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月产销量同比增长近600%,从华为手中接过“文杰”等品牌资产后,赛力斯依然生活在华为的阴影之下。
@al
作者:赵岩 编辑:赛克
2024年上半年之后,网上不断有消息称赛雷斯上半年及7月销量暴涨,据第一财经报道,赛雷斯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超508%,1月份产销量同比增长近600%。
不过,观察发现,赛力斯亮眼的销量数据背后,也有隐忧。从两个角度看,赛力斯取得了上半年扭亏为盈、招商引资等战略合作取得重大进展等积极成果,挑战在于其短期债务压力较大,净利润等核心业绩指标有待进一步提升。
更为致命的是,随着华为不断将“文杰”“智杰”“享杰”等无形资产出售给车企,断绝了自己造车的路,而“收购”了该品牌的赛力斯则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因为从今往后,SERES不再是华为的唯一,没有了华为品牌的背书,孤身一人的SERES未来又将依靠哪里?
第 1 部分
资产负债率高于同业,盈利能力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健康的财务状况,赛利斯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负债水平也随之上升。
东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负债达555亿元,资产负债率升至88%,超过同业负债率水平,而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理想汽车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仅为76%、56%、59%。
图片来源: World
分析称,赛力斯的负债率高于同行,主要因为公司产品毛利率不高,难以覆盖公司研发、销售、人力资源等运营成本。事实上,赛力斯早年毛利率表现还算不错。
据同花顺等平台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其毛利率分别为22.18%、23.86%、17.3%,然而2020年、2021年,其毛利率却急转直下,甚至跌破10%。
由于毛利率的下滑,赛力斯也陷入了亏损的泥潭,根据赛力斯年度财报,2020-2023年四年间,公司累计亏损超过90亿元,好在自2021年3月,赛力斯SERES宣布与华为合作后,文杰成为提升赛力斯毛利率的“救星”,甚至让其毛利率在2022-2023年恢复到10%以上。
赛力斯毛利率的提升,确实得益于世界汽车品牌的支持,这一点从赛力斯的财报中也能看出。
通过赛锐斯过往的财报我们了解到,2022年之前赛锐斯叫小康股份,当年赛锐斯更名之后,其财报数据也分别披露了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毛利率,新能源车毛利率为13.14%,燃油车毛利率为3.58%。
2023年也是如此,虽然2023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的毛利率略有下滑,但依然远高于燃油车,这也意味着,文捷汽车的销量已经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从横向对比来看,赛力斯毛利率恢复增长后,2023年其毛利率在众多汽车品牌中位列行业前四,实属不易。与比亚迪、长城、长安等龙头品牌超过18%的毛利率相比,仍有差距。
盈利能力方面,赛雷思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好消息是,根据赛雷思发布的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39亿元至660亿元,同比增长479%至498%;净利润预计13.9亿元至17亿元,较去年同期将扭亏为盈。
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渐步入成熟阶段,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赛力斯面临着不小的竞争压力,尤其是近年来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购置的补贴政策逐渐退坡,赛力斯未来的盈利能力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
比如,按照最新政策,2022年12月31日后登记注册的车辆不再享受补贴。另外,根据2023年6月21日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的相关公告,2024年至2025年补贴标准将降低至100%。期间购买的新能源乘用车,减免税款不超过3万元/辆;而2026年至2027年期间,减免税款不超过1.5万元。
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将需要为超出免税、减税额度的部分支付税款,换言之,在行业“新政”之下,消费者的购车负担将越来越重,或将影响赛利的销量,进而影响其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
第 2 部分
SERES该如何处理与华为的暧昧关系?
