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储能,怎能不关注储能行业的领军者中车株洲所?
虽然中车株洲所已是我国储能行业的领头羊,但储能业务对于中车株洲所来说并不是很重要。
比如,在中车株洲所官网上,储能业务甚至不算是一个独立的业务板块,即使在新能源产品板块中,中车株洲所列出了四种新能源产品,但储能并没有被列为一个独立的业务板块,没有一个具备上台的资格。
中车株洲所作为央企,轻轻松松就把整个储能行业带上了天,所以今天我们需要解读一下中车株洲所的储能业务,这个储能市场的“体量之王”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01天之骄子成为储能卷王者
中车株洲所业务图;来源于公司官网
储能备受青睐,中车株洲所“人气王”称号当之无愧。
今年上半年,中车株洲已经接到了不少国内大型企业的订单,只要中车株洲参与了项目,其他企业就知道,就算经过激烈的竞争拿下项目,也肯定赚不到什么钱。
以今年7月为例,北极星储能网跟踪了143个储能招标项目,总规模7.8GW/38GWh,其中51个储能系统中标价格低于0.6元/Wh,中车株洲所共中标10个储能系统采购项目。
我们先从上层业务架构来了解一下中车株洲所这匹真正的储能白马。
(1)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60多年历史的国有企业,全称“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是中央企业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一级全资子公司成立于1997年。
(2)中车株洲所业务范围广泛,子公司众多:
(3)从规模来看,中车株洲电力机车仅处于中上水平。根据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公告:中车株洲电力机车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23.09亿元。
摘自中车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4)储能业务在中车株洲所各项业务中属于较小较新的业务,尚未实现独立的公司化运营。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2月15日,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正式揭牌,当年6月30日完成工商登记;今年8月5日,中车株洲所法定代表人由徐少龙变更为唐元元。
许少龙现担任时代电气总经理,其公开履历显示:
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任中车株洲所总经理助理、产业发展事业部总经理;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任中车株洲所总经理助理、综合能源事业部总经理;2023年3月至2024年6月任中车株洲所副总经理、综合能源事业部总经理;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还兼任中车株洲所董事会秘书。
从徐少龙的简历中还可以看出,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业务部总经理一直由株洲所高管兼任,足以见得株洲所对于这一业务的重视。
汤元元是中车株洲所监事,在徐少龙任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总经理期间,曾任副总经理。
天眼查显示,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目前为小微企业,2023年末员工人数230人。
从“小微企业”属性来看,估计中车株洲所尚未将能源业务(特别是生产制造)全部纳入,尚未实现能源业务独立核算。
新能源储能产业是中车株洲所八大产业板块之一,将新能源储能产业与新能源风电产业、新能源光伏产业有机结合,能源产业包括储能系统集成、储能EPC等业务。
因此,我们可以从上到下大致得出以下层级关系: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株洲所-新能源装备产业板块-新能源储能产业板块。
摘自中车株洲所官网
凭借如此实力与背景,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的储能业务天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所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睹。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发布2023年中国储能(电池)系统集成商年度出货量排名,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排名前三的中国企业为: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海博思创;国内市场排名前三的企业为:中车株洲所、海博思创、新源智储。
2024年上半年,中车株洲所国内储能中标数量排名第一。
02屡屡低价中标,震撼市场!
在中车株洲进军储能市场的同时,还有消息称其屡屡创下价格新低:
2023年12月,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0.638元/Wh的低价成功中标广东能源集团储能系统项目,创下行业最低电价新纪录。
今年7月5日,中车株洲所中标北京能源内蒙古乌兰察布300MW/“风光热氢储一体化”储能电站项目设备采购预中标,中标电价为0.495元/Wh。
今年7月17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0.435元/Wh电价中标包头铝工业园绿色电源项目135MW/电化学储能项目二标段(直流侧)。
0.435元/Wh的报价,让整个行业都为之震惊。这么低的价格,中车株洲能赚到钱吗?至少,很多储能同行都感到难以理解。
一位储能龙头企业市场负责人告诉感叹号,很难判断中车株洲所的战略意图,可能是央企对毛利率容忍度更高,也可能是用资源换取市场份额,这是战略的需要。
锂电池储能系统成本一直是比较明确的,主要由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充电管理系统、配电系统及辅助设备等组成。
电池电芯在成本中占比最高,7月26日方形动力电池电芯(FeLi)、方形动力电池电芯(三元)、方形储能电池电芯(FeLi)价格分别为0.36元/Wh、0.45元/Wh、0.6元/Wh、0.34元/Wh。
国联证券2024年6月18日报告
那么,从目前的价格信息和价格走势来看,中车株洲所的低价到底是博取宣传的亏本之举,还是经营策略引导下的理性之举?是否为了抢占市场先机,赢得市场先机,加速行业洗牌,甘愿吃亏?
