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宝库
减少对股票交易的担忧
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近年来融券余额和证券借贷余额持续下降,融券余额较历史高位下降逾90%,而今年融券余额也下降逾90%。
有专家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融券余额大幅减少,缓解了市场的抛售压力,同时也削弱了融券“T+0”日内交易策略的非对称优势,有利于改善市场情绪,稳定市场走势。
此外,数据还显示,在融券余额和证券借贷余额大幅下降的同时,作为多方力量参与的融资余额近年来保持了相对稳定。
证券借贷余额较历史高位下跌逾90%
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近年来融券余额持续下降,截至8月19日,融券余额跌至137亿元,较去年底下降约八成,较历史高点下降逾九成。2023年末融券余额为716亿元,历史高点规模曾一度突破1700亿元。
数据显示,近年来券商借贷余额变化剧烈,2015年之前券商借贷余额始终在百亿元以下,2015年4月9日券商借贷余额首次突破百亿元,但很快回落,此后四年均在百亿元以下徘徊。
2019年7月24日,做空余额再次突破100亿元,这恰逢科创板开市后的第三个交易日,此后,做空余额稳步增长。
2020年,融券余额进一步大幅扩大,并很快在2020年10月21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融券余额的历史峰值出现在2021年9月10日,当日收盘时融券余额达1739亿元,随后开始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2022年,融券余额多次突破千亿元或跌破千亿元,但融券余额总体上仍然较高。
2023年前三季度大部分时间,融券余额规模变化很小,一般维持在900亿元以上。从2023年四季度开始,规模开始新一轮下跌。融券余额大规模深度下跌发生在2024年,从年初的700多亿元跌至今年2月的500亿元以下,随后又连续跌破数十亿元的整数关口。
今年以来融券余额也下降了90%以上
随着融券规模减少,融券规模也在减少。Wind数据显示,今年融券余额下降超90%,规模跌破百亿元,截至2024年8月19日为70亿元。而去年底,融券规模为1100多亿元。
数据显示,融券业务试点于2013年2月28日启动,前期融券业务规模并不大,2014年四季度融券余额首次突破百亿元,2015年再次回到百亿元以下。2019年融券余额再次突破百亿元,2020年迎来爆发式增长,于2020年10月20日首次破千亿元。截至2021年9月10日,融券余额达到历史峰值1822亿元。此后,融券余额缓慢下降,但总体保持平稳。
融券余额最新一波大幅下降始于2023年四季度,并在2024年开始加速,其间不仅跌破千亿元大关,随后还跌破几百亿元的整数关口。
今年以来的融券、证券借贷规模下滑,受政策影响较大。今年2月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两融”融券业务答记者问时表示,提出三项措施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监管。一是暂停增加融券规模,以当期融券余额为上限,依法暂停证券公司增加融券规模,逐步清收存量;二是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客户交易行为管理,严禁为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循环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服务;三是继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证监会将依法严厉打击利用融券交易进行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融券业务平稳运行。此外,今年7月10日,证监会依法批准中国证券金融公司暂停融资融券业务的申请,自2024年7月11日起实施。
中国(深圳)综合发展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副所长于洋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近年来券商融出借余额大幅减少,主要原因是证监会依法批准中国证券金融公司暂停证券借贷业务申请、证券借贷保证金比例提高、证券借贷成本上升、ETF基金主动缩减证券借贷规模等一系列监管政策调整。此外,证券借贷“T+0”日内交易策略占比降低、新增资金退出市场等也减少了证券借贷业务的需求。
余洋认为,一方面,融券余额大幅减少,减轻了市场的抛售压力,也削弱了融券“T+0”日内交易策略的非对称优势,有利于改善市场情绪,稳定市场走势;另一方面,融券业务暂停将降低境内资本市场工具的丰富度,可能间接降低资金流动性。
融资余额保持稳定
在融券、融券余额大幅下降的同时,融资余额规模近年来保持相对稳定。
融资融券推出后,A股市场融资融券余额也出现了较大波动。数据显示,融资融券推出后的最初几年,融资规模普遍较低,2013年1月融资融券余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随后的2014年、2015年,融资融券余额进一步出现爆发式增长,2014年12月首次突破1万亿元,2015年6月18日,融资融券余额达到2.27万亿元的历史高点。此后,随着A股市场的调整,融资融券余额快速下跌,一度跌破1万亿元。
但2020年融资余额重回1万亿元上方以来,整体波动较小,近年来大部分时间规模都维持在1.4万亿元以上。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