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苏州如何支持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聚焦高质量发展:苏州如何支持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插图

苏州市科技局数字化管理平台收录了苏州市7万多家各类企业的数据档案,每个企业一个档案,详细记录每个企业的需求。

江苏省苏州市科技局创新服务处处长唐利红说:“我们的企业梯度是金字塔型的结构,从最底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形成一个金字塔型的培育梯度。根据不同的维度,我们可以精准地掌握哪些企业需要支持服务。”

处于平台金字塔梯度顶端的是高成长、创新力强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这也意味着它们是地方支持的重点。

自然界中,瞪羚以敏捷著称。瞪羚企业因具有与瞪羚相似的特征而得名:体型小、跑得快、跳得高,即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主要包括创业后在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支撑下跨越死亡谷、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

聚焦高质量发展:苏州如何支持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插图1

独角兽企业作为科技型企业,通常起点比瞪羚企业更高、潜在价值更大、核心技术更具颠覆性,一般指成立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拥有独特核心技术、独特竞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未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名称来源于神话中的独角兽,象征着稀有性和强大的市场潜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高技术、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力。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是高质量新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扶持和帮助它们成长壮大,对于引领各行业发展、抢占未来新机遇、占据新赛道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经济所副所长吴飒说:“这些领域代表着新的技术方向、新的产业模式、新的产业方向,对催生新优质生产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整个经济转型升级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苏州数字化管理平台上,我们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对这些科技企业进行精准刻画,了解企业的​​具体困难后,为其提供精准的帮助。

聚焦高质量发展:苏州如何支持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插图2

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瞪羚企业,公司在高纯电子材料领域深耕细作,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发方面积累了扎实的基础,攻克了一些“瓶颈”技术。目前,公司正在研发一种新型材料,若研发成功,将助力我国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但由于涉及基础研究,研发资金、周期给公司带来不小压力。

当地政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按照政策给予补贴,让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针对企业在研发方面遇到的困难,苏州市还帮助企业搭建研发平台,牵头成立创新联盟,统筹资源进行联合技术攻关,解决行业发展中的困难和瓶颈。

2018年,苏州在全国率先出台培育独角兽企业奖励政策和《苏州市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加快构建以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为对标的科技企业梯队培育模式。

苏州追觅科技是一家以智能服务机器人和AI算法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也是独角兽企业。成立短短七年间,该公司生产的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已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多个国家的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不过,该公司在最初的创业阶段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人才是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作为一家以扫地机器人为核心产品的公司,追觅科技不仅需要电机、风扇等硬件研发人才,更需要智能导航、算法等软件研发人才。但作为一家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的创业公司,追觅科技对人才往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聚焦高质量发展:苏州如何支持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插图3

针对这一情况,苏州市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对顶尖人才团队、重大招商项目一事一议给予重点扶持,从对接洽谈、项目落户到人才医保、子女入学等,建立起了保姆式服务体系,既解决了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也坚定了他们借助政府平台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信心。

追觅科技从成立之初的不足100人发展到如今的450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60%。此外,得益于各级政府多元化的支持政策,追觅科技自成立以来已获得政策支持100余项,各类补贴超过9000万元,员工奖金超过3000万元,覆盖人数约1500人。人才的聚集为公司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资金和人才是帮助企业突破瓶颈的关键,当企业开始寻求进一步发展时,更精准的政策和服务也能帮助企业少走很多弯路,快速实现价值。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鑫光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医疗器械企业,公司选择落户苏州工业园区,是因为苏州在工业和医疗产品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公司发展所需的上下游联动、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在这里得到充分保障,更重要的是还有当地政府的精准对接服务。

聚焦高质量发展:苏州如何支持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插图4

在当地支持下,新光微顺利度过孵化期,目前已成长为独角兽企业,产品得到国内外市场的认可。在公司进军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政府也给予了全方位的助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新领域、新赛道的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资增长机制,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事实上,在国际融资格局变化的背景下,国有资本在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硬科技行业的投资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长城战略研究院的最新数据,2023年新获资助的独角兽企业中,有一半的投资人都有国有资本背景。

积极培育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聚的带动作用明显,在帮助企业成长的同时,苏州也尝到了产业结构转型、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的甜头。

今年6月,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苏州独角兽企业数量将达到18家,位居全国第一,整体估值达352.2亿美元,4年来整体估值增长逾10倍。此外,苏州瞪羚培育企业数量超过2000家。一般而言,一个地区瞪羚企业数量越多,说明该地区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

聚焦高质量发展:苏州如何支持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插图5

近年来,不少地区依托自身优势产业,不断释放科技企业和人才能量,形成一体化、规模化发展。《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显示,到2023年底,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将达到375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加快形成同生产力新品质更加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推动各种先进生产要素向生产力新品质发展集聚,明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诞生和发展,依赖于新的生产力,我们要加大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关注,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相应的政策规则,耐心培育它们的成长。

不管是瞪羚企业还是独角兽企业,都代表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实施“有力、有效”扶持的同时,各地也在积极尝试适合本地特色的不同扶持方式。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三颗心”。对于初创企业,要像婴儿一样精心培育,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则。此外,还要耐心等待它们成长,帮助它们成长为我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