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4年上半年主动股票型基金5000亿赎回引发热议后,7月份公募基金的动向再次引发投资者的持续关注。
中证协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底,公募基金总股数增至29.95万亿股,资产净值也增至31.49万亿元,货币市场基金、QDII基金总股数和资产净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混合型基金则进一步缩水,7月份混合型基金又被赎回298亿股,总资产净值降至3.5万亿元以下。
7 月份混合型基金净赎回 298 亿股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31日,全市场公募基金产品总数为12094只,较6月底增加58只;同期总份额由29.66万亿增长至29.95万亿,净资产值也增长至31.49万亿元,增幅为1.3%。2024年前7个月,公募基金资产规模也由27.5万亿元增长至31万多亿元,增幅达14%。从月度表现来看,除1月份略有下滑外,其余月份均有明显增长。
根据协会公布的数据,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QDII基金的总份额和资产净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只有混合型基金遭遇净赎回。
数据显示,混合型基金数量由期初的5046只增加至7月份的5058只,总份额由3.36万亿降至3.33万亿,净赎回近298亿股,占比0.89%,不足1%。
过往数据显示,混合基金在2022年12月底重回4万亿份之后,持续缩水。
与此同时,2024年以来,混合型基金已连续7个月遭遇净赎回,净赎回高峰出现在今年1月份,其份额由月初的3.65万亿股跌至3.5万亿股,共计净赎回1495.81亿股,净赎回比例达4.1%;第二个高峰出现在今年2月份,共计净赎回435.88亿股。
指数基金大幅增长
事实上,在最新公布的7月份公募数据中,股票型基金份额的增长也引发市场热议。
如下图所示,中证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股票型基金数量由月初的2.85万亿股增加至月末的2.91万亿股,增加约605亿股,增幅为2.13%,产品数量同期也小幅增加至2492只。
股票型基金中70%以上都是指数基金,2024年在公募基金最受欢迎的权益类产品中,ETF必将占据一席之地。Wind数据显示,7月增长最快的基金为易方达沪深300基金,当月份额增长超过190亿股,而华泰柏瑞沪深300指数的份额增长超过145亿股。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显示,跟踪沪深300指数系列的ETF份额增长超过467亿股,而跟踪中证1000指数系列的ETF数量增长超过122亿股,跟踪中证500指数系列的ETF总数增长约25亿股。上述三类ETF份额增长614亿元,超过了全部股票型基金605亿股的份额增长。
“不难看出,股票型基金份额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几大系列ETF份额的增长,其余股票型基金整体仍处于净赎回状态。”上海一家公募基金的投研人士表示。
社保资金成罕见增幅
近期两市成交量低迷,可入市的增量资金类型并不多,其中,保险资金的入场备受市场关注。
兴业证券策略团队发现,虽然今年以来市场整体表现仍较为疲软,险资持股占比处于历史低位,但险资绝对量的增长依然给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产险和寿险(占险资总量的96.6%)持股合计规模较年初分别增加1369亿和1693亿元,成为今年以来市场少有的增量。
团队认为,保费的高增长导致今年以来险资大幅流入,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险企今年累计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0.65%,险资余额也较年初增长9.62%,带来险资配置需求较大。从结构上看,险资主要集中于千亿以上市值的大盘股,重仓股大多股息率较高,说明险资的增持主要集中在“大盘龙头股+红利股”方向。
广发证券策略团队也指出,从近期路演交流情况来看,保险资金可能仍是后续市场最确定的增量资金。一方面,保险公司面临较大的再投资压力,在当前低利率时代,债券到期后,可供投资的高收益资产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家庭领域也面临高收益资产的短缺,因此近两年保险费增速大幅提升,2023年保费增速将重回9%,仅次于2019年的增速。同时,在2023年基数较高的情况下,2024年月度保费增速将进一步提升至10%以上。可以推测,一些高分红、ROE稳定的资产(尤其是牌照及特许经营业务、水电、核电、火电、高速公路、港口、运营商、大型国有银行)未来很可能继续有增量资金入场。 。
投资有风险,独立判断很重要
本文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买卖依据,您应自行承担进入市场的风险。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