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7日开始,美联储开始加息以对抗疫情后的高通胀,累计加息超过500个基点(BP)。如今,美联储最看好的通胀指标——核心PCE同比下降至2.6%(接近2%目标),失业率自年初以来从3.7%升至4.3%,一度引发衰退担忧。高盛认为,美联储将在9月、11月和12月会议上连续三次降息25BP。如果8月就业报告弱于7月,9月可能降息50BP。
这一转变对股市、债市和汇市影响深远。美元指数在6月28日创下年内新高后,8月加速下跌,在杰克逊霍尔会议后跌破101关口;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亚洲货币或受提振。在经济没有衰退的情况下,降息对股市也有利。预计美股将继续创下新高,美债也可能会因降息而受到提振。 1989年至今,在美联储六次降息周期中(1989年、1995年、1998年、2001年、2007年、2019年),以降息后首年股票和债券平均表现来看,纳斯达克指数上涨9.7%,标普500指数上涨5.8%,美国国债总回报率为6.2%,美国综合债券总回报率为5.7%。
鲍威尔发出明确降息信号
鲍威尔此次不再含糊,导致美元和美债收益率快速下跌,美国利率市场预期2024年底降息100BP,2025年再降息100BP。
“对2024年的定价意味着市场认为在未来三次FOMC会议中的一次中,存在降息50BP的可能性。我们认为9月不会降息50BP,但如果经济继续走弱,美联储是否落后于经济形势的问题将会更频繁地被提起。我们认为,美联储通过降息25BP并承诺在经济数据大幅恶化时加快宽松步伐,就可以发出足够鸽派的信息。这种做法将使美联储在宽松政策的同时保持灵活性,避免发出对美国经济前景存在重大担忧的信息”,渣打银行全球首席策略师Eric 对记者表示。
鲍威尔没有具体说明降息的幅度,但表示“降息的时间和步伐将取决于未来的数据、不断变化的前景和风险的平衡。”
对于通胀,鲍威尔表示,“通胀上行风险已经下降”,他“对通胀正回归2%可持续轨道的信心增强”。
高盛表示:“他的言论与近期一些美联储官员对通胀更为谨慎的言论不同,我们将此解读为,他认为美联储不应再受到通胀担忧的束缚。”
鲍威尔还更明确地强调,美联储对劳动力市场降温的容忍度已经达到极限,任何进一步的疲软都是“不受欢迎的”。他将失业率的上升描述为“几乎整整一个百分点”,而不是三个月平均值的较小增幅,并指出“就业的下行风险已经增加”,并两次表示“目前的劳动力市场状况比2019年疫情之前更弱,当时通胀率低于2%。”
该机构认为,这意味着在当前的两项法定使命中,维持物价稳定将让位于确保充分就业。此前美联储认为,就业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疲软是抗击通胀所要付出的代价,但现在随着失业率开始上升,美联储对就业放缓的容忍度已经开始下降。
7月非农数据显示,失业率意外升至4.3%(前值4.1%),为近三年来最高点,触发预测衰退准确率100%的“萨姆法则”;8月14日公布的美国7月整体CPI增速同比下滑至2.9%,低于前值和预期的3%,为连续四个月下降,也是2021年3月以来首次跌破3%。
不过鲍威尔也指出,失业率上升是由“劳动力供给大幅增加”而非“裁员增加”推动的,招聘步伐虽然不再“疯狂”,但仍保持“稳健”。
“软着陆”利好股票、债券资产
在经济没有陷入衰退的情况下,美联储正式降息,这对于风险资产而言是最有利的情景,同时降息也将利好债市。
百达资产管理亚洲区(日本除外)基金销售主管曾绍科近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我们团队发现,在1989年、1995年、1998年、2001年、2007年、2019年这六次大幅降息时期,股票和债券基本都受益。虽然也有股票和债券同跌的年份,也有债券下跌、股票上涨的年份,但总体来看,股票和债券都会有相对较好的表现。”
目前,美国股市再度反弹,接近历史高位,一扫8月初全球恐慌性抛售的颓势,标普500指数8月24日收盘报5634.61点,接近前期高点5669.67点。
短期内美股创历史新高的预期依然较高,对利率变动较为敏感的中小盘股大幅反弹,这意味着即便“七大股”的涨势放缓,美股的上涨可能也由更广泛的股票贡献。
高盛表示,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继续保持对美股的多头持仓,共同基金的现金余额降至资产占比 1.4% 的新低,对冲基金的净杠杆率为 72%,高于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此外,到第三季度初,两者均减少了对科技巨头的持仓,对冲基金自 2022 年以来首次在其多头投资组合中减少了对“科技巨头七大”的持仓。同时,两者均增加了对医疗保健领域的投资,这种轮动提供了 AI 领域之外的防御性和增长机会。
美债收益率快速下跌,两年期美债收益率报3.909%,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报3.795%,均在去年最高点突破5%,这也意味着债市已经先于政策利率下跌。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区高级全球市场策略师朱超平对记者表示,未来降息启动后,短期美债收益率下跌速度会更快,而长期收益率(10年期)预测区间可能在3.2%~3.5%左右,跌到这个区间后可能暂停,因为长期债券收益率是投资者对于美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和长期通胀的预期,但短期与联邦基金利率变动紧密挂钩,因此收益率曲线可能在未来结束长达40个月以上的倒挂,重现正向的期限利差。
美元走弱提振黄金和亚洲货币
美元的走势对于所有主要资产来说都至关重要,截至最新收盘,美元指数报100.6,较近期高点下跌近5%。
罗伯逊对记者表示,美债收益率下滑对美元构成明显下行压力,但美元持续贬值或将迫使美联储在美国避免衰退的同时大幅降息。美国股市似乎已呈现软着陆态势,主要指数逼近高位,但经济动能大幅减弱或将导致股市基准指数回吐近期涨幅,美元指数也将出现反弹。
美元短期有望走弱,未来变化或需等到美国大选之后。目前机构对黄金尤为看好,黄金现货价格经过三次试探,终于在近期突破2500美元/盎司,降息或将再次推动金价创下新高。
瑞银表示将继续看好黄金,预计今年年底金价可能升至每盎司2600美元,明年6月进一步升至每盎司2700美元。该机构认为,黄金可以有效对冲地缘政治、通胀和赤字过大等风险。
此外,美元走弱也有利于资金回流亚太市场,过去一周MSCI亚洲(日本除外)指数(MXAPJ)上涨1%,印度、东盟地区及台湾共吸引11亿美元外资流入,韩国则出现少量资金流出。
罗伯逊表示,在美元疲软的情况下,亚洲货币自7月1日以来表现优于其他货币,尤其是日元,而马来西亚林吉特、泰铢和印尼盾的上涨也助长了美元的疲软。低息亚洲货币兑美元普遍升值,泰铢可能是亚洲收益率最低的货币之一,但这并未妨碍其外汇表现。未来亚洲货币可能整体跑赢新兴市场,因为随着外部压力缓解,亚洲货币政策可能更加宽松,这将有利于经济增长。
这也意味着,作为亚洲低息货币之一的人民币或将持续受益于美元走弱,而当前人民币贬值预期已开始出现逆转。截至收盘,美元/人民币报7.1244,美元/离岸人民币报7.116,人民币较今年以来最低点升值近2000点。
多位交易员告诉记者,日元套利交易的平仓推高了日元,带动同样属于低息货币的人民币汇率上涨。外资交易员的外汇结售汇也可能加剧了人民币的上涨。交易员预计,未来离岸人民币与美元指数的关联度将回归,而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走势至关重要。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