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7日开始,美联储开始加息以对抗疫情后的高通胀,累计加息超过500个基点。如今,美联储最看好的通胀指标——核心PCE同比下降至2.6%(接近2%目标),失业率自年初以来从3.7%上升至4.3%,一度引发衰退担忧。高盛认为,美联储将在9月、11月和12月会议上连续三次降息25个基点(BP)。如果8月就业报告弱于7月,9月可能降息50BP。
这一转变对股市、债市和汇市意义重大。美元8月加速下跌,会后美元指数一度跌破101关口,此前曾在6月28日创下年内新高,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亚洲货币或将受到提振。在没有出现衰退的情况下,降息对股市也有利,预计美股将继续创下新高,美债也可能因降息而受到提振。从1989年至今,美联储6次降息周期中,以降息后首年股市和债市平均表现来看,纳斯达克指数上涨9.7%,标普500指数上涨5.8%,美国国债总回报率为6.2%,美国综合债券总回报率为5.7%。
美联储发出明确信号
鲍威尔此次释放出明确信号——“政策调整时机已到”,也令美元、美债收益率快速下跌。美国利率市场预期2024年底将再降息100BP,2025年将再降息略高于100BP。
“对2024年的定价意味着市场认为未来三次FOMC会议中,其中一次可能会降息50BP。我们认为9月不会降息50BP,但如果经济继续走弱,美联储是否落后于经济形势的问题将会被更频繁地提及。我们认为,美联储通过降息25BP并承诺在经济数据大幅恶化时加快宽松步伐,就能发出足够鸽派的信息。这种做法将使美联储在宽松政策的同时保持灵活性,避免发出对美国经济前景存在重大担忧的信息。”渣打全球首席策略师Eric 对记者表示。
鲍威尔的讲话与上周三公布的7月会议纪要中暗示的9月降息一致。“总体而言,经济继续以稳健的速度增长,但通胀和劳动力市场数据表明形势正在演变。正如我们在上次FOMC声明中强调的那样,通胀的上行风险已经下降,就业的下行风险已经上升。”鲍威尔在讲话中表示,“我们对我们双重使命两侧的风险都感到担忧。政策调整的时机已经明确,降息的时机和节奏将取决于即将公布的数据、前景的变化以及风险的平衡。”
美国劳工部上周早些时候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的12个月内,美国新增就业岗位被下修81.8万个,预计将创2009年以来新高。近期的多项数据也反映出美国就业市场已逐步恢复正常水平,制造业岗位需求面临严峻考验。
对于就业市场,鲍威尔认为,过去一年失业率上升近一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供应增加和招聘放缓,而非裁员增加,但他也强调,美联储希望防止就业市场进一步萎缩。在本轮紧缩周期开始时,鲍威尔谈到劳动力市场的“阵痛”是控制通胀的必要条件,但现在这种想法已经改变。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鲍勃·施瓦茨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就业增长并不像此前认为的那么强劲,但非农就业初值基准的修改不会对美联储的思路产生太大影响,因为他们是后视镜。不过他认为,近期的就业增长是美联储会担心的事情,因为劳动力市场可能更加脆弱,就业机会不足以跟上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
机构普遍认为,这意味着在当前两大法定使命中,维持物价稳定将让位于确保充分就业。此前美联储认为,就业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疲软是抗击通胀所要付出的代价,但现在随着失业率开始上升,美联储对就业放缓的容忍度开始下降。
7月非农数据显示,失业率意外升至4.3%(前值4.1%),为近三年来最高点,触发预测衰退准确率100%的“萨姆法则”;8月14日公布的美国7月整体CPI增速同比下滑至2.9%,低于前值和预期的3%,为连续四个月下降,也是2021年3月以来首次跌破3%。
降息是必然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埃里克·诺兰对记者表示,考虑到目前的通胀率,美国实际利率高达近3%,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点,因此美联储也有内在的需要让利率回归正常水平,而不仅仅是宽松。
“软着陆”利好股票、债券资产
在不出现衰退的情况下,美联储正式降息,这对于风险资产而言是最有利的情景。同时,降息也将利好债市。目前,美国股市再度反弹至历史高位附近,一扫8月初全球恐慌性抛售的阴霾。标普500指数8月24日收盘报5634.61点,接近前期高点5669.67点;与此同时,美国国债收益率也快速下跌,为投资者带来资金收益。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909%,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795%,均突破去年最高点5%。这也意味着,债市已经先于政策利率下跌。
美股方面,短期创历史新高的预期依然较高,对利率变动较为敏感的中小盘股大幅反弹,这意味着即便“七大股”势头放缓,美股也可能受到其他大盘股的推动。
与此同时,风险偏好的逐步回归使得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VIX)恢复冷静,华尔街“恐慌指数”在月初创下四年高位后迅速回落,截至上周五收盘,累计跌幅超过70%,重回长期均值以下,表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有所回归。
资金流向表明货币政策转变在即,强劲的美国零售销售数据、乐观的消费者信心数据和温和的通胀数据表明经济基础稳固,提振了投资者信心。伦敦证券交易所(LSEG)汇总的数据显示,上周投资者净买入59.7亿美元的美国股票基金,创五周以来新高。
而对于美债,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区高级全球市场策略师朱超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降息启动后,短期美债收益率下跌速度会更快,而长期(10年期)收益率预测区间可能在3.2%-3.5%左右,跌到这个区间后可能有所停顿,因为长期债券收益率是投资者对美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和长期通胀的预期,但短端与联邦基金利率变动紧密挂钩,因此未来收益率曲线可能结束持续40个月以上的倒挂,重现正向利差。
美元走弱可能对黄金和亚洲市场有利
美元的走势对于所有主要资产来说都至关重要,截至收盘,美元指数报100.6,较近期高点下跌近5%。
罗伯逊对记者表示,美国国债利率下降也给美元带来下行压力,但美元持续贬值可能需要美联储在美国避免衰退的同时大幅降息。美国股市似乎已呈现软着陆态势,主要股指接近高位。然而,经济势头大幅减弱可能导致股市基准指数回吐近期涨幅,美元也将出现反弹。
目前机构尤其看好黄金,现货黄金经过三次试探,终于在近期突破2500美元,降息或将再度推动金价创下新高。瑞银表示将继续看好黄金,预计今年年底金价将升至2600美元,明年6月将进一步升至2700美元。
此外,美元走弱也有利于资金回流亚太市场。过去一周,MSCI亚洲(日本除外)指数(MXAPJ)上涨1%,泰国和菲律宾领涨(+3%),台湾、韩国和中国A股表现相对较弱(-1%)。亚洲货币普遍升值,泰铢、韩元和菲律宾比索涨幅最大(+2%)。印度、东盟地区和台湾共吸引11亿美元外资流入,韩国则出现少量资金流出。
罗伯逊表示,随着美国进一步加息威胁的消失,兑美元的跑赢大半来自亚洲低息货币。例如,泰铢可能是亚洲收益率最低的货币之一,但这并未妨碍其外汇表现。未来亚洲货币可能跑赢整体新兴市场,因为随着外部压力缓解,亚洲货币政策可能变得更加宽松,这将有利于经济增长。
这也意味着,人民币作为亚洲低息货币,或将持续受益于美元走弱,当前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已开始出现逆转。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