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机构警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虚高等问题
新登记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不足100家,不足去年同期的三成,其中近七成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没有登记产品,注销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逾1200家。
67只公募基金半年业绩排行榜出炉,4只净利润超10亿,仅20只实现正增长,固定收益和指数基金明显助力
短短两天债券基金赎回申请达百亿,某代销平台数据刷屏!这次又有何内幕?
▼资产管理新闻
银行理财费用被砍死?华夏理财推出十余款现金理财“大优惠”,年管理费率低至0.05%
8月28日,华夏银行官网宣布,华夏理财十余款现金管理产品将有费率优惠。重点是,优惠之后,不少现金管理产品的固定管理费率将降至每年0.05%。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这是8月份以来华夏理财第二次集中调整现金理财产品费率。今年以来,包括中银理财、招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宣布加入银行理财“降费让利”的队伍。
监管机构警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虚高等问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金融监管部门近日向银行理财子公司通报了行业存在的多项重大问题,包括投资集中度和期限不符合监管要求、未严控地方融资平台非标债规模、嵌套投资占比过高、年化收益率虚高等。“监管部门初步已对部分理财公司进行了提醒,要求其认真整改,避免问题再度发生。”一位城商行理财公司人士表示,监管部门要求理财公司对问题进行排查,明确主要责任部门,制定整改方案并整改落实到位,对存在风险隐患的问题制定应对措施。对类似问题,要汲取教训,建立长效机制,摸清风险底线,找到问题根源。
年中成绩单亮眼!金融外包业务持续增长,聚焦短期纯债基金为收益提供支撑
截至8月30日,共有13家理财子公司披露了半年业绩。业绩方面,各机构理财产品规模和银行理财整体市场规模持续上升,其中兴银理财以2.15万亿元的产品规模位居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在资产配置结构方面,随着规模的扩大,理财外包业务和同业业务增速较为显著,为理财收益较高提供支撑。上半年,理财市场整体处于增量市场的良性循环。
展望下半年,不少机构预计银行理财仍将呈现“逐季回暖”趋势,产品多元化、投资策略灵活性有望提升,但增速将逐步放缓。此外,对于市场担心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存量理财产品将逐步缩减,业内人士表示,预计对债券市场影响较为有限。
8月以来上市公司理财支出超368亿元 结构性存款持续受青睐
Wind统计显示,截至发稿,8月以来共有536家上市公司申购理财产品,认购金额合计368.81亿元。经梳理,结构性存款仍为上市公司理财产品主力类型,其次是银行理财产品认购金额占比。
业内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上市公司对资金安全性要求较高,其次是灵活性。结构性存款收益率虽然呈现明显下行趋势,但相较普通定期存款仍具有收益率优势。结构性存款稳定性更高,容易受到企业青睐。银行理财产品在增值收益、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有望带动上市公司认购银行理财产品的占比提升。
新登记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不足100家,不足去年同期的三成,其中近七成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没有登记产品,注销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逾1200家。
与往年相比,私募机构登记、私募产品备案仍是今年两大“缩水”,而私募注销数量仍居高不下。据中证协统计,截至8月31日,今年新登记私募基金98只,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33只,私募股权基金33只,创业投资基金65只。而2021-2023年同期,新登记私募基金分别为671只、912只、362只。在新登记私募基金数量大幅减少的同时,年初至今已有1216只私募基金注销。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386只,私募股权基金386只,创业投资基金770只。从注销类型看,协会注销、自行注销、12个月未管理注销的企业分别为359家、702家、127家。
67只公募基金半年业绩排行榜出炉,4只净利润超10亿,仅20只实现正增长,固定收益和指数基金明显助力
截至8月31日,财联社记者从上市公司半年报中不完全统计了67家公募基金管理人上半年的经营业绩。整体来看,管理规模以主动股票型基金为主的公募基金管理人营收和净利润受到较大影响;而管理规模以债券型基金或占比较高的ETF为主的公募基金净利润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或同比增长。
与去年同期相比,盈利公司有20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67家公司的比例不足三成(29.85%),其余多为净利润下滑或仍在亏损的公募基金。债券基金、指数基金规模增加是基金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而部分主动权益类规模占比较大的管理人净利润有所拖累。
短短两天债券基金赎回申请达百亿,某代销平台数据刷屏!这次又有何内幕?