近年来,赛力斯与华为在业务上紧密合作,已成功推出系列多款车型,包括 M5、M7、M9等。近日,第40万辆全新轿车下线,标志着双方成功打造了一个有价值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但这些品牌“资产”原本并不属于赛力斯,相关知识产权主要掌握在华为手中。据大众证券报7月2日晚间报道,赛力斯()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拟斥资25亿元收购华为及其关联公司持有的“文杰”等919个文字、图形商标及44项相关设计专利。“文杰”品牌将转让给赛力斯。
图片来源:
事实上,华为卖的不仅仅是“文杰”这个品牌,早在2024年4月和6月,华为就已将旗下“享杰”和“智杰”两个商标分别转让给合作车企北汽和奇瑞。
因此,赛里斯接手华为一事也引发了业界的担忧,那就是随着多家车企纷纷获得华为所持有的汽车品牌的使用权,赛里斯不再是华为技术落地的唯一一家,相关合作资源也不再由赛里斯和业界独享,今后赛里斯与华为的关系将更加微妙。
不过从积极的角度看,华为“弱化”赛力斯对华为来说也不全是坏消息,毕竟赛力斯在行业内因为商标问题一直像是华为的影子,品牌话语权不足,因此这也是赛力斯摆脱华为“阴影”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机会。
正如有网友调侃,赛力斯的尴尬在于,时至今日,大多数人大概只知道“”和“文杰”,却不知道“赛力斯”。因此,赛力斯从华为手中接过“手”,“文杰”品牌又面临挑战,改变消费者对品牌的固有认知,还需要一段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出售文杰等品牌资产,除了进一步明确“不涉足汽车制造”的核心战略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此举一方面可以减少国内汽车厂商对他们的“防线”,更有利于他们建立基于鸿蒙智能驾驶的智能汽车生态。
另一方面,该品牌已经走向海外,如果归华为旗下,一旦发展壮大,扩张至欧美市场,必然会因为地缘政治因素面临被美国等国家制裁的风险,甚至可能重蹈荣耀被美国制裁的命运,被迫自我出卖的错误。
正是这样的机遇,让赛力斯在收购文杰之后,有机会进一步与华为争夺行业话语权,甚至在合作过程中取得与华为平起平坐的地位。而要抓住这个机会,赛力斯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并通过对外合作,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例如,2024年7月29日,赛力斯发布《关于筹划境外投资的提示性公告》,其中提到,赛力斯拟投资深圳市银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网智能”),具体投资金额、交易方式、交易价格以双方最终签署的交易文件为准。
据企查查等公开资料显示,银网科技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汽车智能系统及零部件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包括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车云等。
此外,近年来,赛力斯不断推出M5、M7、M9等新车型,市场表现不俗,足以说明赛力斯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而赛力斯在处理好与华为的合作关系后,也有望凭借“独家”的文捷品牌使用权,在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
第 3 部分
销量大增后,赛力斯如何重拾投资者信心?
虽然赛力斯上半年业绩和销量有望回升,但投资者似乎并不买账,根据百度股市数据显示,赛力斯股价自2024年6月以来持续下跌,从百余元的价格跌至77元左右。
图片来源:百度股市
分析认为,赛力斯股价的下跌,主要还是受到行业内一些负面消息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是目前新能源车企面临的共同挑战。
首先,新能源汽车品牌太多,随着各大品牌纷纷降价、打价格战,赛力斯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比如定位中高端市场的蔚来,就被曝出多次降价,降幅达3万至5万。
此前背靠华为、赛丽斯的文杰凭借几款热销机型打开了市场,但华为却在形成规模效应前从容“退出”,销量增长的压力自然让给了赛丽斯。
从投资者角度来看,没有了华为品牌的文杰未来前景仍是一个未知数,因此不少相对保守的投资者自然选择获利了结。
另一方面,以理想汽车品牌为代表的增程式汽车的环保性一直饱受争议,而且增程式汽车无法发放新能源汽车“绿牌照”的负面传闻也让不少投资者甚至投资机构选择恐慌性抛售。
要知道,赛力斯的核心车型M7、M9均是增程式新能源汽车,如果拿不到“绿牌”,业绩表现将受到直接影响。
事实上,汽车之家等消息人士均表示,增程式汽车属于新能源汽车,可以发放绿色车牌,这样的消息只是“虚惊一场”,不过对于不明真相的消费者来说,这样的传言将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还可能对SERES的销量造成影响。
种种负面消息的冲击,让赛丽斯在资本层面面临挑战,如何重拾消费者对赛丽斯的信心,其销量飙升能否持续,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赛力斯与华为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关系,微妙又矛盾。赛力斯过去快速发展得益于华为和鸿蒙智能驾驶技术的支持,因此品牌力和销量也快速提升。而赛力斯的股价也随之上涨。
但与此同时,赛力斯未来的发展也会因为过度依赖华为而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因此当华为划清了自己和造车的界限,赛力斯亲自运营新品牌“文捷”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格局也将发生改变。不过,对于赛力斯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但可以预见的是,在SERES不断夯实技术“底盘”之后,其综合实力还将不断增强,随着其汽车产品销量的提升以及对外合作的日益频繁,SERES的综合实力将不断增强,在行业中的话语权也将越来越大,而文捷这个潜力十足的品牌,也有望在新的行业格局下,给市场带来新的惊喜。
参考:
1.《文杰扭亏为盈 赛雷斯两度勾搭大佬》百度有加,作者:小言如道
2.《SERES的飞跃:业绩逆转能否缓解财务压力?》投资者网络
3.《赛瑞斯挑战与机遇并存》,东方财富网,作者:程在天
4、《一季度资产负债率高达88% 赛力思将斥资25亿元收购“文杰”》,大众证券报
5、《赛力斯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否跻身全球十大豪华品牌?》中小投资者看市场
6.《SERES:“爬上富豪”招致反弹?》,汽车K线
7、《“白马股”赛瑞斯突然暴跌跌停,华为造车又出问题》,财经下午茶#夏日图文征集令#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