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期货合约
概述
期货合约是指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物商品或金融产品的标准化合约。
期货合约是指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物商品或金融产品的标准化合约。
期货合约和期货交易
期货合约是期货交易的标的或者主题,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
期货合约是期货交易的标的或者主题,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
规定在特定时间和地点交付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商品,并通过公开竞价达成期货价格的标准化合约。一般期货合约中规定的标准化条款如下:
[1] 标准化数量和数量单位。例如,上海期货交易所规定每个铜合约单位为5吨。每个合约单位称为1手。[2] 标准化商品质量等级。在期货交易中,交易双方不再需要就商品的质量进行谈判,这极大地方便了交易者。
〔3〕规范交割地点。期货交易所为期货合约的实物交割指定统一在交易所登记的交割仓库,保证交易双方的交割顺利进行。〔4〕规范交割期限和交割程序。期货合约有不同的交割月份,交易者可以自行选择。一旦选定,如果到交割月份时手上合约还未套期保值,则必须按照交易所规定的交割程序进行实物交割。〔5〕交易者统一按照交易报价单位和每日最高限价进行交割。
价格波动限制、交易时间、交易所名称等。
期货交易是投资者交纳5%-10%的保证金,在期货交易所买卖各种商品标准化合约的交易方式。普通投资者可以通过低买高卖或高卖低买的方式获利。现货企业也可以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期货交易者一般通过期货经纪公司进行期货合约的买卖。此外,还需有期货经纪公司作为期货交易的中介机构。
所需要承担的义务可以在合约到期前通过反向交易行为(套期保值或者平仓)来解除。
期货交易是商品生产者由现货交易中的远期合约交易转向规避风险的过程。
在远期合约交易中,交易者聚集在商品交易场所沟通市场行情,寻找交易对象,通过拍卖或双边谈判签订远期合约,合约到期时,双方通过实物交割的方式清偿义务。在频繁的远期合约交易中,交易者发现,由于价格、利率或汇率波动,合约本身存在价差或利润差,因此完全可以利用购销合约获利。
为了适应这项业务的发展,期货交易应运而生。
期货合约组成部分 1. 交易产品 2
期货合约组成部分
1. 交易产品
2. 交易数量及单位
3. 最小涨跌幅。报价必须是最小涨跌幅的整数倍。
4.每日价格最大涨跌幅限制,即涨跌停板。当市场价格涨至最大涨幅时,我们称之为“
反之,则称为“跌停”。
5. 合约月份
6. 交易时间
7. 最后交易日
8. 交货时间
9. 交割标准及等级
10. 交货地点
11. 保证金
12.交易费用
期货合约类型
商品期货合约
农产品期货:
农产品期货:1848年CBOT(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成立后最先淘汰的期货品种,主要包括小麦、大豆、玉米等谷物;棉花、咖啡、可可等经济作物;木材、天然橡胶等林产品。
产品。
金属期货:最先被淘汰的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铜,如今已演变为铜、铝、
金属有两大类:以铅、锌、镍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和金、银等贵金属。
能源期货:
能源期货: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直接导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货的出现。
目前市场上的主要能源类型包括原油、汽油、取暖油、丙烷等。
金融期货合约
金融期货合约:以金融工具作为标的资产的期货合约。
外汇期货: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浮动汇率制度引发了外汇市场的兴起。
剧烈的波动促使人们寻找规避风险的工具。1972年5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外汇期货合约。目前,国际外汇市场上交易量最大的货币有七种:美元、德国马克、日元、英镑、瑞士法郎、加元和法国法郎。
利率期货: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于1975年10月上市全国抵押贷款协会债券期货合约。
目前利率期货主要有两种类型——短期利率期货合约和长期利率期货合约,其中后者交易量较大。
股指期货:随着证券市场的起伏,投资者急需一个可以规避风险、实现保值的工具。
在此背景下,堪萨斯城期货交易所于1982年2月24日推出了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目前,全球最大的股指合约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SP500指数合约。
期货合约的作用一是吸引套期保值者利用期货市场买卖合约,锁定资金,规避现货市场商品价格波动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二是吸引投机者进行风险投资交易,增加市场流动性。
期货合约的作用
一是吸引套期保值者利用期货市场合约锁定资金,规避商品现货市场造成的损失。
价格波动的风险可能导致损失。
二是吸引投机者进行风险投资交易,增加市场流动性。
期货合约与远期合约的区别