债券基金这两天经历了心电图。刚才有网友感叹中短期债券基金跌得如晴天霹雳。今天债券基金ETF全线亏损,有“鸡蛋”可捡。与之相对应的是,近期债券基金赎回传闻颇多。财联社记者8月27日获得的某互联网代理平台申赎数据显示,近期机构在债券基金中出现了一波小幅赎回潮。8月19日至27日,短短7个交易日,仅单只互联网代理平台债券基金就赎回了150亿元,而8月26日、27日,机构申请赎回的债券基金均在100亿元左右,其中赎回类型以纯债券基金为主。
业内人士认为,信用债持续下跌,机构资金已入场,理财子公司是赎回主力,其次是信托、期货。
信用债持续下跌,债券型基金成为抛售主力,又轮到债券型基金面临赎回压力了?
在8月份计息债和信用债的调整中,固收类资管产品并未出现大规模的赎回潮,但随着部分机构投资者开始赎回,债券基金成为近期债券抛售的主力,单日净卖出规模超过370亿元。目前银行理财负债端压力可控,考虑到利率不存在上行趋势风险,赎回债券基金的机构投资者仍是债市的潜在多头,整个债市的投资端仍能保持稳健,出现“负反馈”的概率不大。
距离降息计划不到一周!部分保险产品“限时抢购”
距离监管层要求的普通险产品预定利率切换仅剩不到一周时间。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近期,多家保险公司陆续下架保险产品,部分产品因额度有限提前下架或限量销售。此前金监会发布的《关于完善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要求,9月1日起,新注册普通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10月1日起,新注册分红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新注册万能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
▼组织动态
两信托公司向融创地产索赔,涉案金额超40亿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24年8月26日,融创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两起涉及重大诉讼的公告,披露两起与信托公司的案件,涉案金额逾40亿元。公告称,在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起诉至法院的两起纠纷中,债务人未能按时履行义务,融创地产对相关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融创地产表示,上述情况对公司生产经营和偿债能力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目前正与债权人协商,寻求整体解决方案,力争妥善解决相关债务问题。
不仅买卖私募牌照,还买卖私募高管资格,亿鼎基金被曝“坏账”不少
浙江监管局近日披露,因存在“买卖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代持股权、卖出高管资格”等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亿鼎基金及两名高管被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该局指出,公司时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宋子良作为卖出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和高管资格的行为人、股权代持知情人及向中国证券业协会报送虚假信息的知情人、实际控制人余海涛均对上述问题负有责任。
意见不合就“分道扬镳”?私募股权分道扬镳的案例屡见不鲜。今年私募债投资为何如此火爆?
私募基金分拆并不罕见,而今年,债券策略私募基金的分拆现象更为常见。今年有不少固定收益背景的私募管理人注册,其中既有私募去化的,比如之前注册的“如源私募”,也有之前私募基金“分拆”后新成立的。而原有债券策略私募基金近年来也出现了核心人员变动。
业内人士表示,私募“分拆”的主要原因是理念不合或利益分配不均。近年来,专注于或包含债券策略的私募基金“分拆”或核心人员变动的情况屡见不鲜。对于投资者而言,后续私募人员团队变动或产品表现变化需要持续关注。
一批虚假私募登记被曝光:部分高管经历、投资业绩均为“形象合成”
8月23日,中证协根据行业需要发布《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动态》,并表示将在其官网开设“登记动态”专栏,及时有效回应行业关切,传达自律要求,引导行业规范发展。在2024年第一期《动态》中,中证协总结了“提供虚假登记材料”“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高管人员职业素养问题”三大典型问题,涉及六起重大案件。
春厚基金首次公开回应!无法召开董事会,是公募股权被转卖导致的治理困境吗?
连续三次披露带有异常条款的基金定期报告,让纯厚基金不断被质疑“董事会消失”。纯厚基金不再回避,在今年的半年报中做出回应:这样的操作背后确实有隐情。一是董事长贾洪波被监管部门处罚,暂停董事长、董事职务;二是第二大股东刘志伟被指控或涉嫌多项违法违规行为。
▼市场追踪
上周主要股指涨跌不一,中小盘指数有所反弹,上证50下跌0.86%,创业板指数上涨2.17%,中证1000和中证2000分别上涨2.98%和3.57%。涨幅最大的行业为传媒、电力设备、综合,跌幅最大的行业为银行、建筑装饰、公用事业。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