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地沟油大王”嘉奥环保发布公告,将向实际控制人申建定向增发,募集资金约3.7亿元,用于偿还债务及补充营运资金。
很大方啊,实际控制人拿自己的私房钱给上市公司输血,增发的价格不管打多折,都比那些来股市卖公司的老板们好上好几倍。
事实上,沈建自己也负债累累。
股东信息显示,申建股份72.9%的股份已被质押,部分股份已达到警戒线甚至清算线,其不顾自身安危,紧急为上市公司输血,说明嘉奥环保并不是单纯的缺钱。
截至2024年一季度,嘉奥环保负债率为62%,相比同行,卓越新能源负债率为15.6%,朗坤环境负债率为40%,可见62%是一个风险很大的数字。
最关键的是,有息负债大量存在,短期借款17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3亿,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6亿,导致资金缺口超过10亿。
申建的3.7亿元输血,当然不足以还清贷款,但能解燃眉之急。通过减债,可以减少利息支出,间接提升利润。这对于一季度已经亏损的嘉奥环保来说,无异于一次救市。
既然嘉奥环保被称为“地沟油大王”,那我们就先从地沟油说起吧。
“地沟油”的名声起于1998年。那一年,在媒体记者的暗访镜头下,广州猎德村的“炼油大军”让国人见识了什么叫“彻底的没良心”。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地沟油”三个字一直是“黑心商人”的代名词,餐桌与地沟油也一直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
但其实,地沟油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如何开发利用。地沟油就是石油,如何从中提炼油脂,制成燃料,是各国环保科学家长期以来的研究课题。
2002年,我国掌握了将餐饮废弃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技术,质量标准与美国、德国相同。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民营企业开始涉足生物柴油行业,餐饮废弃油开始有了合法的归宿。
生物柴油最大的优势就是环保,与常用的0号柴油相比,可以减少70%的碳排放,这对于柴油消费量巨大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不过,这也是一件很“昂贵”的事情。
虽然废弃食用油原料毫无价值,但整个生产过程成本高昂,使得生物柴油的成本高于石油柴油。
这是矛盾的,石化柴油本来就不便宜,生物柴油比石化柴油还要贵,又有多少人愿意为环保买单呢?
环保产业一般都是靠政府补贴来推动,但补贴也需要有成本效益比,既然纯生物柴油买不起,那能不能混合使用?
最终经过研究和实验,B5柴油诞生了,它是生物柴油和0号柴油以5:95的比例混合而成,成本增加不多,还能减少10%的碳排放。
成本增加的并不多,国家可以给予补贴。
2017年10月30日,全国首家B5柴油加气点在上海市奉贤区庄行加油站落成,价格较0#柴油便宜0.3元/升。
别小看这3毛钱,柴油是大车用的,一辆客货大巴平均一天耗油150升左右,一年能省1.6万元。
正是环保与实惠的双重优势,打破了B5柴油的终端困境,上海目前已有240余个B5柴油加注点。
不过,全国其他很多地方的生物柴油还处于应用推广阶段,补贴毕竟需要资金实力,这大大限制了国内生物柴油的消费。
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买不起,欧洲发达国家买得起,欧洲已经成为中国生物柴油企业最大的销售目的地。
202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生物柴油产量达到33亿升,但消费量仅为8.5亿升,大部分出口到海外。
嘉奥环保是中国最大的生物柴油出口商之一。
嘉奥环保最初是一家增塑剂公司,201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2017年收购生物柴油生产商东江能源,进军生物柴油市场。
出口很火爆,客户都是大客户,仅壳牌石油我们就长期合作销售,一年5万吨,相当于嘉奥环保一年产量的1/4。
但出口价格不高,以2023年为例,毛利率为7.93%。
当然,大家的毛利率都不高,但是嘉奥环保还有增塑剂业务拖累了它。
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环保增塑剂毛利率仅为0.02%,使得整体毛利率仅为5.78%。
2024年一季度情况更加糟糕,整体毛利率仅为0.56%,可见环保增塑剂的毛利率为负。
受增塑剂影响,嘉奥环保预计2024年上半年亏损4500万至7000万元,为上市以来最大亏损。
雪上加霜的是,欧洲已对中国生物柴油企业启动反倾销关税,嘉奥环保将遭受最高税率,被征收36.4%的临时反倾销关税。
欧盟称,对中国企业发起反倾销调查,是因为欧盟生物柴油生产商投诉从中国进口的生物柴油价格过低。
当然,中国生物柴油的成本确实比欧洲生物柴油低。
中国的饮食结构决定了我们地沟油很多,而欧洲地沟油没那么多,他们用的是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如果让他们竞争,他们怎么可能打败我们呢?
但不管价格低不低,钱都是欧洲代理商赚的,中国企业也不直接在欧洲销售,这是典型的吃瓜砸锅的行为。
正是在内忧外患之下,嘉奥环保实在坚持不住了,实际控制人不得不寻求输血。
生物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必然趋势,这是申建为嘉奥环保输血的信心,尤其生物柴油未来的大市场就在中国。
在环境保护指标方面,碳达峰、碳中和是世界共识,但严格执行自身使命目标的可能只有中国。
中国是第一个主动提出碳排放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国家,并承诺2030年达到碳峰值,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2060年实现碳中和,即排放与吸收相等。
中国不是说说而已,有数据显示,过去20年,中国贡献了全球新增植被面积的25%,而中国只占全球面积的6%,可以想象有多少国家在偷懒。
就连美国宇航局也承认,中国的植树造林对地球绿化发挥了引领作用。
从森林植被的执行能力来看,国家大规模应用生物柴油的步伐已经越来越近。
2023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而通知的背后是配套的政策支持。
2024年4月,全国已启动22个推广试点,生物柴油企业在国家层面被寄予更大希望。
环保企业也是企业,从商业角度来说,赚钱是必须的,但环保企业还有更大的意义。“利在当代,利在千秋”,这八个字可以送给所有的环保人士,共勉。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