虽然期货合约和远期合约都是按照约定的条款,同意在未来某个时间买入或卖出一定金额的合约,
合同都是针对一定标的物、一定金额的合同,但它们之间有很多区别,主要有:
(1)标准化程度不同 远期合同遵循合同自由原则,合同中相关条件,如标的物的质量、
数量、数目、交割地点、交割时间等均根据交易双方的需要而确定;期货合约是标准化的,期货交易所对各类标的资产的期货合约都建立了标准化的数量、质量、交割地点、交割时间、交割方式、合约规模等条款。
(2)交易场所不同 远期合约没有固定的场所,交易双方都会寻找合适的合作者。
合约在交易所进行交易,一般不允许场外交易。
(3)
(3)违约风险不同:远期合约的履行仅靠合约双方的信用保证,如果一方不能或不愿履行合约,另一方将遭受损失;期货合约的履行由交易所或结算公司保证。
影响期货合约的因素
影响期货合约的因素
期货市场是以标准化合约进行交易的,期货产品的创设是以标准化合约为基础的,期货产品的创设必须通过成功的合约设计来实现,产品创设的过程就是选择产品(包括实物产品和金融产品)和合约设计的过程。期货合约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其原有产品的相关特征,即“商品特征”。商品特征主要从相关商品及其现货市场的自然属性上来解释影响该类商品期货交易成功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来自于商品的现货市场。同时,
期货合约在合约设计本身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即“合约特征”。合约特征从期货交易的基本原理上分析影响期货合约成功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来自于期货交易过程。
合约和系统设计。商品特征和合约特征共同提供了影响期货合约成功的因素的完整描述。
期货合约的商品特征
开展期货产品创新,首要的重要任务就是从众多的商品中筛选出可以进行期货交易的产品。为了确定适合期货交易的产品,国外早期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产品的属性上。一般认为,期货产品应具备以下几个属性。这些属性在我国期货书籍中早已有讨论,但对其中某些特征的讨论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下面的讨论或许有助于我们拓宽产品创新的思路。
〔1〕适合储存。
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之一是为现货市场安排库存。持有大量库存的人有两种选择——只要商品在持有期间不腐烂或不减值,他们既可以现在出售库存,也可以持有库存以备日后出售。期货市场通过为库存持有人提供套期保值服务来规避价格变动的风险,已成为现货销售业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早期的期货市场遵循商品不易腐烂、适宜储存的原则。期货交易的商品主要包括谷物、棉花、咖啡、橡胶和金属。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宜储存的概念不断扩大。
首先,技术进步进一步拓展了适宜储存的标准。例如,先进的冷藏技术可以大大延长易腐货物的保质期。这一突破使得难以储存的商品变得可以储存,传统上不适合期货交易的商品也具备了期货交易的条件,例如冷冻鸡蛋、黄油和橙汁期货合约。
其次,期货市场的价格感知功能改变了适度储存的标准。Tomek和Gray(1970)认为:“假设某种商品不需要以库存形式储存起来,就能满足未来的消费,库存成本为零,那么今天的
期货价格是对未来几个月现货价格的预测,该预测基于商品的未来可用供应量。
“期货合约是基于与商品相关的信息,例如商品的数量、相关替代品是否容易获得以及不同价格水平下商品供求的预期变化。”因此,可以连续生产且不易储存的商品(如活体动物、鲜鸡蛋、豆粕)以及季节性、非连续生产、易于储存的库存商品(如玉米)都可以进行期货交易。只要一种商品可以通过生产随时获得,用于期货交割的商品不一定现在就有库存。
相对于实物商品,金融产品的存储相对简单。例如,国债凭证体积小,重量轻,特别容易保管。货币虽然实物存储也简单,但由于采用电子汇款等现代支付结算方式,不需要采用现金交割。对于股指期货,由于接受现金交割,因此不需要采用实物股票进行交割。因此,对于金融产品来说,存储保管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B〕同质性。
期货合约与远期合约的明显区别在于,标的资产必须是标准化商品,如果不满足这一同质性条件,交易所就无法与不同的市场参与者进行结算。
为了使交易标的不必通过视觉观察、具体书写或口头描述(交易成本较高)来完成,必须在合约设计过程中对交易标的进行客观、规范的描述,使买卖双方都知道可以购买或必须交付的商品质量标准是什么。(1932)认为,为了简化和准确地传递交割等级,必须以可测量的物理量为基础。假设一种商品缺乏官方或业界普遍认可的质量标准体系(以致无法区分同一等级),那么它注定不符合期货交易的要求。茶叶和烟草是需要更多个人评价、难以用标准方法区分等级、无法进行期货交易的商品。应该说,这一特点在农产品上表现得更多。
〔三〕价格波动。
价格波动对吸引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这两个基本参与者进入期货市场具有重要作用。(1981)认为,价格波动是决定一种商品是否适合期货交易的重要商品特征之一。他运用成本效益理论的结果,解释价格波动的变化决定了某种商品期货交易的取消或增加。他认为,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波动性减小,套期保值的需求就会减少,期货交易量就会减少,市场流动性就会降低,投资者的佣金、保证金等交易成本就会增加。较高的交易成本会加剧交易需求的减少,从而进一步影响交易量。价格波动性的增加使这一过程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需求越大,合约的交易量就越大,从而流动性就越大,成本就越低,交易需求就会进一步增加。对于投机者来说,只有存在价格波动,才有赚取差价的机会。因此当价格波动性增大时,获利的机会增大,投机者参与的意愿也增大。金融期货的出现,在于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和利率市场化之后,汇率和利率发生了变化。
