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王健林再架万达广场!
据界面新闻报道,杭州首座万达广场“拱墅万达”被王健林以14.8亿元出售。
据了解,拱北万达广场目前年租金约1.09亿元,整体投资回报率在8%以上,“价格可以商量”。
此外,该代理商还表示,除拱榭万达广场外,全国各地万达广场价格均可商议,理由是“万达向轻资产转型”。
曾几何时,万达广场被王健林视为不可触碰的核心资产。
王健林曾说,万达什么业务都可以丢,除了万达商业,只要万达商业在掌控之中,万达集团就能“不管风浪如何,稳稳坐在渔船上”。
但现在,它们已经出现在全国各地万达广场的货架上。
“轻资产转型”是无奈之举,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现金流紧张,王健林实在撑不住了。
王健林的资金压力,源自三年前的IPO赌注。
2021年,王健林为谋求万达上市寻求与资本合作,最终募集到包括程裕桐家族、碧桂园、中信资本、蚂蚁、腾讯、PAG等22位投资者,投资约380亿元。
资本钱来之不易,投资协议中还附带一份对赌协议,规定万达最迟要在2023年完成上市,否则必须向投资者回购股份,并支付额外赔偿。
2021年至2023年,万达曾四次提交IPO申请,但均以失败告终。上市失败触发对赌条款,万达将面临数百亿的回购资金。据相关机构分析,在不考虑预扣所得税和分红的情况下,万达的回购支出高达440亿元。
数百亿的资金缺口即便是万达这样的商业巨头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填补,这也成为万达近年来最难攻克的一道坎。
压力之下,王健林不得不再次寻找资本来“借力”。
今年3月30日,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与PAG、阿布扎比投资局、穆巴达拉投资公司、中信资本、ARES在大连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签约仪式,万达将获得投资者约6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上一次与资本“合谋”,王健林签署了对赌协议这个“重磅炸弹”;此次若再与资本合作,王健林将失去对万达商业的绝对控制权。
协议达成,这600亿“救命钱”将注入一家名为“大连新大梦”的公司(万达商业的实际控制人),大连万达商业管理公司持股40%,PAG等投资者持股30%。股东共计持有公司股份60%。
王健林或许认为这份协议是屈辱的“投降”,所以他没有出席签字仪式。
商业世界瞬息万变,协议的签署并不意味着万达渡过了危机,因为600亿“救命钱”至今还未“装进口袋”。
按照正常的商业逻辑,如果能顺利拿到600亿“救命钱”,协议签完之后,投资方就不会再允许万达出售万达广场的资产了。但事实上,协议签完之后截至3月底,万达广场仍在继续“推销自己”。
7月以来,烟台芝罘万达广场、宜春万达广场、东莞厚街万达广场等3个商业项目主体公司发生股东变更,疑似被万达商管出售。此外,杭州拱榭万达正寻求收购其商业地产项目。最近又开始抛售,由此可以推断,这600亿“救命钱”似乎已经变了。
如果这600亿的投资出了问题,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资金方遇到紧急情况,无法及时支付;
第二,王健林对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认为这笔投资不值得。
事实上,如果仔细算一下,投资600亿取得万达商业60%的控制权,对于王健林来说,确实是一笔亏损。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万达商管运营管理着496家大型商业中心,其中大部分为万达广场,万达商管60%的控制权对应着近300家万达广场,折合人民币13亿元。综合来看,万达广场的平均收购成本仅为2亿元。
万达广场作为万达集团的核心资产,几乎占据了每个城市的核心位置,三四线城市的万达广场价值可能相对较低,但一、三线城市重要地段的万达广场价值却很高。二线城市很有价值,从拱北万达14.8亿元的挂牌价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对于企业来说,资产不等同于现金流。万达旗下拥有近500家商业中心,但短时间内难以变现,尤其是在目前资金普遍紧张的经济环境下。“活人或许真的会让尿憋死”。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万达商管已将至少26座万达广场的控制权转让给外部方,若按平均每座万达广场5亿元计算,王健林仅收回的资金就超过100亿元万达若想缓解资金压力,可能需要出售约100座万达广场。
此时摆在王健林面前的难题是如何“卖”万达广场:零售,售价高,但周期长;批发,钱来得快,但售价低。
你觉得老王会怎么选择呢?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