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设立 6+1 首批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一区一方案推动发展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具体而言,黄浦互动创新区涵盖外滩地区、沿江中心科技创新区、淮海新世界地区和人民广场周边地区,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重点打造金融服务和进口贸易板块,在推行海外金融从业人员资格互认机制、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试点保税展示交易新模式、对艺术品机构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探索以立体地籍为核心的立体土地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多项任务和措施。

徐汇互动创新区涵盖大徐家汇地区、西岸滨江地区、曹发展拓展地区、徐汇中心城区和华泾门户地区,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和科技成果转化,在推动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发展、打造数字经济主体生态、促进高效便捷安全的数据出境旅游、鼓励规范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推动优质孵化器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多项任务和举措。

虹口联动创新区涵盖北外滩区域,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端航运及金融服务、绿色低碳服务等,在实施临时涉外商事海事仲裁、拓展绿色航运新业态、吸引集聚绿色低碳国际人才、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创新科技金融产品供给、探索企业庭外重整新模式等方面提出多项任务和举措。

杨浦协同创新区涵盖大创智科技创新走廊区域和滨江国际创新展示带区域,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重点聚焦科技创新合作和线上新经济发展,在共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加强与国际创新资源对接、推动科技成果跨境转化、探索区校企紧密合作新模式、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鼓励数字经济企业开放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多项任务和举措。

上海将设立 6+1 首批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一区一方案推动发展插图

宝山互联互通创新区涵盖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张江高科技区宝山园区和绿色低碳供应链核心功能区,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重点聚焦邮轮经济和绿色低碳供应链,在创新邮轮港口通关模式、深化国际邮轮港口补给管理创新、构建邮轮人才吸引和培育体系、提升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推动碳金融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多项任务和举措。

闵行联动创新区涵盖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闵行板块)和“大零湾”科创源头功能区两大片区产业板块,总面积约46平方公里,重点布局新型国际贸易、高端智能制造,在提升虹桥商务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能级、拓展公共型保税仓库功能、支持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推动高端装备领域跨区域产业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多项任务和措施。

综保区联动创新区涵盖自贸试验区外6个综保区全部区域,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围绕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和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在支持跨境电商产业集聚、探索拓展“保税+”业务、优化跨境资金结算服务、加强土地等各类要素供给、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多项任务和举措。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彦锋在会上表示,十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始终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尝试、大胆突破、自主改革,相继出台了一揽子先行政策,深入开展了一系列突破性实践,一大批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

上海将设立 6+1 首批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一区一方案推动发展插图1

陈彦锋表示,市自贸试验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正在研究谋划在现有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之外设立联动创新区,总体考虑是以自贸试验区这个“金字招牌”为引领,通过加强制度集成设计和精准供给,引导自贸试验区政策适用范围有机延伸,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开放创新突破,有利于进一步培育和释放高水平改革开放整体效能,助力上海加快打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自贸区解决了‘0-1’问题,所以很多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这次在自贸区基础上设立自贸区联动创新区,是上海立足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积极回应各区发展诉求推出的务实举措。”陈彦锋进一步向记者强调,各区规划其实都是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各区提出的区域肯定有落地场景,有具体的企业,哪些企业会有具体的需求。”

陈彦锋在介绍中总结称,总体来看,各联动创新区建设规划主题鲜明、内容扎实、场景丰富、改革路径清晰、开放亮点突出,有望与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实现“空间对接、产业接续、政策接力”,有利于不断放大制度创新的溢出效应。

下一步,上海自贸试验区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全力落实首批联动创新区建设方案,持续跟踪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难点,有力推动区域开放、产业、创新水平再上新台阶,加快形成浦江两岸改革开放相互呼应、相互促进、联动发展、活力迸发的生动局面。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