价格波动性加大:20世纪80年代,美国白银价格每年波动4%,而黄金价格波动仅为1%或更少,导致白银期货交易量超过黄金(黄金曾是最活跃的贵金属市场)。
〔IV〕足够的斑点尺度。
期货商品要有充足的现货供求,原因有三:第一,充足的商品供给有利于避免价格垄断。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有限,那么拥有大量金融资金的参与者就很容易掌握价格。第二,大量的市场参与者有利于为期货交易提供大量潜在的套期保值者。第三,充足的现货市场有利于提供持续有序的供求力量,从而有利于交割,便于现货期货套利的实现。有学者认为,适合期货交易的商品现货流通规模应超过50亿美元。
〔V〕不受限制供应。
无限量供应有两层含义:一是市场没有政府监管和垄断;二是配送成本更低。具体来说:
完全竞争形成的价格。如果某种商品的市场供给完全被政府或少数垄断者所控制,这种商品的期货市场就不可能繁荣。垄断者掌握着现货市场的控制权,才能决定现货价格。
1979年至1980年,有人试图操纵美国白银期货价格,虽然操纵行为最终没有成功,但却导致纽约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白银期货交易量分别下降了74%和83%。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也会影响期货市场的参与程度,例如政府大量的国家储备会减少甚至消除相关商品的期货交易,例如美国棉花期货交易是在政府解除管制后才开始活跃起来的。
较低的交割成本。交割成本的存在会降低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套利的可能性。假设交割成本较高,即使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较大的价差,也不会产生套利动机,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也就无法恢复正常。较高的交割成本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1]将货物运送到交割地点会产生额外的运输成本,货物在非常不方便的地方可供交割。这可能主要是由于交割地点的设置不合理;[2]将实物商品长时间保持在可交割状态等。这可能主要是由于卖方公司的治理体系存在问题,或有意操纵或至少影响价格,也可能是实物商品在交割地点的运输成本较高。
现货转为期货交割的成本较高,这些“不正常”因素导致交割成本过高,引发了美国小麦、玉米、棉花,尤其是马铃薯期货交易的一系列淘汰。
问题。
为了解决实物交割环节遇到的流通问题,降低交割成本,期货交易中引入了现金交割制度。现金交割是一种不需要使用实物商品的交割方式。这种方式使得许多传统上不适合
难以或难以实物交割的商品可以作为期货进行交易,例如育肥牛期货、马铃薯期货和股票。
难以或难以实物交割的商品可以作为期货进行交易,例如育肥牛期货、马铃薯期货和股票。
股指期货等
〔六〕场外交易。
远期合约面临交易对手违约的风险,因为没有交易所来保证履行,而远期合约
只是双边协议,难以在结算日前将合约合并,而期货市场的市场参与者可以在交割日前随时对冲平仓。尽管如此,场外交易仍是期货交易的明确替代选择。期货交易是为了延长合约的履行时间,从而达到规避价格风险的目的。但对套期保值者来说,最高效的做法是单纯延长交割期,并不需要将合约标准化。远期合约的优势在于使结算日、具体商品、交割数量、价格等交易条件更加符合交易双方的要求,在确定性上弥补了履约风险、无法对冲等缺陷。但到目前为止,场外交易与期货交易相互排斥的说法尚未得出定论。例如,全球大部分外汇交易都集中在场外交易,但在美国,场外交易市场是交易双方共同参与的市场。
GNMA延期交割市场和GNMA期货市场均取得了成功。
上文我们总结了期货合约的商品特征,但在期货交易实践中,有许多商品符合上述条件,但在期货合约中却失败了,而有些商品即使不完全符合上述条件,也能成功。例如,咖啡豆是按照主观评估进行分级的,GNMA 有远期交易市场。因此,仅凭商品特征并不能完全解释期货合约的成败。
期货交易所及平台概览
期货一般指期货合约,是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资产的标准化合约。这种标的资产也叫基础资产,可以是商品如铜、原油,也可以是金融工具如外汇、债券,还可以是金融指标如三个月同业拆借利率、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圣像
受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监管
美国全国期货协会[NFA]会员[会员编号:]
纳斯达克合伙人
它就是爱康金融支持服务(天津)(以下简称“IFSC”)。
天津金融中心由天津市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负责管理。
圣像
金融服务管理局成员
受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监管[会员编号:]
西兰证券交易所会员
受拉斯海马自由贸易区监管(会员编号:2993)
IKON 新加坡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