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济第一城唐山,冰火两重天煎熬,港口能否拯救落寞?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而“冰冷”的是,反腐风暴愈演愈烈,引发唐山官场“大地震”——从4月5日至今,河北省已有11名省级官员相继落马,全部与唐山有关。

河北经济第一城唐山,冰火两重天煎熬,港口能否拯救落寞?插图

加之半年经济报告发布,唐山又遭遇新一轮阵痛——上半年,唐山GDP增速落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垫底,固定资产投资更是全省唯一负增长。

河北经济第一城唐山,冰火两重天煎熬,港口能否拯救落寞?插图1

“热点”中,当属唐山港的快速发展。2022年超越上海港后,一直稳坐“全国第二大港”的位置——上半年货物吞吐量4.3亿吨,仅次于宁波舟山港。这是唐山发展的最大优势之一,也是经济表现的最大亮点。

河北经济第一城唐山,冰火两重天煎熬,港口能否拯救落寞?插图2

蓬勃发展的港口能否拯救衰落的唐山?

-01-

几经跌宕

唐山,一座曾经无比辉煌,如今却一片荒凉的城市。

二十多年前,“京津冀”这个提法还不流行,“京津唐”才是更常见的叫法。当时,京津唐与沪宁杭、辽宁中南、珠三角并列为中国四大工业基地,名气很大。

唐山因煤而起,因钢而兴。1878年开平矿务局的成立,不仅是中国近代采煤的开端,也是唐山这座城市的起点。在此之前,唐山还是一个叫乔家屯的小村庄,“全村只有十八户种烟户”;此后,大批企业相继成立,人口从全国各地迅速聚集,唐山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正式拉开帷幕。

河北经济第一城唐山,冰火两重天煎熬,港口能否拯救落寞?插图3

开平矿务局。图片来源:唐山市档案馆

建国初期,国家物资匮乏,百废待兴。唐山依靠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形成了煤炭、钢铁、建材等支柱产业。1952年,唐山工业产值2.56亿元,超过了整个浙江省,成为共和国的“工业巨人”。

然而,1976年一场7.8级的大地震几乎把唐山夷为平地,尽管地震发生后10天唐山产出了第一车煤,28天产出了第一批钢材,地震发生一年后全面恢复了工业生产,但却用了近10年的时间在废墟上重建了一个新唐山。

唐山能从重生发展成为比肩京津的工业重镇,离不开钢铁。上世纪90年代,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激增,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钢铁产业繁荣,唐山钢铁企业数量激增,迎来振兴契机。

2005年,我国粗钢产量首次突破3亿吨,河北以7386.4万吨的产量居全国第一,其中唐山贡献了一半。也是在这一年,唐山经济总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超越石家庄成为全省第一。

2009年,唐山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18位,超过郑州、济南、西安、长沙、福州、合肥等一批省会城市和南通、东莞、泉州、常州、烟台等一批经济强市,迎来了发展的高光时刻。

2013年以后,受产能过剩、环保限流等因素影响,钢铁行业进入寒冬,唐山经济也受到拖累。据唐山市发改委测算,2013-2015年钢铁去产能实施分别拖累GDP增速3.3、2.3、1.3个百分点。2023年,唐山经济总量将突破9000亿元,位居全国第27位。

不仅排名下滑,唐山近年来也屡屡被推入舆论漩涡。2022年,唐山一个月内三次登上热搜,从老农民道歉种田到铁丝锁门再到烧烤店打人,无一不让人触目惊心。近期,唐山官场风波引发新一轮关注,产业和招商的失败也让人惋惜。

-02-

产业困境

河北经济第一城唐山,冰火两重天煎熬,港口能否拯救落寞?插图4

唐山钢铁行业虽然经历多年限产,但仍然占据该市工业经济相当一部分比重。

今年上半年,唐山经济总量4312.1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2112.3亿元,占49.0%,精品钢产业增加值93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9.4%、GDP的21.6%,撑起了半壁江山。

唐山依然是河北、中国乃至世界的主要钢铁生产基地,2023年唐山粗钢产量1.21亿吨,占河北的58%、全国的12%。放眼世界,唐山粗钢产量堪比印度(1.4亿吨),位列世界第二。“世界钢产量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的说法一点也不为过。

但唐山对钢铁产业的过度依赖也阻碍了其经济转型。除钢铁外,唐山仅有以中车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比较发达,但其工业增加值仅占整个工业的9%;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新兴产业合计占比约为15%,还不及钢铁产业一个行业。

