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科林电气诉三名高管案开庭,董事长张成锁称处境艰难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8月16日上午9点,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林电气”)诉宋建玲、曲国旺、李彦如三名高管侵权案,在石家庄市鹿泉区人民法院第四审判庭开庭审理。由于该案未公开开庭审理,除了此前诉讼双方披露的信息外,外界尚不清楚该案的更多细节。

近日,凤凰财经试图联系科林电气董事长张承锁进行采访,但他对于谈论近期风波兴趣不大。即便8月9日在科林电气总部短暂会面,他也是再三犹豫不决,无奈表示“我现在不适合谈,也不能谈了,我们现在的处境很艰难。”此时的张承锁比四个月前消瘦了许多。

今年4月中旬,凤凰财经就海信突然入股一事采访张承锁时,他虽然愣住了,但依然斗志昂扬,指责对方“有钱任性”,并坚定表示“他们压不垮我,我带领着整个公司,我不能第一个投降。”

不过,经过数月的股权争夺,青岛海信网络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海信网络能源”)和石家庄市国投集团(下称“石家庄市国投”)对科林电气的持股比例分别达到44.51%和29.51%。海信网络能源作为目前第一大股东,正推动科林电气在本月底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

两家公司争夺科林电气控制权,表明了他们对这家公司前景的信心。然而,公司原有团队已经土崩瓦解,公司管理层也发生了变化。两大股东主导科林电气的结局会如何?作为失去控制权的民营企业家,张承锁现在的心态是怎样的?他想对中小股东说些什么?近期,多家媒体报道了科林电气控制权之争。但张承锁一直保持沉默。即便是宋建玲和曲国旺在北京举行“媒体见面会”之后,他也没有发声。带着上述种种疑问,凤凰财经再次尝试联系,独家专访张承锁,从这位民营企业家的角度深度梳理事件细节。这次他更加敞开心扉,展现了硝烟弥漫中的民营企业的另一面。

01案情复杂,庭审持续10余小时

8月16日,科林电气诉三名高管诉讼案正式开庭审理,此次庭审的被告分别为科林电气董事、总经理曲国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宋建玲,原高管李彦儒。

科林电气诉称,李彦如、曲国旺指使时任董事会秘书宋建玲在《上市公司董事会关于本次股份转让的议案要点》上加盖董事会印章,且全程未履行决策程序。

在科林电气看来,三名高管的“背叛”,才导致了现在公司控制权落入他人之手的局面。科林电气请求宣告相关加盖私章的文件无效,并依法责令三名高管赔偿科林电气经济损失2000万元。

据媒体报道,此案庭审过程极其僵持,庭审持续了10多个小时,庭审中还发生过案件变更。

原告代理人、河北吉华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爱新告诉凤凰财经,本案庭审持续了10个小时,由于本案涉及当事人较多,原告、被告双方都提供了大量的证据,所以庭审持续了10个小时,这很正常。因此,在整个庭审过程中,人民法院给予了原告、被告律师充分的举证和质证时间,确保双方都能充分行使诉讼权利。

此外,关于案由变更一事,她表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通知的通知》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当根据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和争议的实际法律,变更个案案由。因此,法院变更案由符合法律规定。另外,人民法院在开庭前已依法将本案《民事起诉状》及证据材料送达各方当事人。在庭审中,原告未变更本案的诉讼请求、诉讼事实理由、证据材料,与送达法院的材料一致,因此本案案由变更不影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科林电器内部人士透露,此次诉讼并非宋建玲等人此前在“媒体通”上所称的故意刁难、施压,而是上市公司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举措。今年4月初,科林电器就收到海信网通律师的函件,要求出具《上市公司董事会关于本次股份转让情况的说明要点》。由于《说明要点》要求董事会说明转让方的转让协议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转让方转让的股份不存在不能转让的情形,因此科林电器对此十分谨慎。令张承锁董事长惊讶和不解的是,他在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时,突然得知《说明要点》已经上报相关部门,而科林董事会并未学习,公司印章一直存放在办公室而未在《说明要点》上加盖印章。因此,科林怀疑公司印章是被人私自刻制,并于5月21日向警方报案。警方调查证实,《说明要点》上的印章并非公司印章,而是董事会印章,是分管董事会印章的宋建玲秘书在曲国旺、李艳茹要求下私自加盖的。

科林电气董事长张承锁称:“以往董事会都是在董事会作出决议或者宋建玲向我汇报批准后,才会对需要披露或报告的文件盖章。但这次,我事先毫不知情,除了曲国旺和李彦如外,其他董事、监事也毫不知情。”

