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信达入股方正证券以来第四次公布减持计划,四次减持计划的理由均为“自身业务发展需要”。根据中国信达公告,预计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0%-50%。
8月19日,券商股表现较为稳健,或许是受到股东减持消息影响,方正证券股价在51家上市券商(含母公司上市)中跌幅排名第四。
时代财经就减持一事联系中国信达资产,对方表示目前不方便发表评论。
四大国有AMC均持有大量上市公司股份,但当前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盈利能力较差。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四大国有AMC(中国信达、长城资管、东方资管、中信金控)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为731.43亿元。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姜寒对时代财经表示,一些不良资产处置公司可能更注重短期资产变现和利润实现,因此可能倾向于在合适的时机出售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图冲创意
中国信达业绩或减半,其启动第四次减持计划
方正证券8月16日公告,中国信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业务需要,计划于2024年9月9日至2024年12月8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方正证券股份不超过8,200万股,约占方正证券总股本的1.00%。
截至8月16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方正证券6.15亿股,占比7.47%,该等股份是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取得的。
这是中国信达入股方正证券以来第四次宣布减持计划。
2021年9月7日,方正证券公告称,收到公司大股东证监会批复函,同意中国信达入股方正证券,该函对中国信达通过债转股方式受让方正证券7.1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8.62%)无异议。
2022年11月4日,中国信达启动方正证券首次减持方案,拟于2022年11月28日至2023年5月27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方正证券不超过1.65亿股,约占方正证券总股本的2%。不过,中国信达在此期间并未实施减持。
2023年8月23日至2024年2月22日,中国信达第二次减持计划实施,累计减持1%,减持完成后仍持有方正证券7.62%股份。
2024年4月29日至2024年7月28日,中国信达又进行了一轮减持,累计减持方正证券股份0.15%。
通过上述两轮减持,中国信达共计套现9.01亿元。
方正证券在公告中,中国信达四次减持的原因均为“因自身业务发展需要”。
时代财经发现,2022年,中国信达业绩大幅下滑;2023年净利润也出现小幅下滑。据中国信达7月24日公告,预计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40%-50%。2023年末总资产规模为1.59万亿元。
方正证券近年来股价走势并不理想,自2021年9月7日中国信达正式入股方正证券起,至今年8月19日,方正证券股价区间下跌16.63%(调整前),今年以来也累计下跌10.82%。
不过,方正证券的业绩正在持续增长,今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1.06%;2023年全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同比增长0.21%;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7.88%。
股价表现背离,但方正证券也在积极向好。8月9日,方正证券宣布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8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不超过3.95亿元(含税)。方正证券也成为首家公布中期分红预案的上市券商。
不过,方正证券上述分红预案中表示,此次中期分红方案已超出公司2023年度股东大会的授权范围,因此该方案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仍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此前,方正证券2023年度股东大会授权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盈利状况及资金需求情况,制定2024年度中期分红方案并在规定期限内实施,但前提是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盈利,分红比例不超过当期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10%。
时代财经就该分红计划超出授权范围的具体情况向方正证券询问,截至发稿时对方尚未做出回应。
四大AMC持股市值731.44亿元
近年来各行业风险频现,债务人资不抵债,不良资产公司以股票作为债权人质押处置属于正常现象。目前不良资产行业盈利能力较差,不良资产处置公司以股票换现金也是预期。
财报数据显示,长城资管2021年、2022年业绩大幅下滑,2023年略有回暖,但2024年一季度其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仅为1.1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74亿元同比下滑83.38%。
东方资产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自2021年以来持续下滑,今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8亿元,同比下滑36.78%。
在连续四年经历业绩巨幅波动后,重组后的中信金融资产(02799.HK,原中国华融)今年上半年再度扭亏为盈。据中信金融资产公告,基于初步核算数据,集团已实现盈利,预计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2023年1-6月为-49.16亿元)增长191%至212%之间。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国信达、长城基金、东方基金、中信金控分别持股22家、23家、11家、11家上市公司,市值分别为273.75亿元、59.40亿元、153.62亿元、244.67亿元,合计市值731.43亿元。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并非所有不良资产处置公司都有减持的倾向。
姜寒对时代财经表示,“对于一些不良资产处置公司来说,可能更注重短期资产变现、利润实现,因此可能倾向于在合适的时机出售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但也有一些公司可能是基于长期战略考虑,选择长期持有上市公司股份,以获得更加稳定的投资收益和参与公司长期发展的机会。”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