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国债占比7.16%,创77个月新低。但这主要得益于债券供应量的增加。7月,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国债仍增加305亿元,为半年来第二次增加。】
近期,中国有息债券市场波动加剧,虽然收益率整体自7月份以来呈现下行趋势,但走势坎坷,央行动作仍影响市场情绪,这对外资机构购买人民币债券的热情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数据显示,随着10年期中美利差收窄,流入中国国债的资金规模有所回升,但7月份外资持有中国国债的比重进一步降至7.16%,为77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是因为随着中国继续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债券存量规模不断增长,而与此同时,外资对中国国债的需求依然不温不火。”彭博亚洲首席外汇及利率策略师邱达雄对记者表示。
尽管如此,外资对中国同业存单(NCD)仍然兴趣盎然,熊猫债也成为热门目标。多位交易员表示,外资持有的同业存单比例已接近中国国债。
国债波动加剧 看涨情绪降温
高频数据显示,8月经济数据总体偏弱,出口、一线地产销售转正等亮点频现,在经济仍未企稳的情况下,机构做多意愿较强,但考虑到央行多次警告长债拥挤风险,近期债市收益率整体低位震荡。
截至27日收盘,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379%,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185%。近一周,不同债券品种走势分化,国债收益率曲线下移约4BP,10年期国债下移4BP至2.15%,但信用债、存单、银行双永债均上行3-6BP。市场分化背后,一方面是券商协会发声澄清市场误解,另一方面是资金面收敛,资管产品负债波动。
南方银行金融研究部负责人王强松对记者表示,8月份高频经济指标大多偏弱,美联储政策即将转向减轻人民币汇率压力,国内货币政策也对债市形成支撑。考虑到信用债净供给量偏低的问题,债市仍处于牛市行情。但由于近期监管部门对利率风险关注度加大,以及资金面波动加剧(近一个月隔夜资金均值R001在1.8%以上),多重因素导致债市波动性加大。近一周计息债流动性明显萎缩,债市整体看涨情绪有所降温。
8月份以来,债市也出现数次较大幅度的抛售,如12日,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下跌1.11%,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下跌0.59%,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下跌0.34%;8日,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下跌0.52%,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下跌0.27%。
监管部门近日纷纷表态,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8月7日表示,通过监控发现,江苏常熟农商银行、江苏江南农商银行、江苏昆山农商银行、江苏苏州农商银行在国债二级市场交易中,涉嫌操纵市场价格、输送利益。
10日,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中提到,今年以来,我国长期债券利率下降,部分资管产品长期债券配置力度加大。部分资管产品特别是债券型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明显高于基础资产,主要通过杠杆实现,实际存在较大利率风险。当未来市场利率上升时,相关资管产品净值也会大幅下跌。
全国贸易商协会副秘书长徐忠21日表示,当前债券市场存在三大误区,包括认为央行要调控、决定国债市场利率水平,需要予以澄清。他还表示,一些金融机构在央行发出风险警告后,“全线”暂停国债交易,这既是其风险管理能力薄弱的体现,也是对央行意图的误解。
外国持有的中国政府债券减少
今年以来,境外投资者重返中国债市,但近期步伐有所放缓,7月份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国债比例为7.16%,创77个月新低。
但这主要与债券供给增加有关。7月份,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国债仍增加305亿元,为半年来第二次增加;地方政府债券和政策性银行债券持有量减少,后者出现五个月来的首次下降。当月,基金机构是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的主要购买者,商业银行对这些债券,尤其是政府债券的购买量有所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同业存单是外资流入最多的资产,该资产期限通常不足1年,因此未必是央行债券干预的对象,投资者可以借此为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做准备。
邱向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境外投资者大幅增持同业存单,7月底持仓比例升至6.15%,为至少2015年以来最高水平,略低于其持有的中国国债(7.16%)。同业存单甚至有可能超越中国国债,成为境外投资者持有的各类中国债券中第二大的金融工具。
熊猫债是境外机构持有比例最高的债券类型,截至7月底为17.5%,低于2021年12月底25.4%的历史高点。熊猫债是境外发行人在中国发行的一种人民币计价债券。
富达基金管理(中国)固定收益基金经理程浩对记者表示:“我们预计利率仍将处于下行通道中,但由于上半年利率已大幅下降且处于历史低位,继续下降的步伐可能比前期更加曲折,投资还需要考虑央行的风险提示和对长期利率的实际影响。对于未来市场的有息债券配置,我们认为债券供给是一个重要因素和需要关注的风险点,因为当前一些长期国债炒作的背后原因其实是资产不足,市场对债券配置的需求远大于供给。”
在此背景下,外资开始探索一些相对小众的产品和不那么拥挤的赛道。程浩表示,比如今年熊猫债在其他常规产品利差压缩的情况下,流动性有所改善,资产支持证券(ABS)也是配置方向的考虑。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