过去几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涨,钢铁行业从中受益,唐山经济也迎来了罕见的大幅提速。尤其是2021年,唐山名义GDP增速14.3%,位居京津冀城市之首;其GDP总量比石家庄高出1700多亿,领先优势扩大到26%以上,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

河北经济第一城唐山,冰火两重天煎熬,港口能否拯救落寞?插图5

但这样的局面难以长期维持。今年上半年,受原材料价格高企、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等影响,钢材市场快速下滑,唐山钢铁行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位列全省倒数第三位;其中,精品钢材行业同比增长6.8%,增速落后于工业市场。

支柱产业的疲软对唐山经济产生了直接影响。上半年,唐山经济总量同比增长4.5%,增速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位列全省倒数第三位。这是2018年以来唐山经济增长在全省的最低排名。

-03-

投资摊位

河北经济第一城唐山,冰火两重天煎熬,港口能否拯救落寞?插图6

除了产业困难之外,唐山投资也持续低迷。

今年上半年,唐山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5%,是全省唯一出现负增长的城市,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唐山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4.0%,仅为全省倒数第二。

投资增速放缓的主要因素是房地产开发,上半年唐山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2.8%,降幅居全省倒数第二,曾经增速领跑全国的唐山,终结了房地产市场不败的传奇。

在环保限购、经济放缓的几年里,唐山房地产市场却持续火爆。2016年北京“9·30”调控政策出台后,受房价低迷、京唐城际铁路重新获批等因素影响,唐山迎来了一大波投资客。全市房价大幅上涨,2016年均价还在5000元左右,而2020年已经突破1万元,不少楼盘甚至在2万元以上。

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唐山“地王”项目大批涌现,二手房均价连续11个月同比涨幅超过15%,备受关注。2020年8月,唐山因房地产市场过热、房价涨幅居全国前列而被约谈。近两年,缺乏产业和人口支撑的唐山房地产市场终于逐渐回归平静。

除房地产外,唐山的工业投资和民间投资近年来均没有明显增长。2022年、2023年及今年上半年,唐山工业投资增速分别为2.4%、0.7%和1.7%,分别位列全省倒数第一、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二。2023年及今年上半年,唐山民间投资分别下降8.5%和10.8%,均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影响投资增速的因素很多,基数较大、行业萎缩、城市营商环境、社会治安环境等,要尽快恢复投资者信心、实现全年“7%左右”的目标,难度确实很大。

-04-

出路何在?

河北经济第一城唐山,冰火两重天煎熬,港口能否拯救落寞?插图7

幸运的是,唐山有自己的先天优势,比如毗邻北京、天津。

本月初,唐山市政府公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绩单:2014年至2023年,唐山围绕精品钢铁、现代化工、装备制造、港口物流、木材加工等产业,吸引京津项目落地,累计对京津投资亿元以上合作项目886个,总投资5377.8亿元,累计投资超过4000亿元,承担对京津疏解压力项目数量、总投资额均居全省第一。

其中包括国通集团二级子公司国通交通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唐山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央企子公司,助力延伸临港产业链条,发展清洁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科研创新资源也可以借助京津补齐,如引入中关村信息谷、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组织300余家企业与工信部属下7所高校、清华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冶金工业规划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精准对接,完成77个技术转化项目等。

唐山的另一大优势是港口。2021年,唐山港货物吞吐量达7.2亿吨,超越广州、深圳、天津等港口,跃居全国第三位,成为北方第一大港口。2022年,唐山港货物吞吐量超越上海,跃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宁波舟山港。这样的好成绩,一直延续到今年上半年。

河北经济第一城唐山,冰火两重天煎熬,港口能否拯救落寞?插图2

这与唐山港主营货物贸易结构有关。唐山港是我国最大的大宗商品和原材料贸易港口,以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钢材等为主要对象。这些商品容易增加港口贸易的“吨位”,但与以机电、汽车等为主要对象的集装箱相比,其含金量仍显逊色。

但依托世界第二大货运港,打造综合贸易港,拓展产业腹地,助力港口经济、海洋经济腾飞,无疑是唐山转型升级的一把钥匙。当通道经济变成枢纽经济,唐山再次腾飞的机遇就会到来。

参考:

[1] 地方统计局

[2] 开平煤矿让唐山有了“工业风”。唐山市档案馆

[3] 唐山房价为何撑不住了。《中国新闻周刊》

[4] 唐山,河北省GDP第一的城市,房价一度高居全国之首,但如今已跌至谷底。《第一财经日报》

[5]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唐山共实施对京津合作项目886个,总投资逾亿元。《唐山晚报》

[6] 曾与京津比肩的唐山,现在怎么样了? 国家战略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