科林电气认为,宋建玲私自加盖董事会印章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公司忠实、诚信义务,严重损害了公司股东的利益。为维护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科林电气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宣告私自加盖公章的相关文件无效,并依法判令三名高管赔偿经济损失。

02静默期突击收购 被斥“野蛮人”

事件要追溯到今年3月份,从3月11日开始,海信网络连续从二级市场买入总计4.97%的科林电气股份,3月15日又从李彦如、曲国旺等7名股东手中收购了科林电气5.1%的股份,直指科林电气的控制权。

3月18日,曲国旺带领海信网络能源相关人员围攻科林电气证券部,僵持一天后,公司于3月19日发布公告,披露股东权益变动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海信网络能源此举恰逢科林电气的静默期。根据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在年度报告发布前30日不得买卖上市公司股票。科林电气定于2024年4月18日公布年度报告,海信网络能源从3月19日就开始了,此时科林电气实际控制人不方便以收购的方式进行辩解。

面对这起突如其来的收购,张承锁表示,海信在线缺乏任何尽职调查和事前沟通,是“野蛮”行为。

不过,海信网络能源总经理史文博否认了“野蛮人”的指控,他一直对媒体表示,海信网络能源曾与张承锁面对面沟通过一个小时,也多次与当地政府、二、三股东进行沟通,受到欢迎和肯定。

张承锁坚称,双方实际上在股权转让后只见了十分钟左右的面,“不知道为什么就出来了一堆不理智的人,如果他们在收购前就来找我谈,或许还有谈判的机会。”

03地方政府已提供扶持资金近3亿元

“我很担心自己从小参与的公司在这场股权之争中被毁掉。”此前,科林电气高管邱世勇对凤凰财经表示。

大学毕业后不久,他来到科林电气,成为公司创始团队的一员。公司成立于2000年,起步于石家庄金石工业园区,当时公司只有十几个人。2003年,科林电气第一次搬迁公司,经营面积从1500平方米扩大到6500平方米。很快,科林电气的业务从河北逐渐拓展到全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科林电气如今已经成长为拥有3000人的公司。

作为石家庄市主导产业重点企业,科林电气主营业务涵盖智能电网、新能源、互联网+三大业务板块,近年来总资产、营业收入逐年稳步增长,2023年总资产达52.8亿元,营业收入达39.04亿元,较2022年同比增长48.8%,主要指标处于领先地位。

张承锁告诉凤凰财经,“科林电气的成长离不开石家庄的培育。”他介绍,石家庄给予科林很大的支持,包括很多创新项目、荣誉。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人才培养,包括员工宿舍建设,政府都投入了真金白银。科林电气产业园1.7亿元投入员工宿舍等配套设施,其中政府支持30%的配套资金。此外还有校企共建、人才互动、人才输送,大学生到科林电气实习。

凤凰财经了解到,由于科林电气所属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是石家庄市打造的五个以上万亿级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石家庄市在配套政策、支撑上下游产业链等方面给予了科林电气不少的支持。

石家庄国投党委书记、董事长米勇对凤凰财经表示,河北工业大学与石家庄市政府联合成立创新学院,助力科林电气联合研发新一代光伏并网及储能技术。此外,石家庄政府还以高效的审批效率支持科林电气园区建设所需的土地审批。据了解,自科林电气成立以来,政府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补助、先进技术奖励补贴、无息贷款等多种形式,为科林电气提供了近3亿元的扶持资金。

在当地政府努力培育企业的同时,科林电气也以高速增长不断反哺当地经济。张成锁介绍,科林电气几乎每年纳税都在1亿多元,近两年纳税约2亿元。此外,公司还发挥了吸纳当地就业的作用,每年吸纳200多名本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还带动了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发展。

04冲刺百亿营收,谁将率先发力?

四个月前,首次走访陷入股权纠纷的科林电气时,凤凰财经在科林电气展厅里看到了公司的年度主题,而2024年的基调是“体系赋能之年”。

科林电气员工告诉凤凰财经,公司每年年底都会开主题论坛,定下来年的发展主题,这样对来年就有希望、有动力。2024年公司计划对整个市场体系、研发体系、职能体系、人员薪酬体系进行梳理和逐步完善,并更新迭代。

此外,业绩方面,科林电气早在2021年就制定了“2022-2026”五年战略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到2026年底,科林电气将实现布局全国、年营收突破百亿的跨越式发展。

