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度,小米集团在手机、IoT、互联网三大核心业务均取得新突破,营收分别达到465亿元、268亿元、83亿元,均实现了相当不错的增长趋势。
财报中首次单独列出的汽车与创新业务也取得了64亿元的好成绩,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62亿元,汽车与创新业务整体毛利率为15.4%。
首先,15.4%的毛利率无论是与竞争对手还是公司内部其他业务相比都非常好。
与已公布财报的同行相比。如图所示,若单从整车业务来看,小米汽车目前的毛利率呈现优势;若对比整体业务毛利率,小米汽车在众多新势力品牌中能排在前1/3甚至前1/4,其地位可谓是行业前列。
相较于公司内部其他业务,如在高端化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智能手机业务,最新毛利率仅为12.1%,其历史最高纪录为2023年第三季度的16.6%。
未来随着规模经济不断释放(主要是折旧摊销)、多样化新车产品、订阅式智能驾驶产品的陆续推出,笔者预计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的毛利率无疑仍将具有提升空间。
卖方研报认为,小米汽车毛利率受益于公司产能快速爬坡及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小米爆款产品策略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小米在消费电子领域长期深耕积累的全方位管理优势。未来随着前期高折扣订单的逐步完成交付,以及规模带来的成本分摊及BOM降低,预计下半年汽车业务毛利率将稳步提升。
其次,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调整后净亏损18亿,产能爬坡、交付初期出现亏损属于正常现象。
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小米的汽车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还不够大,所以前期会有一定的亏损。整个电动汽车行业也是一样,电池贵,研发成本高,制造成本也高。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亏损会逐渐收窄。”
卢伟冰也表示:“小米主打纯电动汽车市场,从行业来看,纯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普遍高于同级别的汽油车,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汽车。”
据悉,电池是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成本约占电动汽车总成本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目前,锂离子电池是电动汽车最常用的电池类型,为保证其高安全性和长寿命,需要优质的材料和先进的制造工艺。此外,原材料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电动汽车成本,特别是在全球供应链紧张的情况下,将进一步推高电池成本。
我们不妨按照公司给出的指导目标继续推演,毕竟小米一直以来都习惯于打破“规则”。
作为事关小米集团未来的新支柱业务,智能电动汽车的销售和交付无疑是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
截至6月30日,小米汽车在全国30个城市拥有87家汽车销售门店,同时,小米已建立超过1.2万家线下零售网点。相较之下,线下汽车渠道的覆盖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未来将为小米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升级,利好小米汽车未来的销量增长。卢伟冰透露,小米汽车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在全国59个城市开设220家销售门店。
单季度,小米SU7系列共交付新车27307辆,其中4月交付7058辆,5月交付8630辆,6月交付量突破1万辆,达到11603辆。根据乘联会公布的2024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小米位列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榜第14位,领先于一汽红旗、小鹏汽车、华晨宝马等品牌。
从月度来看,小米智能汽车月度交付量在不断提升,可以直观感受到其交付能力开始呈现加速态势。
据汽车之家最新公布的数据,小米SU7 7月销量达13120辆,超越特斯拉Model 3,成为20万元以上纯电动轿车市场销量冠军。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小米SU7在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也进一步印证了小米汽车在提升产能、加速交付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
产能爬坡是所有新进入者必须面对的挑战,小米通过快速的产线建设和供应链整合,展现了产能扩张的潜力。
公开资料显示,小米表示,随着2024年6月小米汽车工厂启动双班生产、7月产线维护优化,预计11月将提前实现小米SU7系列10万辆的全年交付目标,并向2024年12万辆新车交付的新目标冲刺。
与同行业其他新兴汽车品牌相比,小米汽车的交付速度、产能爬坡速度明显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和不同的加速势头。
这无疑再一次印证了小米“专心做好一件事”的核心精神。
回顾小米SU7的成功,与小米集团长期以来打造“爆款单品”的策略息息相关,通过集中资源打造一款产品,小米SU7不仅成功代表了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更成为其品牌推广的核心。
此外,还有几个重要的点,比如小米的探索能力、小米的重用能力(组织能力、人才识别及培养体系、品牌及营销能力、研发创新能力等)、小米的国际化视野、小米生态链及其供应链生态,以及在多赛道成功的业务经验,都为其汽车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小米主营业务表现强劲,加上现金储备巨大,现金流生成能力强劲。公告显示,二季度,小米经营性净现金流27.2亿,环比开始转正;账面现金储备达1410亿元。这可以为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研发、市场推广提供长期、充足的资金保障和支持。
综合以上分析,小米汽车业务或不会如外界此前预测的那样,影响或拖累小米集团整体业绩。
相反,实现“极致”的发展速度、精准的市场定位以及出乎意料的破圈效应,或许能为小米集团带来可持续的正向影响,甚至形成正向循环效应。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小米汽车的高速增长和市场表现,将有机会继续给资本市场和小米用户带来新的“超出预期”的快感。
对于这一点,大多数人还处于“很晚才意识到”进而“根本没意识到”的状态。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