则“软联通”的支撑和保障下,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2821亿美元,连续两年突破历史高位;截至2023年末,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00亿美元;2024年,中非贸易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充分展现出中非经贸合作的强大活力和韧性。
此外,通过实施一系列“小而美”民生项目,帮助非洲国家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已向53个非洲国家提供援助资金,实施了粮食、供水、妇女儿童、教育等一批民生项目;向11个非洲国家派出45批432名农业专家,分享近千项农业发展技术。
徐建平表示,未来中非共建“一带一路”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中方将同非洲国家和非盟一道,进一步巩固合作基础,拓展合作领域,共同推进现代化建设,力争在战略对接、互联互通、新领域合作、磋商协调配合等方面不断深化、实现新突破。
近日发布的《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报告》2024年版蓝皮书显示,中非将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非洲高速互联网接入,支持非洲建设“智慧城市”,推动以5G、大数据、云计算、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中非信息网络技术合作,支持建设中非联合实验室、伙伴研究院、科技创新合作基地,消除“数字鸿沟”,助力非洲国家实现数字化转型。
此外,中非还将构建更加紧密的创新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建设中非创新合作中心,继续举办中非创新合作发展论坛,帮助非洲国家培养更多高科技人才,与非洲国家分享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经验,共同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非洲落地生根。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