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 药店上市企业六成中报业绩下滑,暗淡表现如何看待?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据第一财经记者介绍,8家A股纯药店中期报告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今年有所下降,达到5家,占比60%。如果计算国药集团的一致性 (.SZ,公司既从事批发又零售),在整个A股药房上市板块中,超过60%的公司表示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下滑。

自从药房企业在A股上市以来,就没有出现过如此密集的业绩下滑,如何看待药房企业惨淡的表现呢?

报告中最惨淡的

具体来说,报告业绩下降的公司是 Shuyu 平民 (.SZ)、简志佳 (.SH)、宜心堂 (.SZ)、大申林 (.SH)、国药协议 (.SZ)、普通百姓 (.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 82.6%、60.23%、44.13%、28.32%、10.45% 和 2.05%。

药企业绩下滑的背后,有一定的共同因素,那就是医保个人账户收入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药品购买的选择。

长期以来,医保个人账户的收入是药店总营业收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2021年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后,单位缴费和整体资金划转到个人账户的比例下降,直接导致2023年医保个人账户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

医保账户改革的实质是推动医保模式转型,推动医保基金“按人分配”模式向“按疾病分配”模式转变。然而,医保个人账户收入的减少对药房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股 药店上市企业六成中报业绩下滑,暗淡表现如何看待?插图

中康灵塑系统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药店平均销售额同比下降10.6%,其中客座单价同比下降8.9%。此外,市场规模的增速低于门店数量的增速,导致行业内卷严重;个人账户政策的变化导致药店人均医保个人账户支出下降,消费者购买药品更加谨慎;门诊统筹政策的实施,导致部分药品采购需求从药房回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舒玉在中期报告中表示,去年上半年,受市场形势影响,消费者对防护医疗器械和“四类”药品的需求旺盛,同期基数较高。今年上半年,统筹政策和个人账户政策的变化影响了客户对药品购买渠道的选择和药品购买,公司原本的药品、保健品等优势品类销售结构性比重下降,导致整体毛利率下降了3个百分点。

简之佳表示,公司新店和分新店占比仍较高,目前有近1500家自建店处于培育期+并购整合店(占药店近30%)。但医保个人账户收入减少、门诊统筹和医保政策推广不如预期,等政策及外部市场因素影响了医保比重较高的河北、辽宁省运营,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而西南地区营业收入仍具有韧性但增速放缓。

在 9 月 2 日的投资者说明会上,国药控股一致表示,对于零售端来说,医保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去年以来,个人账户改革减少了个人账户的金额,导致客户从零售端回归基层医疗机构,一段时间后,分流局面会稳定下来,之后药店的医保覆盖面会放开,这对零售药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但不同地区政策实施的时间和强度却大不相同。目前,个人账户改革影响较大。

并购往往是谨慎的

过去几年,许多药房公司利用IPO融资扩大门店数量,进一步促进了企业收入的增长。截至 2023 年,大神林、益丰药房、老白民、益心堂四大纯药房企业的门店数量均超过10000家。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截至 2023 年底,国内药品零售连锁店和单药店数量为 667,000 家,较 2022 年底的 623,300 家增加 43,700 家,增长 7%。根据中康药房系统的初步数据,到 2024 年 6 月底,药店数量将达到 701,000 家。尽管药店的总数仍在增长,但商店关闭的数量明显增加。中康药房系统的数据还显示,全国关闭的药店数量从 2024 年第一季度的 6,778 家增加到第二季度的 8,792 家。

A股 药店上市企业六成中报业绩下滑,暗淡表现如何看待?插图1

从一些上市药房公司的财报来看,今年上半年,关店数量也有所增加,如大参林关店数量为218家,是去年同期108家的两倍;宜心堂关店149家,约为去年同期65家的两倍。

过去几年,并购一直是药房公司扩大门店数量的方式之一,但一些公司对并购变得谨慎。

亿丰药业在8月31日的投资者大会上表示,近期并购价格有所下降,但现在大家对于行业未来的复苏情况并不清楚,因此大型并购可能会放缓,而当明年市场状况慢慢明朗时,大型并购将恢复。

国药集团在上述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国大药房的发展战略已经调整,现在的重点主要放在提升现有门店的经营能力上。今年上半年,新店数量并不多,净增100多家,主要在适宜的地区,成本合理。全年保持相对稳定,没有设定激进的开店目标。现阶段,有很多标的想要在市场上出售,公司也会关注他们,但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运营质量。

目前,一些投资者担心药店早期并购带来的商誉减值压力。对此,国药控股一致回应称,公司每年都会做商誉减值测试,结合经营情况,今年的压力会更大,公司也在努力通过提升经营质量来降低减值风险。

国药控股还表示,过去药店依赖医保的销售模式已经开始进入调整阶段,零售药店依靠销售药品,尤其是医保支付的药品,获得更高利润的市场环境将发生变化。未来,药店需要调整产品结构、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以提高经营能力,发展非药品和非医疗保险产品是未来的趋势。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