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主导零售行业的低价生态逐渐被纠正,淘宝、抖音等纷纷做出调整,弱化“价格权”,开始把用户体验和GMV增长放在第一位。拼多多也调整了业务重心,追求商业化和“绝对低价”不再是第一目标。与此同时,奥特莱斯、唯品会等兼顾品牌与折扣的折扣零售商也受到了更多关注。
零售平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消费者的选择:性价比依然是消费者考虑的核心因素,但低价不再是唯一取向,品质、体验等也被更多消费者看重,“绝对低价”开始向“优质低价”转变。
“绝对低价”失效了吗?
从去年开始,“砍价”策略让购物平台陷入了近身搏斗,追求低价成为零售平台最重要的手段,但一味追求低价“砍”走的不仅仅是商家的利润,更是消费者的信任与耐心。
肖遥是个“坑货”高手,以前在某平台看到一款商品,就去各平台搜图比价,然后选择最便宜的下单。这种以前每次都管用的方法,让她一年来吃了不少亏。比如买夏季T恤,她直接在各平台搜图,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如果选择最低价下单,收到的商品往往和图片上的不一样。她曾经同时买过两件同样的衣服,面料和做工差别很大,有时没仔细检查就把商品洗了,最后没法退货,只好接受损失。买、退、再买几次之后,肖遥的购物乐趣消耗殆尽。
“低价”的代价之一,是产品品质被不同程度地牺牲。在某社交媒体平台上,《女装退货率高达80%,退款别怪罪》的话题阅读量已超过2600万次。“商家要讲诚信,你收到的商品和展示的一样吗?”“款式比以前差了。”“劣币驱逐良币,恶意竞争利润越少,品质就越差。”这些评论往往能获得好评。
肖遥的解决办法是去奥特莱斯——她不想付出更多的消费成本,也不想忍受白标产品带来的质量参差不齐。过去一个月,她已经去了四次奥特莱斯,最近一次是买了瑜伽裤。现在,她养成了每天定好闹钟,上午十点到晚上八点去线上奥特莱斯唯品会淘打折的品牌商品的新习惯。
业内人士表示,从今年上半年的大促可以看出,“简单粗暴”的低价越来越不能打动消费者,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原本以低价为核心、势头迅猛的直播电商增速也逐渐放缓。
低价并未失败,但白标、绝对低价或许正在失去魔力。高性价比消费依然很重要,但知名品牌、优质服务也成为消费者购物决策的重要考量。低价开始进化,“物美价廉”逐渐成为主流。
零售平台转变
单一“量”价之路越走越窄,消费者越来越追求在不牺牲品质的前提下,性价比带来的满足感。据毕马威《消费品零售行业半年报告》显示,上半年高性价比的消费理念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据国信证券《划算消费系列研究》显示,划算消费的趋势进一步凸显:即在满足消费者底层需求的前提下,会更主动地到不同平台比价寻找优惠,在品牌选择上会更加注重产品的实际品质,寻找更有效、更划算的载体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要“围绕品质做加法,围绕价格做减法”。
电商平台也在重新思考低价策略,对发展目标做出相应调整。在淘宝看来,用户体验优先性正逐渐盖过低价。淘宝从去年开始实行的按“五星价格力”分配搜索权重的制度已被弱化,从7月底到现在,新版体验积分制度正式实施,体验积分与店铺流量直接挂钩。同样,直播电商巨头抖音也在发生改变,抖音电商调整了业务目标的优先级,不再把“价格力”放在首位,下半年将重点追求GMV(交易金额)增长。
在性价比与品质的双重驱动下,以品牌折扣为主打的奥特莱斯、唯品会、唯品会等折扣零售商成为消费者的新战场。大品牌带来的品质、折扣带来的性价比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利器。以唯品会为例,据公司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唯品会超级VIP(S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1%,贡献了47%的线上消费——这意味着折扣零售的用户忠诚度在不断增长,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兼具品质与性价比”的折扣零售消费。
此外,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折扣店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近5年我国折扣零售行业市场CAGR(年复合增长率)为4%,目前正处于扩张期。
电商巨头的转移、折扣零售的扩张,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消费趋势的迭代,在“低”价时代逐渐褪色之后,一个以品质与性价比为导向的全新消费环境或将到来。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