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年内第四次发债融资 40 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据钛媒体App8月14日消息,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近日发布2024年第四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公告。为支持各项业务发展及重点战略实施,公司拟发行4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用于补充公司本部及子公司经营资金。本次债券发行总额为40亿元,利率为1.60%,期限为130天。

这是华为今年第四次发债,此前,华为于2月29日、3月25日、4月25日发行了三笔超短期融资券,票面利率分别为2.12%、2.08%、1.84%,共计90亿元。

算上此次“24华为”超短期融资券,华为今年以来已发行超短期融资券总额已达130亿元。

与此同时,8月13日晚间,有消息称华为即将推出一款全新的AI计算产品,预计最早10月份开始出货。据报道,目前国内多家互联网公司正在与华为进行初步谈判,华为今年或将出货7万多台计算产品,价值约20亿美元。

华为今年第四次发行短期债券 总额130亿

8月12日,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已于近日完成发行2024年第四期超短期融资券。本期债券简称“24华为”,发行金额40亿元,利率1.6%,期限130天,计息日为2024年8月9日,兑付日为2024年12月17日。

从认购情况来看,华为本次发行的超短期融资券颇受追捧,合规认购户30户、合规认购金额161.2亿元,有效认购户11户、有效认购金额54亿元,最终实际发行总金额40亿元。

公告显示,本期债券的主承销商/簿记管理人为浦东发展银行,联席主承销商为中国农业银行、兴业银行。

华为年内第四次发债融资 40 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插图

据证券时报报道,这是华为今年以来第四次发债,加上此前的三笔超短期融资券,华为今年以来发行的超短期融资券总额达到130亿元。

除发行超短期融资券外,7月18日,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还成功发行“24华为”10年期债券,票面利率2.48%,债券发行总额10亿元。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24年第四期超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披露,截至目前,发行人境内中期票据余额13只,总额380亿元人民币;发行人子公司境外美元债券余额3只,总额35亿美元。

对于通过发行超短期融资券募集40亿元资金用途,华为表示,主要是支持各项业务发展和重点战略实施,补充公司本部及子公司营运资金。

2021年至2023年,华为合并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6306.98亿元、人民币6368.16亿元、人民币6975.47亿元。2023年营业收入较2022年增长9.54%,经营业绩符合预期。截至2023年底,华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1929亿元。

AI算力是关键,华为近10年研发投入1.11万亿元

华为高度重视AI算力建设,据悉,华为正加大AI算力研发,预计10月份发布全新AI计算产品910C。

据介绍,华为新款AI计算产品性能超越英伟达H20,与英伟达H100相当,从而争夺英伟达中国市场。目前客户正在测试,预计10月出货,但最终情况可能与最初计划不同,出货时间也可能有所调整。

前不久,科大讯飞推出了最新Spark一体机,搭载华为鲲鹏CPU通用计算+ GPU加速计算,支持数百亿到数千亿不同规模的大型AI模型训练。

2023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九届夏季峰会上,科大讯飞创始人、董事长刘庆峰透露,中国在AI领域算法没问题,但算力好像总是被英伟达牵制。英伟达的A100是目前全球最强的GPU,能支撑最复杂的AI模型。华为对此非常重视,任正非派三位联席董事长到科大讯飞,作为特别团队工作。

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首席执行官张平安今年7月表示,中国AI发展离不开计算基础设施的创新,要敢于开拓行业场景,让AI成为行业应用的领跑者。华为正通过云-网-端-芯架构协同创新,包括核心端的云计算能力迁移、面向AI的网络架构升级、云基础设施体系架构创新等,构建可持续的AI计算基础,打造中国的AI计算网络,构筑中国在全球的领先优势。

张平安透露,基于云化技术,华为云对集群进行端到端优化,千亿参数的模型训练在云上可实现40天不间断,平均故障恢复时间小于10分钟。

在这些技术实力的背后,华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创新研发,坚持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投入研发,近10年来累计研发投入已达1.11万亿元。

今年4月30日,华为最新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华为实现营业收入约1784.51亿元,同比增长36.66%;归母净利润196.49亿元,同比增长564.04%。其中,华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一季度研发费用415.88亿元,同比增长13.81%。

此前,2023年研发支出为1647亿元,占年营收的23.4%,近十年累计研发支出已超过1.11万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约11.4万人,占员工总数的55%。

如今,华为是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者之一,截至2023年底,华为在全球持有超过14万项有效授权专利。

分析师Dylan Patel表示,如果华为成功生产这款AI计算产品,而英伟达仍然无法向中国客户供应其最先进的新产品,那么英伟达未来将迅速失去中国市场(市场份额)。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林志嘉,编辑:胡润峰)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