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按照退休金计算模型,2014年10月群众开始实行养老保险缴费后产生的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
①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前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或该年度养老金计算基数×(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1%。
基础养老金计缴公式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缴公式其实在全国范围内是基本统一的,不同地方的区别在于社会平均工资或者计算基数,而个人之间的区别在于缴费年限和个人平均缴费指数。
简单来说,实际平均缴费指数是根据个人每年实际缴费基数与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确定的,缴费基数是根据个人上一年度月薪确定的,不同体制内行政级别越高的人,缴费基数越高,平均缴费指数也越高。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水平不低,实际缴费指数一般在1.0~1.6之间。
假设平均缴费指数为1.3,每年养老金计算基数就会相差1.15%,去年各地养老金计算基数从6401元到12183元不等,我们以8000元为例,每月相差92元。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养老保险账户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缴费月数。
社会平均工资8000元,130%水平对应的缴费基数为10400元,意味着一年积累个人账户余额9986元,按照60岁退休计算,每月可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9986÷139=约72元。
③职业年金,计算方法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同,但由于职业年金缴费额度个人为4%,单位为8%,且账户余额本金标准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1.5倍,如果后期利差不大,职业年金应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1.5倍,因此估算为108元。
但按照规定,职业年金提取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每月提取3000元以下的税率为3%,扣除3%的个人所得税后,每月约为105元。
以上三项福利加起来,缴费一年后的养老金待遇每月可相差269元。
二是缴费年限不同,待遇也存在差异。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9月以前的缴费年限一般视为缴费年限,因此,若两人同时退休,且工龄相差一年,基本视为缴费年限相差一年。
视为与缴费年限等值的养老金实际上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过渡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视同缴费指数根据个人退休时职务级别等因素确定,一般高于实际缴费指数,假设视同缴费指数为1.4,则基础养老金工龄每相差一年,养老金计算基数就会相差1.2%。
过渡性养老金的系数一般在1%至1.4%之间,若按1.3%计算,过渡性养老金将与养老金计算基数相差1.82%。
两部分加起来为3.02%,以8000元计算,每月养老金差额约241元。
一般来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并不意味着退休待遇会减少,差不多一年的工龄差距,养老金待遇就会相差二三百元。#机构公机构养老#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