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品牌之争愈演愈烈,腾讯旗下网络文学品牌阅文集团也加入战局。
7月19日,阅文集团推出面向网络文学的大模型“阅文神笔”,以及基于大模型的应用产品“作家助手神笔版”。据悉,阅文神笔主要服务于创作者,提供包括辅助人物设定、世界观、权力体系构建等服务。阅文集团计划在7月底前向400位创作者发放内测资格,并将在下半年基于大模型能力开发各类新功能。
阅文集团CEO、总裁侯晓楠表示:“阅文秒笔是国内最大、最懂网络文学的典范,将携手AIGC全面赋能创作生态、IP生态。AI不会取代创作者,而是成为作者的‘金手指’,AI是未来五年IP产业最重要的功能。”
阅文集团对AIGC寄予厚望,此次阅文秒笔的上线,是阅文集团6月宣布组织架构升级后布局AIGC的具体落地,也是提升IP生态效率和质量的关键举措。
6月19日,侯晓楠发布致全体员工的内部信,宣布启动新一轮组织升级,成立四大事业部,并表示公司中长期业务蓝图是升级AIGC,赋能原创多模态多品类内容平台,构建新IP上下游一体化生态体系。
阅文秒笔的上线,意味着阅文集团在AIGC的探索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关于阅文秒笔,侯晓楠透露,未来阅文集团将继续升级为开放、多模态的大模式,以AIGC全面赋能创意生态、IP生态,充分探索AI在有声、漫画、动漫、衍生品等发展链条上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文学创作是目前大模式最为明确的应用场景之一,但阅文集团能否推动大模式在行业场景的落地,改变商业化困境,仍是一个未知数。
1. 业绩增长乏力
作为国内最大的中文网络文学平台,阅文集团上市五年来首次出现总营收下滑。
财报显示,2022年,阅文集团总营收76.3亿元,同比下降12%;净利润6.08亿元,同比下降67.1%;非国际公认会计准则下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9.6%。
来源:阅文集团财报
从业务结构来看,阅文集团主要有在线业务和版权运营及其他业务两大业务,前者主要包括在线阅读、网络广告及平台第三方网络游戏发行收入,后者主要包括电视剧、网剧、动画、电影的制作及发行、版权出售、自营网络游戏运营及纸质图书销售收入。
财报显示,2022年网络业务收入43.64亿元,同比下降17.8%;版权运营及其他业务收入32.61亿元,同比下降2.9%。阅文集团在财报中解释称,这主要由于2022年采取降本增效措施,减少获取用户的相关营销费用,减少自营网游收入等。
如果追溯时间,阅文集团的业绩仿佛告别了高速增长期,自2017年上市以来,阅文集团总营收首次出现下滑,净利润也一路坎坷甚至暴跌。
2017年至2021年,阅文集团总营收分别为40.95亿元、50.38亿元、83.48亿元、85.26亿元、86.68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5.63亿元、9.12亿元、11.12亿元、-45.0亿元、18.43亿元。
图片来源:百度读书集团财报
告别高速增长期的另一面,是阅文集团各项指标的颓势难以言表。
首先,月均付费阅读用户数和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面临增长乏力,2022年两项指标分别为790万和37.8元,同比分别下降9.2%和4.8%,而2017年至2021年,阅文集团月均付费阅读用户数分别为1150万、1070万、980万、1020万和870万,ARPU分别为20.5元、24.4元、25.3元、34.7元和39.7元。
其次,综合毛利率表现不佳,2022年阅文集团综合毛利率为52.8%,较2021年下降0.3个百分点,2017年至2021年其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0.7%、50.8%、44.2%、49.7%、53.1%。
天花板越来越近,阅文集团必须寻找突破的“秘密武器”。
AIGC被认为是阅文集团改变商业化困境的“秘密武器”。侯晓楠在2022年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表示,尽管AIGC目前的技术水平尚不完善,但阅文集团内部团队将密切关注AIGC的发展。他认为AIGC可以更快速地将文字转化为音频、图片、视频,这可以提高阅文内容生产的效率,降低成本。
在致全体员工的内部信中,侯晓楠还提到,阅文集团将成立重点项目组,重点布局AIGC技术及其场景应用。他认为,AIGC不仅关乎阅文的根基,更将在未来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引领阅文实现可持续增长。
但目前规模化的模型产品距离真正落地还很远,阅文集团的魔写系统如何与行业场景结合,仍是需要不断探索的。
2、大模式能否颠覆网络文学行业?
