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政策发力,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降幅收窄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本报记者李凯旋北京报道

6-7月房地产政策释放力度加大,北京等多城纷纷出台重大优化政策助力需求入市,同时商品房“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加速推进,多城顺利开展首轮置换工作,新盘不断入市。

一系列政策刺激房地产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7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量降幅均有所收窄,而一线城市上海房价环比上涨,这可能对房价产生较大影响。

销售面积、销售量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7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0877亿元,同比下降10.2%,降幅比上期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623亿元,下降10.6%。

竣工、新开工面积方面,延续同比下降趋势,前7个月,房地产开发商房屋施工面积437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1%;房屋新开工面积43733万平方米,下降23.2%;房屋竣工面积3001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1%;房屋竣工面积30017万平方米,下降21.8%。

值得注意的是,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降幅较上一统计期均有所收窄。数据显示,前7个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414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6%。新建商品房销售额5333亿元,下降24.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5.9%。

截至7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39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5%;住宅待售面积增长22.5%。

“商品住宅销售面积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与销售数据的好转密切相关。这说明大城市率先回暖,后续将带动全国市场走向复苏。”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严跃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房地产开发商到位资金降幅较上一统计期也有所收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前7个月,房地产开发商到位资金61901亿元,同比下降21.3%,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同时,今年7月份,我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已从6月份的92.10回升至92.22。

上海房价上涨

从数据来看,7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有所下降,同比降幅略有扩大,但值得注意的是,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可以看出,在房地产本轮周期中,一线城市起到了回暖的带动作用,其中上海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均有所上涨。

数据显示,7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5%,降幅与上月持平。其中,北京、广州、深圳分别下降0.5%、0.8%和0.9%,上海上涨0.2%。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持平、上海上涨0.1%,广州、深圳分别下降0.9%和1.2%。

二三线城市房价降幅也呈现收窄趋势。7月份,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6%,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房地产政策发力,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降幅收窄插图

同比来看,除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外,其余城市同比降幅均比上月扩大,7月份仅一线城市同比下降8.8%,降幅比上月收窄;二线、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8.2%和8.1%,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3个和0.4个百分点。

中国指数研究院研究副主任徐跃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核心城市二手房市场仍处于放量上涨阶段,部分城市危旧房价格调整幅度较大,房屋性价比较高,刚需客户开始入市,这成为二手房市场的重要支撑。

新房方面,7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4.2%,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广州、深圳分别下降3.3%、9.9%和8.0%,上海上涨4.4%。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4.8%和5.8%,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和0.4个百分点。

下半年市场将会如何表现?

对于前7个月房地产表现,国家统计局表示,在一系列政策影响下,部分房地产相关指标降幅继续收窄,但整体市场仍处于调整过程中。下阶段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落实新政策,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进一步做好住房交付保障工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徐跃进分析,目前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在下滑,新开工低基数效应下,累计同比降幅已连续5个月收窄,其原因在于土地供应格局未变、房企投资趋于谨慎、房企资金面不足、存量高企等仍是制约供给侧回暖的重要原因。

“短期内,新开工规模仍在低位盘整,房地产开发投资或将继续下滑。但随着‘白名单’、‘国企收购’等工作不断推进,有边际改善的希望。”徐跃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国企去库存’政策的落实和推进,是决定市场回暖节奏的重要因素。”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也认为,未来值得关注的是局部“囤货”对房价的影响,虽然这一影响在7月还未完全体现出来,但今年下半年各地的“囤货”动作将以更快的速度推进,对于一些地段相对较好、新房供应量较大的区域,“囤货”将明显减少市场供应量,供需矛盾将不断缓解,这对一二线热点城市新房价格的影响将尤为明显。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