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球商业航天是备受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年来,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备受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美国卫星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2014年以来全球航天产业收入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全球航天产业总收入为3840亿美元。其中卫星产业总收入为2810亿美元,占全球航天产业收入的73%,主要包括卫星制造产业收入、发射服务产业收入、卫星服务产业收入和地面设备制造产业收入。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对商业航天领域的关注和支持力度,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迅速。2024年,“商业航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据统计,2023年中国商业航天领域新增企业数量为87844家,较2022年的87844家增长28.95%。相关报告预测,今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将突破2.3万亿元。
华西证券陆舟分析指出,商业航天即将爆发,多方合力筑牢基础。据介绍,上半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达30次,涵盖商业、国防等多种任务类型。商业航天具有发展潜力大、市场规模广、增速快等特点,在政策端和发射端都有扎实的基础,具有良好而广阔的发展机会。预计下半年GW星座、G60星链等将进入密集招标和发射期。
2、相关上市公司:航天长峰、中海达
航天朝阳电源是航天长峰旗下子公司,为商业航天领域的低轨卫星提供配套电源产品。
中海达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卫星导航芯片主要应用于部分自产产品和解决方案产品,公司“全球精准”星基增强系统可服务于航天信息化等领域。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