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力
来源:财富独角兽
万亿级规模的长沙银行稳定背后隐藏着担忧。
8月29日晚间,长沙银行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延续营收和净利润上升的态势,实现营业收入130.42亿元,同比增长3.32%,归属净利润41.21亿元,同比增长4.01%。
然而,在业绩亮眼的背后,长沙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拨备覆盖率下降,表明其在资产质量管理方面面临一定的压力。与此同时,该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持续增加,十几年增长了16倍以上,显示出不良贷款的潜在风险。
此外,长沙银行年报中的信息可能涉及虚假陈述,高层变动频繁,投诉数量居首位,频频的“雷霆”更是如此。
一直稳定的长沙银行怎么了?
01
十几年不良贷款余额增长了 16 倍之多,资产质量管理面临压力
据悉,长沙银行成立于1997年5月,前身为长沙市合作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原长沙市15家城镇信用社的基础上,于2018年9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湖南省第一家上市银行。目前,长沙银行共有30家分行,389个持牌营业网点,服务网络辐射至湖南、广东,实现湖南省各市、各县全覆盖。
得益于良好的区位优势,以长沙为核心的湖南省享受了多项国家发展战略实施带来的政策红利,湖南省和长沙市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长沙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财报显示,截至6月末,长沙银行总资产10969.2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54%;贷款垫款发放本金总额5335.9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25%;吸收本金总额为人民币6,825.5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60%。上半年,长沙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30.42亿元,同比增长3.3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21亿元,同比增长4.01%。
但这份财报经不起推敲。资产质量方面,长沙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期末略有上升,由上年末的1.15%上升至1.16%,拨备覆盖率也有所下降,由314.21%下降至312.76%,反映出其在资产质量管理方面可能面临一定压力。
纵观不良贷款问题,长沙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持续增加,从2012年的3.51亿元增长到今天的61.80亿元,十几年增长了16倍,再创新高。此外,长沙银行次级贷款和呆账迁移率较上年末大幅上升,表明存在不良贷款的潜在风险。
02
自 2023 年以来,已收到近 10 张罚单
长沙银行的主要问题是内控漏洞和经常被罚款。
今年5月,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官网消息,长沙银行广州分行因在发放的现有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中未完成贷款时未完成抵押贷款预付款登记或抵押登记,被监管机构罚款25万元。
据 Wind 介绍,2023 年到目前为止,长沙银行已收到近 10 张罚单,其中大部分与信贷业务违规有关。
总体来看,与信贷业务违规相关的罚款共计845万元,其中长沙银行2023年收到的最大一笔罚款,涉及房地产业务违规,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署湖南监管局罚款77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8993.55元。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南监管局开出的罚款,2023年11月,长沙银行涉嫌违规提供土地储备融资,接受地方政府支持;通过理财非法发行项目融资,投后管理不尽职,导致挪用土地保证金资金;投资债务融资计划的资金被挪用于购买土地;贷款资金违规用于购地;违规向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不良;18.违法违规行为,如非法将个人贷款流入房地产企业。
不仅如此,长沙银行的存款业务也因违规而被罚款。2023年5月,长沙银行张家界分行因违规通过第三方办理部分储蓄存款业务被罚款80万元。
除了在信贷业务中屡屡违规外,长沙银行在反洗钱方面也存在严重问题。
去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披露了2023年第一批罚款,长沙银行因未按要求保存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记录,未按要求提交大额交易报告或可疑交易报告,被处以80万元罚款。
虽然今天在银行买到票并不少见,但连续被同一颗石头绊倒就有点不寻常了。
事实上,这并不是长沙银行第一次因反洗钱而被罚款。此前,2020年,长沙银行因身份不明的开户申请人开户并提供账户身份信息核对服务、账户内可疑交易监控不足、网上正常开立的二类账户部分账户图像资料不完整而被给予警告并罚款80万元,朱斌、程忠当时也被警告并处以8万元罚款。
不过,奇怪的是,长沙银行在多份年报中对目前的处罚采取了“否认多方连接”的模式,或许就是有意“洗脑”本身。
以 2023 年年报为例,长沙银行在年报中明确表示,2023 年长沙银行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未受到司法机关的强制措施或刑事责任,也未受到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等行政部门的处罚。但结果,去年,长沙银行频频被罚款,拒绝改弦易辙。
03
投诉数量在其辖下内城区商业银行榜单中名列前茅,问题企业频频“踩雷”。
除了频频收罚单,长沙银行还连续两年半的投诉数量位居所辖城市商业银行第一。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南监管局辖下银行业消费者投诉情况,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关于长沙银行的投诉数量分别为537起、533起和315起,其中信用卡业务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种种数据表明,长沙银行的工作存在明显的不足和漏洞。
此外,根据黑猫投诉平台,长沙银行还被投诉常规借款、高利息、恶意收款信用卡等问题。
它也是一个频繁的 “霹雳”。这雷霆不是别人,而是流动性紧张的恒大,或许连长沙银行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位曾经的地产龙头说什么都会倒下。
此前,长沙银行发布涉案公告称,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长沙银行广州分行起诉被告申涛生命服务,要求恒大智能汽车偿还全部剩余借款本金14亿元及相应利息9300万元,共计近15亿元。这对长沙银行63亿多元的净利润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考虑到“恒大体系”已经陷入了严重的流动性危机,而将海外债务重组计划公之于众更是公开,长沙银行要想收回这笔钱是非常困难的。
长沙银行不仅踩在雷恒达身上,还与ST Kao等问题公司纠缠不清,这可能会对长沙银行的资产追回和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或许以上都与长沙银行高管的“大变样”分不开。自2021年朱玉国卸任董事长后,长沙银行拉开了换届的序幕,2022年1月,三位副行长同时辞职,随后,新的领导班子上台,前任行长赵小忠升任董事长,吴思隆、杨敏佳、张曼、李兴双、李剑英被任命为副行长。而且,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不久,长沙银行就因违法违规而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处罚。与高层麻烦的变化相对应的是长沙银行的运营缺乏接班人。
“伤痕累累”的长沙银行该如何破局,仍需市场来回答,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