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增利增收,呷哺、九毛九利润下滑,餐饮企业中报业绩分化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不过,三家公司在门店扩张方面也都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同时降低平均客单价也成为各品牌上半年的主要行为之一。

呷哺呷哺、九毛九利润下滑较为明显。

海底捞利润和收入增加

近日,九毛九集团、呷哺集团、海底捞相继发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作为新兴餐饮品牌代表,三家公司的表现各有不同。

九毛九集团收入增但利润不增。集团收入来自太二品牌经营、爽火锅品牌经营、九毛九品牌经营及其他(包括来美丽、尚贤悦木、山德山外外等其他品牌经营,以及集团其他所有业务经营)四部分。报告期内,集团收入约30.64亿元,同比增长6.4%;期内利润为0.68亿元,同比减少71.5%。

海底捞增利增收,呷哺、九毛九利润下滑,餐饮企业中报业绩分化插图

具体品牌来看,太二酸菜鱼上半年营收22.48亿元,同比增长2.7%,贡献九毛九集团收入约73.4%;双火锅上半年营收3.52亿元,同比增长22.5%;九毛九西北菜上半年营收2.92亿元,同比减少8.1%。

海底捞增利增收,呷哺、九毛九利润下滑,餐饮企业中报业绩分化插图1

呷哺集团也陷入了利润增长困境。报告期内,呷哺集团实现营收23.95亿元,同比下降15.9%;股东应占亏损2.73亿元。呷哺呷哺、凑凑两大品牌贡献了96.7%的营收。其中,呷哺呷哺上半年销售额为13.13亿元,同比下降4.6%;凑凑销售额为10.05亿元,同比下降28.8%。

此外,去年5月,呷哺集团推出年度付费会员卡业务,备受期待。2023年,呷哺集团完成卡销售额1.5亿多元。今年7月,呷哺集团创始人何光启再次给出积极预测,称今年要冲300万会员,这样付费会员收入就6亿多元。中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卡销售额在1.4亿左右。

海底捞增利增收,呷哺、九毛九利润下滑,餐饮企业中报业绩分化插图2

海底捞业绩较为稳健,2024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214.91亿元,同比增长13.8%;核心经营利润达27.99亿元,同比增长13.0%。受净汇兑损益变动及内地增值税加计抵扣优惠政策取消影响,海底捞净利润20.33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海底捞在全国拥有门店1343家,其中内地1320家,港澳台23家。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大河财利坊采访时表示,海底捞的供应链高度完整,规模效应、品牌效应、粉丝效应正在进一步释放。“虽然它的客单价不低,但当供应链优势显现出来,原料成本低的时候,利润就变得很可观。”

朱丹蓬提到,2024年上半年餐饮消费信心、意愿、消费能力持续下降,不少餐饮龙头企业调整价格等方面以迎合消费需求。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企业利润率有所下降。“这也是一个行业洗牌的过程。但餐饮消费红利是客观存在的,长期来看,行业将迎来增长。”

巨头放缓门店扩张步伐。

海底捞、呷哺呷哺门店出现负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2.6万亿元,同比增长7.9%,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的同比增速,延续增长态势,展现出强劲发展活力。

但另一方面,消费疲软、行业内卷、客流下滑等现象也存在。

呷哺集团中报提到,报告期内,整体市场环境呈现消费态势疲软、消费降级的态势。餐饮市场竞争激烈导致餐饮客户到店意愿低迷,致使集团旗下各品牌收入同比出现下滑。具体来看,上半年两大品牌呷哺呷哺和凑凑门店翻店率均出现明显下降,呷哺呷哺翻店率降至2.3次,而去年同期为2.4次。客单价更高的凑凑品牌受到的打击更大,翻店率由去年上半年的2.1次下降至1.6次。

值得注意的是,为应对市场变化,上半年呷哺集团通过主动降价、推出套餐等方式试图提升客流。3月份,呷哺集团还因#呷哺火锅人个人消费超于海劑了#等相关话题引发热议。5月15日,呷哺宣布全线下调套餐价格,呷哺呷哺门店大部分套餐价格降至50元以内。不过,降价策略带来的变化在上半年并不明显。中报显示,上半年呷哺呷哺客均消费为59.6元,而去年同期为58.4元。

