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下半年以来,IPO市场明显降温,证券投行面临挑战。据多位受访猎头透露,大部分证券投行都进行了薪酬调整,固定薪酬平均下调20%-30%。与此同时,证券投行股权融资部门的招聘需求也在萎缩,少数仍有需求的券商也是优中选优,不是完美匹配就不会聘用。
阿丽娜称,投行员如果现在想找到非常合适的机会,求职期可能会延长到半年以上。
固定工资削减20%-30%
今年以来,受股权融资项目减少影响,证券投行通过降薪、裁员、严控差旅费等多种手段降本增效。一位从上海某大型券商离职的原投行人士向记者透露,已确定去年任职期间参与的IPO项目奖金将不发放。
取消IPO项目奖金的券商不止一家,据Alina观察,不少投行都取消了保荐代表人津贴或者项目奖金,有的投行直接把固定薪酬降低了25%-30%,有的甚至降薪50%左右。
科锐国际金融行业高级顾问包树民也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据他了解,多数券商投行部门均已进行降薪,个别机构的涨薪方案仍在审核中,尚未完全实施。
鲍树民介绍,投行员工的薪酬一般由固定工资+奖金组成,其中奖金占比50%以上。目前他收到的反馈主要集中在奖金大幅下降,导致整体薪酬下滑。固定工资方面,证券投行降薪幅度在20%-30%,也有少部分券商按照绝对值降薪,比如低级别岗位降薪几千元。
年薪百万的保险代理人数量大幅减少
以保荐代表人岗位为例,阿丽娜称,保荐代表人岗位固定薪酬同比下降幅度在20%-30%,部分券商的降幅甚至达到40%。
科锐国际今年年初发布了《2024年人才市场洞察与薪酬指南》(以下简称《薪酬指南》),披露了部分职位的薪酬情况,其中的数据或可作为了解降薪对保荐代表人影响的参考。
根据《薪酬指南》,在一线城市工作4-8年的保荐代表人,年薪中位数(基本工资+年度固定奖金)为80万元,25百分位(即25%的人收入低于该数值,反映较低端薪酬水平)为50万元,75百分位(即25%的级别更高的保荐代表人)可以达到150万元。在二线城市工作4-8年的保荐代表人,年薪中位数为60万元,25百分位为40万元,75百分位为80万元。
鲍淑敏提到,减持后保荐代表人的固定薪酬在3万-6万/月左右,同时由于股权投资项目减少,即使算上奖金,保荐代表人的薪酬也不会很高,“年薪百万的保荐代表人会非常少”。
一些证券公司借此机会招募人才
“现在大家谈论的基本上都是降薪,最终候选人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妥协,因为当下如果想成功转型,还是需要做出取舍的。”阿丽娜说,如今寻找新工作的投行人员普遍降低了预期,而就在三个月前,候选人还不太愿意为了跳槽而降薪。
投行人员跳槽预期调整的背后,也是券商人才需求市场的结构性调整。阿丽娜表示,很多投行其实都面临着人员臃肿的问题。2019年至2022年,投行迎来了繁荣期,每年都有超过100名保险代理人净流入。但目前投行对新增人员的需求相对较少,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在这一波行业调整中,部分券商也实施了内部转岗。据阿丽娜介绍,他们主要从股权投资部门转岗到债权、并购或海外投行。为了平衡股权投资部门的成本,不少券商正大力发展债权市场,招募债券承销资源团队。
鲍树民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他表示,2023年以来,券商多个业务板块的人才招聘需求都在萎缩,更加注重对现有人员的跟进和维护。不过,得益于“牛债”行情,今年以来,券商对债券交易员、债券投研人员的招聘需求旺盛。比如信用研究员、信用债投资、利率交易员、做市商等岗位,今年以来都处于小幅增长的状态。
此外,并不是所有证券投行都在裁员。“目前,一些头部券商在流失人才,一些过去没有积累太多投行资源或者发展不太顺利的中小券商也在借此机会吸纳一些优质人才。”鲍淑敏说。
记者注意到,近两个月,银河证券、诚通证券、华兴证券等均发布了投行相关岗位的招聘需求。保荐代表人变更数量方面,据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证券行业登记保荐代表人共计8815人,较年初增加183人。海通证券、国信证券、平安证券保荐代表人净流入均在20人以上。申万宏源、方正证券、东北证券保荐代表人净流出均在5人以上,数量位居前列。
他们会更加看重候选人项目资源的确定性
虽然投行招聘市场还在不断变化,但人多于岗位的现象已经很明显,随之而来的是招聘要求的提升。Alina 提到,以前投行招聘会更看重团队或个人的储备项目,但现在会强调与客户的粘性,以及项目能否快速落地。“以前项目的确定性可能是 50%-60%,但现在靠谱的项目必须在 80% 以上,甚至 100%。如果没有完美契合,我们就不会招,还是要看整个公司的项目需求。”Alina 说道。
鲍淑敏也指出,对于承包型岗位,机构现在会更加看重候选人项目资源落地的确定性,前期沟通会更加细致,考察也会更加针对性。对于承包型岗位,机构会更加看重应聘者过往相关项目经验的丰富程度,以及保险代理人考试、CPA证书等资质。此外,受整体员工结构把控的影响,机构在人才考察和岗位必要性上会做更深入的考量,整个招聘周期会有所延长。
Alina还提到,以前投资银行家找工作大概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但现在如果要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机会,时间可能会延长到半年以上。
我们应该从哪里转型?
在此背景下,如何度过低谷期成为摆在投行人面前的一道难题。近日,记者与多位从业者交流,有的对现状感到焦虑,对未来前景感到悲观。也有受访者认为,行业具有周期性,随着行业的好转,投行岗位仍将具有竞争力。
包树民认为,现在的投行人应该调整心态,冷静应对变化,思考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减少自身情绪内耗。如果对投行感兴趣,可以做好自我积累,比如考取相关从业资格证,走访过去没来得及或没来得及覆盖的公司,增加人脉资源,积累行业知识,等未来行业进入上行期时,竞争会更加激烈。如果考虑其他转型方向,适合投行人的赛道还有很多,可以考虑买方投资机构、产业战略投资、企业券商、投资者关系等部门的职位。
Alina 也提到了上述转型方向,在她看来,只要留在牌桌上,就能继续谋生,当下一定要保持冷静、稳定的心态。
她也提醒,如果选择转行,要慎重选择。即使现在投行都在降薪,但实际薪资在整个就业市场还是比较先进的水平。资本市场还会继续发展。个人成长一方面要看平台的力量,另一方面要看你自己的价值和对客户的粘性。未来三五年,这其实决定了你能不能有好的收获。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