摘自东吴证券《储能2024年中期战略报告》
如前文所述,由于中车株洲所储能业务尚未实现独立核算,因此我们难以得知中车株洲所储能业务的经营成果及质量考核机制。
公开资料显示,除上述综合能源事业部外,中车株洲所还拥有多个生产制造实体。
其中最常被提及的有两个:
一个是今年7月23日揭牌的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锡林郭勒盟新型储能基地,首台储能直流舱同期下线。
该基地一体化生产线单仓容量5.XMWh,月均出货量60台,覆盖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地,可满足锡林郭勒盟周边地区客户的储能产品需求,全面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
另一家是宜宾中车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
宜宾中车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注册资本1.13亿元人民币。宜宾中车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耿亮表示:“中车储能制造基地规划的2GWh储能包及一体化舱体产线本月底将全面投产,6GWh储能包及储能电池舱将于今年三季度全面投产。”
03抢地凭什么?
尽管中车株洲所尚未正式向市场解释其频繁低价投标的合理性,但零星信息仍不断泄露。
(1)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今年8月2日发表文章,报道了中车株洲所举办的“迈向储能,同舟共济”工商业储能生态合作伙伴大会,文章介绍了中车株洲所进军工商业储能市场的战略布局,也解释了中车株洲所低价的原因:
“据与会人员反馈,中车株洲所能够提供较低的价格,部分原因是其具有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和技术优势。”
“中车株洲所拥有60多年的电能转换技术积累、20多年的储能技术积累,无论是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源侧,包括风电、光伏发电、水利水电、储能系统,还是在电网领域,包括电能质量、输配电、电力电子装置等,以及在用户侧、交通运输领域,中车株洲所都能提供完整的核心设备和解决方案。”
产业多元化发展带动了储能领域的发展,是构建新型动力系统的重要基石。中车株洲所目前已建立从电池PACK、电池组到BMS、PCS、EMS、储能系统等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同时,其自主研发的核心部件可助力提升系统整体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本文并未明确写出“参会人员”的具体姓名,但谁有资格和身份来解释中车株洲所的低价行为呢?
(2)此外,还有一篇文章援引一位未具名人士的话称,中车株洲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储能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建立行业领先的供应链体系是中车株洲所的关键战略控管点。”
目前,中车株洲所已经建立了从电池PACK、电池组到BMS、PCS、EMS、储能系统等全产业链的生产能力,同时其自主研发的包括IGBT在内的核心元器件,可以帮助提升系统整体效率,降低产品成本。这些似乎都说明,株洲在降低成本方面实力非常强。
综合以上文章,中车株洲所的低价行为可以归结为:管理、技术、供应链。
不过,甘坦浩认为,央企雄厚的资金实力、较低的资金成本、央企身份、央企信用,也是中车株洲所独有且非常重要的硬实力。
中车株洲所今年7月准备大规模进军工商业储能,此前其业务基本都是大型储能,大型储能发电的下游客户是五大六小央企。
根据中车公告
根据港股市场信息披露规则,上市公司须定期披露重大合同,虽然此前媒体报道中车株洲2022年获40亿订单,但或许是体量太小,未达到披露要求,不构成重大合同订单,因此一直未有这方面的信息公告。
直到去年12月,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在披露子公司重大合同时,才将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的储能设备合同单独列出。
04 我们什么时候开拓海外市场?
储能市场是一个庞大且公开透明的市场,有央企背景的中车株洲电力机车具备一切实力和优势,优秀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全球锂电池供应链数据库指出,2024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约90GWh。上半年交流侧前5大系统集成商分别为特斯拉、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远景储能。中车株洲所主要专注于国内市场,阳光电源和远景储能则在海外市场实力更强。
近期,这些储能巨头在国际市场上频频斩获储能大单:
7月16日,阳光电源正式宣布,成功签约沙特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容量高达7.8GWh),将于2024年开始交付,2025年满负荷并网。
7月18日,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公司宣布,到2030年,特斯拉将为其提供15.3GWh的电池储能系统,再次打破世界纪录。
东吴证券2024年8月4日研报指出,国内市场价格竞争激烈,截至7月24日,国内储能系统招标均价仅为0.64元/wh,国内市场储能系统毛利率仅为10%左右。相比国内价格,海外价格更高,利润更高,中东市场毛利率可达20-30%,欧美市场毛利率可达30%+。
摘自东吴证券《储能2024年中期战略报告》
除了份额较高的阳光电源、远景能源外,目前在海外能够拿到储能订单的企业还包括阿特斯阳光电力等一些光伏企业。
今年7月在温州举行的光伏中期会议上,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书记徐晓明也曾表示,看不懂国内的储能系统报价,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的储能成本高于目前储能市场的报价。
国内外储能市场究竟有何不同?8月2日,阿特斯阳光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投资者沟通纪要中提到,“公司规模储能销售目前主要在北美、欧洲、澳洲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电力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引导储能电站的投资成本,形成健康的储能电站运营商业模式,保证项目的投资收益。因此,在选择供应商时,价格并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还要考虑是否能保证电站长期安全高效运行。”
虽然储能业务帮助阿特斯在光伏行业内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于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盈利,但另一个必须接受的现实是,品牌形象更佳的特斯拉,在储能市场的溢价更高,毛利率也更高。
作为明星企业、国内储能领军者,中车株洲所是否有实力、有勇气参与海外储能市场的竞争,与特斯拉、阳光电源同台竞技?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