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星途作为奇瑞汽车旗下的高端品牌,一度被寄予厚望,肩负着奇瑞冲击中高端市场的重任。
不过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星途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甚至可以说是“无望的‘阿斗’”。
销量不佳:星途的尴尬处境
首先来看一些让人失望的销量数据,今年7月,星途追风C-DM仅售出1辆,成绩几乎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作为品牌旗舰车型的星际源ES表现同样不佳,仅售出216辆;而稍好一些的星途揽月也仅售出457辆。
对于一个高端品牌来说,这样的销售成绩显然无法支撑品牌的市场地位,更谈不上与同类竞争对手竞争。
定价策略不明确:消费者困惑
销量惨淡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星途定价策略的模糊和混乱,星途旗下多款车型售价如星途追风、星途耀光、耀光CD-M、星途凌云等,几乎都集中在15万至20万区间。
如此模糊的定价策略,不仅让消费者在选择时感到困惑,也进一步弱化了不同车型之间的差异性,消费者在面对这些价格相近的车型时,很难分辨出它们之间的实际差异。
到底该选追风还是耀光?耀光CD-M和星途凌云到底有什么区别?这种产品定位的模糊性,不仅让消费者无所适从,也让星途整体的品牌形象显得混乱。
这直接导致消费者在购买时的犹豫与茫然,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星途销量低迷的原因。
型号命名混乱:品牌认知度低
除了定价的模糊性,星途车型命名的混乱也加剧了品牌的困境,星途追风、星途耀光、耀光CD-M、星途凌云等车型名称看似华丽,但缺乏明确的产品逻辑和定位,容易让消费者产生混淆。
这种令人困惑的命名方式不仅不能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反而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选择难度。
试想一下,当一个品牌的车型名称让消费者感到困惑甚至难以记住时,该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又如何建立起来呢?星途在这方面显然做得并不好,消费者无法通过车型名称清晰地了解产品定位,这不仅削弱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也让星途相对于同类竞争对手显得并无优势。
定位混乱:高端梦的破灭
星途作为奇瑞面向中高端市场的品牌,在产品力、品牌力、用户体验等方面理应有所建树,但现实是星途的产品定位混乱、品牌形象模糊,根本无法支撑其高端的品牌定位。
相较而言,星途的竞争对手在品牌建设、产品布局、市场营销等方面更加系统性和战略性。
星途目前处于一个不高不低的尴尬境地。它想进入高端市场,却在定价、命名、定位等方面乱成一团;它想进入低端市场,却无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最终的结果是星途在两个市场都没能获得足够的认可和市场份额,陷入了两难境地。
摘要:星途亟待改变
综上所述,星途目前的市场表现可以用惨淡来形容,根本原因在于品牌定位、产品定价、车型命名等一系列问题。
如果奇瑞不深刻反思和调整星途战略,这个本应承载高端梦想的品牌,或许真的会成为奇瑞历史上的一个失败案例。
奇瑞需要在星途的品牌建设上多下功夫,明确产品定位、优化车型命名、重新审视定价策略,只有这样,星途才能摆脱“无助的‘阿斗’”形象,真正成为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的高端品牌。
要知道奇瑞旗下所有车型销量都是成倍增长的,出口量也是自主品牌第一,捷途品牌旅行车、X70、山海T2等销量都维持着月销近万台,瑞虎8、艾瑞泽8也是月销过万,唯独星途旗下最贵、最火爆、销量最差的车型,一个比一个惨。
你觉得是他本身动力不够,还是用户不识货,还是品牌太混乱,还是被这个古怪的老周带坏了?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