这个想法是不是利用AIGC来帮助创作者创作作品呢?
侯晓楠把AIGC对于作家的意义比喻为“从手动驾驶到辅助驾驶的升级”,他表示阅文秒速比将通过内容灵感、场景营造、知识服务等创作助力,让作家省去很多冗余、枯燥的工作。
图片来源:阅文集团官网
对于基于阅文秒笔推出的应用产品作家助手秒笔版,阅文集团副总裁黄岩表示,作家助手秒笔版有四大功能,分别是世界观设定、人物设定、场景描写、打斗描写,其中世界观设定是网文写作前期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作家助手秒笔版可以丰富世界观设定,生成大段内容对细节进行补充完善,但世界观的精神内核和演进方向,还是需要作家自己去把握。
从实际体验来看,作家助手版可以对输入的作品类型、性别、标签等细节进行分析,结合人物的大概思路,得到AI生成的角色称号、长相、性格、经历等信息。以都市小说为例,AI可以根据创作者的大概思路,生成人物名称、人物关系、性格特征等信息,对于一些场景,还能生成上百字的详细描述。
图片来源:阅文集团官方
不过,作家助手魔笔版虽然可以生成故事大纲,帮助创作者有效地整理思路,但仍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阅读效果。
尝试过作家助手秒笔版的阅文作家“闲鱼君头”认为,“AI的词汇量更大,场景描述更丰富,但它无法掌控网络文章的节奏,也无法掌控读者的快感点。我觉得只要找到使用方法,它就能大大提高作家的写作效率。”
但阅文集团对AIGC的厚望显然不止于此。侯晓楠说,“以往漫画改编大概需要一年时间,使用现在的AI测试后,我们的漫画改编效率提升了20%左右。未来在AI的辅助下,一个人连载完全有可能,实现半自动化的创作生态。”目前,阅文集团已经在AI漫画改编、AI机器翻译等方面进行尝试。
“AI机器翻译可以将翻译成本降低到1%,我们的长远目标是让国内作家可以一键出海,甚至未来可以实现文章全球同步更新,帮助我们打造全球化IP。AI将重塑整个IP产业链的商业模式。”侯晓楠说。
总体来看,作家助手秒笔版虽然可以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使用,但对创作者的帮助仍然极其有限。不过,随着大模型以及基于大模型的产品不断升级,阅文集团确实有机会重塑网络文学行业。
3. 现阶段,大型模型不太可能成为救命稻草
从长远看,大模式有助于阅文集团构建新的一体化IP上下游生态,但目前阶段,大模式不太可能成为阅文集团的生命线。
运行大型模型的成本依然很高,硬件是一笔巨大的投资,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估计,处理训练数据需要2万块GPU芯片,而随着GPT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和其他商业应用,对GPU的需求将超过3万块(报告中主要以A100芯片为例)。
此外,训练大型模型的成本也不容小觑。根据国盛证券发布的《需要多少算力》显示,训练一次GPT-3的成本约为140万美元。对于一些规模更大的LLM(大型语言模型),训练成本在200万至1200万美元之间。以1月份平均独立访客数量1300万计算,对应的芯片需求量为3万多块 A100 GPU,初期投入成本约8亿美元,每天电费约5万美元。
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阅文集团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0.9亿元,在目前情况下,如何应对大模式的资金损失、阅文喵比能否走上商业化阶段,都还是个问号。
总体来看,现阶段阅文集团押注大模型还难以改变现状:一方面,大模型产业化推进面临算力制约、数据质量参差不齐、难以与行业高度融合等多重困难;另一方面,大模型产品还面临内容同质化的境况。目前网络文学内容同质化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在AI辅助创作下,相似的题材被赋予相似的世界观设定、人物设定,或将加剧同质化问题。
不容忽视的是,如何让大模式更好地服务创作者、重塑IP产业,如何利用大模式让网络文学百花齐放而不是千篇一律,都是阅文集团需要长远思考的问题。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