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年初美联储降息交易中,美国债券市场始终走在各市场前列,比股市和外汇市场的投资者更看好美联储降息幅度和时机,结果在美联储降息预期重燃后,美国债券市场随即出现反弹。
目前,随着美联储9月降息基本确定,美债市场已连续4个月上涨,创下3年来最长月度涨势。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担心,美债市场再次过度押注和高估了美联储降息前景,尤其是短期债券随后出现回调的风险。有分析认为,即便美联储即将启动降息周期,在经济前景不明朗、通胀持续高企的背景下,传统60/40股债投资策略中40%的债券占比可以部分被大宗商品所取代。
美国国债连续四个月上涨
据彭博美国国债总回报指数显示,截至8月28日,美国国债本月整体回报率为1.7%,预计将实现连续四个月上涨,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将达3%。
其中,对利率最为敏感的短期美国国债涨幅最为显著。据媒体整理的数据,8月份,投资于短期美国国债的货币市场基金录得1060亿美元的净流入,使该类基金的总资产达到历史新高6.24万亿美元。
受此推动,两年期国债收益率3日下午跌至约3.9%,比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高不到2个基点。2023年3月,两者利差超过100个基点,录得1981年以来最严重的收益率曲线倒挂。债券交易员目前押注美联储今年将降息约100个基点,这意味着9月至12月的每次美联储政策会议都有可能宣布降息,其中一次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更大。
美国债券市场可能对美联储降息定价过高
由于目前美债投资者的押注与今年初一样激进,不少市场人士担心,目前美债的反弹可能高估了降息前景。未来的风险在于,如果此后美国劳动力市场保持稳定,美联储降息的速度可能比债券市场普遍预期的要慢。例如,周四(8月29日)公布的美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每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显示经济强劲,美债价格下跌,收益率上升。本周五(9月6日),美国将公布8月非农就业数据。美国银行利率策略师施瓦布表示:“我对美国债市情绪转变的速度和剧烈程度感到惊讶,但目前的数据并不能完全证明美联储今年将迅速而激进地降息。”
尤其是不少分析师认为,短期美债可能很快回吐近期涨幅。澳大利亚 Stone Group高级研究策略师布朗在研究报告中写道,美债收益率曲线重新趋陡是近期的一个显著特征,两年期和十年期美债利差在上周末接近重回正值。但考虑到近期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押注似乎有些过度,短期美债应该很快回吐近期涨幅,从而导致短期债券收益率走高。他的基本预期仍是美联储将在9月降息25个基点。
摩根大通也认为,投资者应重新定位债券投资策略,抛售短期债券,转而持有长期债券。摩根大通分析师团队表示,在此前美联储紧缩政策时代,高收益率蔓延至所有期限(从几周到一年内到期)的美国国债。由于国债对紧缩货币政策敏感,自2022年以来,美国国债收益率已升至5%以上。但随着9月降息临近,投资者不能再长期依赖短期国债。该行预计,未来18个月,三个月期国库券利率将从5.4%降至3.5%。如果美国经济放缓幅度超过预期,跌幅可能更大。而且,在降息周期内,短期国债的表现不如长期美国国债,交易者继续持有短期美国国债等现金等价物可能会失去其他债券投资机会。
除了重新配置长短期美债,摩根大通对固定收益资产整体投资再平衡的建议,也是基于美联储降息。该行表示,当美联储因经济衰退而降息时,长期美债通常在固定收益投资中表现良好,投资级债券也应是主要投资类别,高收益债券将录得负收益。如果美联储降息伴随软着陆(经济不进入衰退,通胀回落至目标),高收益债券可以带来正收益,且收益高于美国国债。
用商品取代美国债务?
此外,美国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汉内特在近期研究报告中建议投资者调整传统的60/40投资组合策略,用大宗商品替代40%的债券。据媒体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股票和债券的综合回报率接近16%,有望实现连续两年的增长。但汉内特表示:“考虑到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大宗商品在未来的经济周期中可能会表现得更好,甚至比传统债券更好。”
具体而言,美国银行认为,多重因素将继续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包括全球债务上升、财政赤字扩大、人口结构变化、逆全球化趋势、人工智能的推进以及各国政府实施净零碳排放政策。未来十年,这些因素合在一起将继续造成通胀压力,从而支撑大宗商品的长期牛市。因此,2020年代的大宗商品牛市才刚刚开始,该资产类别自21世纪初以来一直保持着10%至14%的年化回报率。相比之下,30年期美债在过去四年的投资回报率为-40%。“因此,尽管债券在经济硬着陆的背景下仍然是对冲股票风险的有效投资类别,但大宗商品在高通胀环境下更具优势,2020年代大宗商品的整体回报率预计将比美债高出40%。”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