如今,张承锁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公司的未来。他告诉凤凰财经,今年股权纠纷之后,很多大客户对科林电气的未来产生了怀疑,但业界对科林电气的质量一直都是认可的,这些不利影响都是暂时的。“不管怎样,我还是希望科林电气做强做大,用五年的时间让营收进入行业顶尖水平。现在已经两年了,效果很好。如果今年没有发生这件事情,肯定会发展的很好。”

在科林电气发展的关键时期,海信网络能源与石家庄国投均公布了科林电气未来发展的规划。

此前,海信网络能源总经理施文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承诺:“若董事会重组顺利实现,海信将进一步加大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拓展产品品类,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借助海信渠道资源,助力科林电气快速拓展市场,专心致志把上市公司做大做强。”

此前凤凰财经曾联系海信在线询问其最新发展规划,但尚未得到回复。

另一方面,石家庄国投集团董事长米勇对凤凰财经表示,“我们可以在资金、人才、产业、市场等方面做好市场竞争,包括借助‘一带一路’发展。现在石家庄国投和清华大学、北大等都在成立产业基金,我们会协同产业基金,形成效益,发挥园区+产业链的龙头作用。”

他举例称,石家庄国投作为基金出资人,管理着规模达200亿元的政府引导基金——石家庄市主导产业基金。依托这些优势,石家庄国投将助力科林电气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增强对接资本市场的能力。

此外,依托科林工业园,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加速石家庄能源电力装备产业集群的形成,支持科林电气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业务拓展,与国内外企业合作,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国投很了解科林,可以好好利用科研生产的优势,充分发挥我们投资基金的优势,以及产业的协同效应。”米勇说。他表示,石家庄国投和科林电气之间,没有磨合期,在经营理念上,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大做强。现在科林电气的充电桩技术优势非常明显,未来市场份额和储能的优势也可以结合起来。

今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毫不动摇。对此,张成锁感叹:“鹿泉区特别适合企业成长,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乱收费、乱罚款的问题,国企民企一视同仁,税收、高新技术认定、扶持政策等都很好。”在这样的营商环境下,他预计科林电气能顺利度过这次股权之争。

05“24年了,为什么这几个人还是没能走到一起?”

让人意外的是,虽然科林电气因为高层“背叛”和官司缠身而成为新闻热点,但它依然在每一个细节中展现了员工的凝聚力。或许,正是这样一个凝聚力极强的集体,当它出现裂痕时才更让人意外。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张承锁从不否认自己为公司付出的心血和情感,他始终在推动公司的发展。就在7月4日,张承锁还迎来了今年招收的180名大学生新人,并带领大家参观了公司新建的宿舍楼。

科林电气一位8岁小员工告诉凤凰财经,科林电气一直很重视员工培训,每个领导都会带两三个管培生。每年都有十多个业务单元的管理人员参加新员工培训,张承锁也经常参加、讲课,其中一个话题就叫“东方快亮,别说你早退了”。培训中他提到最多的就是“多读书”。这次面对最新一批大学生,张承锁特别强调要“阳光、正直、积极”。

上述科林电气员工还提到,张承锁经常组织读书会,每次培训班都会有一个读书任务,读书会大概一两周开一次,一般有10到20人,张承锁会自费挑选一些书籍推荐给大家,他喜欢国学、历史等。另外,公司还有书法协会,过年的时候经常组织员工写对联。

这些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共同构成了科林电气员工之间的凝聚力。“董事长有句哲学:钱聚人散,钱散人聚。他认为财富和权力的分配要公平合理,这样才能增加凝聚力和忠诚度。”上述科林电气员工说。

“我不明白,为什么24年了,这几个人还不能团结起来。”谈及这场官司,张承锁有些失落。

目前,科林电气股权之争即将落下帷幕,面对海信网络能源和石家庄国投公布的公司未来发展规划,张成锁对凤凰财经表示,始终欢迎符合市场规律的正常资本介入。

“我相信,无论未来谁接手,都不会想毁掉科林电气。股东们投了钱,投资者们买了股票,肯定愿意看到股价上涨。股价上涨的基础,是科林电气一路走来在运营层面的营收增长,所以大家都有斗志。”张承锁说。

“希望中小股东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柯林,因为他们这些年的支持没有白费,无论是回报还是企业成长。”采访最后,张承锁留下了最后一句话。

资本市场上,外资赋能、引领企业发展壮大的案例比比皆是,而滥用外资扩大市场、弄得一团糟的案例也不在少数。科林电气管理层变动能否为公司带来“1+1>2”的效果?我们拭目以待。

石家庄科林电气诉三名高管案开庭,董事长张成锁称处境艰难插图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