对于高端品牌凑凑来说,客均消费的变化更为明显,通过增加小份菜品数量、无限量卡会员各类优惠、线上线下营销活动、周年庆大型直播营销等,凑凑的客均消费从去年上半年的133.4元下降到今年的120.1元。

九毛九集团旗下的太二酸菜鱼、爽火锅、九毛九西北菜等品牌的顾客翻台率和人均消费也均有所下降。以太二酸菜鱼为例,上半年翻台率为2.7次,而去年同期为3.1次;人均消费也从2023年上半年的75元下降到71元。

内卷化之下,餐饮巨头纷纷放缓门店扩张步伐。九毛九集团称,2024年上半年,集团对太二品牌和双火锅品牌餐厅网络扩张持谨慎态度。上半年,集团新开餐厅59家,其中太二餐厅38家(含2家加盟店)、双火锅餐厅13家、山氏山外餐厅(下称山外)7家、九毛九餐厅1家。截至6月30日,九毛九集团餐厅总数达771家,其中太二酸菜鱼餐厅614家、双火锅餐厅73家、九毛九西北菜餐厅72家。

上半年海底捞门店数量出现负增长。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底捞全国门店数为1382家;截至今年6月30日,海底捞在中国共经营1343家餐厅,其中1320家位于内地,23家位于港澳台地区。海底捞称,公司继续保持谨慎扩张的原则,上半年新开11家餐厅;同时,海底捞选择关闭部分经营业绩不达预期、增长潜力不足的餐厅,另一些餐厅则因物业调整等其他商业原因停止营业。2024年上半年共关闭43家门店。

呷哺集团亦是如此。此前,制定了“东扩南进”的市场扩张战略。2024年上半年,呷哺集团在全球新开41家呷哺呷哺餐厅、11家凑凑餐厅;但与此同时,共关闭48家呷哺呷哺餐厅、共关闭23家凑凑餐厅、共关闭7家陈烧餐厅。截至6月底,呷哺集团在全球共经营餐厅1072家,其中呷哺呷哺826家、凑凑245家,而去年同期门店数量为1098家。

多品牌运营,

能否创造出新的增长点?

盈亏之间,纵观上半年餐饮巨头的市场动作,新品牌的孵化与创新成为上半年的亮点之一。

今年2月,九毛九集团推出新品牌山外酸汤火锅,上半年共开设7家山外餐厅(其中3家为合作模式餐厅)。九毛九集团表示,上半年集团持续优化餐厅品牌组合,聚焦增长潜力较大的品牌。山外已在全国指定商场推出合作模式,为2025年2月3日起全面开启加盟模式奠定基础。

从去年开始,海底捞在全国开设了多家露营火锅店、校园火锅店、企业火锅店。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已有燕青烤肉店、小海火锅、妙师兄鱼虾火锅等5个创业项目在运营,类型涵盖烧烤、火锅、中式快餐等,覆盖更多价位段和消费群体。在半年报中,海底捞还公布了“红石榴计划”,鼓励孵化和发展更多新型餐饮品牌,推动餐饮服务创新。

有趣的是,公告还宣布海底捞任命霸王茶记创始人张俊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被业界视为双方合作的铺垫。公告称,张俊杰与海底捞签订了为期三年的聘任书,张俊杰有权获得每年120万元人民币的薪酬。霸王茶记是新式茶饮品牌的代表之一,2023年霸王茶记总销售GMV(商品销售总额)达到108亿元人民币,截至今年5月,霸王茶记全球门店数量已超过4500家。

但从不少品牌过往的做法来看,通过孵化新品牌来寻求新的增长曲线并非易事。

在推出山外的同时,九毛九集团还分别于2024年上半年及2024年7月出售“那威叔叔是厨师”品牌及内地三家“来美丽”餐厅,以保持餐厅品牌的最优组合。呷哺呷哺集团旗下烧烤品牌“陈烧”目前没有在运营的门店。

编辑:李文宇|校对:陈晓娟|审核员:李震 |监事:万俊伟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