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全国大部分地方都要求下一年度居民医保集体缴费必须在当年12月底前完成。毕竟缴费期限与治疗期限重合,部分民众可能会先看病再缴费,影响医保基金支出的概率。但对于一些农民工较多的地方,在农民工返乡的春节期间需要组织城乡居民医保集体缴费,因此在2月底前完成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外,部分地方还会有居民医保补充缴费的政策,这虽然是为了提高居民医保的覆盖率,但这种补充缴费的等待期一般只有1至3个月,这也会导致一部分人为了看病也要参加保险。
前段时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只要城乡居民医保在集中缴费期内未缴费或者出现中断缴费的,都将设置不少于三个月的医保等待期,这是对相关政策的全面规范。
同时,为减轻家庭成员间居民医保参保负担,国家允许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累计范围扩大到近亲属,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余额可用于支付近亲属城乡居民医保个人负担。
为了鼓励民众继续缴费,国家明确提高居民医保大病最高报销限额,对连续参保四年以上人员,每年至少提高1000元。医保本来就是为我们应对疾病负担的一种保障,这种提高报销限额的方式,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2024年城乡居民医保支付标准是多少?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今年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标准不低于每人400元,政府补助不低于670元,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已达1070元,以参保人数约9.6亿计算,预计可增加居民医保收入480亿元。
像上海等地,居民医保参保标准其实已经超过400元,2024年上海市18-60周岁、60-69周岁、70岁以上参保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标准分别为935元、715元、595元。
事实上,城乡居民医保收支压力仍然很大。根据国家医保局相关统计公报数据,2023年,我国居民医保基金收入10569.71亿元,支出10457.65亿元,当期结余112.06亿元,当期结余率仅为1%左右。但累计结余7663.70亿元,可以应对不少风险。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约为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3年39218元)的1%。事实上,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其用于健康保障的支出必然会视情况而增加。为巩固和提高居民医保待遇水平,提高个人缴费和财政补贴标准也是客观需要。
对低收入群体和脱贫人员缴费问题,建立定向补助机制,对参保人员实行分类补助。
总体来说,城乡居民医保是我国最重要的基本社会保险之一,覆盖近10亿人,能有效减轻医疗负担,最好不要随意断缴。#2025年民医#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