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钢联数据显示,8月2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破8万元/吨关口,均价79500元/吨。此后价格几乎陷入僵局,连续多日在8万元/吨附近横盘整理,8月9日报79500元/吨。期货方面,部分合约早前跌破8万元/吨,如2409合约早在7月30日就跌至79700元/吨,8月1日直接收于79900元/吨,到8月9日更是一度触及76600元/吨的低点。
对于行业而言,8万元/吨关键成本线被突破,对锂盐企业的整合水平和成本管控能力带来更大考验。业内人士对钛媒体APP表示,若价格继续下跌,尤其是长期维持在7.5万元以下,行业产能去化或将加速。但未来两年供应过剩预期仍然存在,现货价格仍将承压。
8万元/吨关键成本线已被突破
锂价进一步下跌,根本原因依然是供需矛盾。
卓创资讯分析师韩敏华对钛媒体APP表示,“国内碳酸锂现货市场重心下移,主要由于现货市场供需矛盾加剧。7月底,期货仓单批量取消,货源集中流入现货市场,加之目前现货市场库存水平较高,导致供应进一步增加。同时,下游消化货源速度持续平缓,市场供需矛盾加剧,价格重心下降。”
兴业期货也指出,目前的市场情况是,锂价未稳产量略有萎缩,海外锂盐工厂减产但上游产量扩大;终端市场渗透率维持平缓,而下游需求处于季节性低谷。
钛媒体APP注意到,8万元/吨是一条比较关键的成本线,价格迅速引发业内强烈关注。据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业分析师李攀介绍,截至本周五(2024/8/9),开采的锂精矿价格以6%锂辉石精矿870美元/吨计算,考虑到矿石成本、辅料成本、能源成本、人工成本、港口到锂盐厂的运费、折旧等,锂盐厂自己生产碳酸锂成本为8.36万元/吨,利润为-4100元/吨;若购买锂辉石精矿,找锂盐厂加工,碳酸锂成本为9.63万元/吨,利润为-1.68万元/吨;开采的2.2%锂云母精矿价格以800元/吨计算。考虑矿石成本、辅料成本、能源成本、人工成本、环保成本、折旧等,锂盐企业生产碳酸锂成本为9.71万元/吨,亏损1.76万元/吨。
不过大地期货指出,即便现货价格跌至8万元/吨附近,一线企业仍有5000元-8000元/吨的盈利,而2022年龙头企业仍将保留丰厚的利润,导致目前还未出现停产迹象。
也就是说,原料来源和提锂路径的不同,决定了锂盐企业的成本线。在目前的价格下,盐湖提锂企业还能实现4万元/吨的利润,“一体化”矿锂提锂企业也只是在成本线附近。这也能解释为何碳酸锂价格破十万元/吨后还持续下跌,产量缩水较少。
新的产能正在路上
事实上,在8万元/吨的价格之上,不仅没有出现大规模减产、停产,而且今年已有不少新项目正式宣布投产,今年、明年还会有更多的新产能投入生产。
例如,西藏矿业宣布其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于6月30日开始试生产;九江云维锂业“年产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碳酸锂项目”5月底建成投产;山西中冀诚航新能源年产5000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刚刚宣布投产。
龙蟠科技(.SH)旗下龙蟠时代4万吨碳酸锂项目正在试生产,若产量达标,预计四季度正式投产;内蒙古红石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新型锂盐LIFSI等产品项目预计今年10月基本建成;四川能投德阿锂业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锂盐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开始试生产;盐湖股份(.SZ)新建4万吨一体化项目预计年底所有核心设备完工。
更多的扩张计划正在路上。6月6日,盛鑫锂能(.SZ)与射洪市政府、四川射洪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署了3000吨锂金属及型材深加工项目投资协议和二期基础锂盐生产及产能扩建项目补充协议。盛鑫集团正在射洪锂电池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4万吨基础锂盐项目。
“从目前统计来看,今年国内碳酸锂行业仍有近15万吨新增计划投产,且大部分产能为龙头企业扩产,产业链企业都有前向后向一体化布局,整体投产概率较大。”韩敏华表示,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其上下游整合较为完善,成本优势相对较强;对于行业而言,产能的持续增加对于碳酸锂价格的稳定具有一定的利空倾向。
停产减量与价格密切相关
跌破8万元/吨关键成本线后,后续价格走势、产能是否会大规模出清成为关注焦点,二者相互影响。
韩敏华认为,目前在7.5万-8万元/吨的价格区间,锂矿开采企业利润较弱,一些从外部采购原料的企业也经常因利润不佳而停产或加工生产。若价格继续下跌,也将倒逼上游锂矿价格继续下跌。随着海外矿商利润进一步压缩,减产的现象也不在少数。
光大期货指出,8万元/吨是第一成本支撑,短期若跌破8万元/吨后反弹,不会引起大规模减产;若长期均价在7.7万元/吨及以下,则更易引发供给收缩;当长期市场均价维持在6.5万元/吨及以下,则有可能通过矿山大规模减产来扭转供需格局。
“据对澳洲锂矿企业的调查,澳洲矿商表示,只有当矿石价格低于700美元/吨时,才会考虑停产。按照目前澳洲矿山发布的指导价,目前成本最高的澳洲矿山成本为600美元/吨,以700美元/吨计算,目前碳酸锂成本为7.1万元,以750美元/吨计算,目前碳酸锂成本为7.5万元/吨。”李攀对钛媒体APP表示,如果没有大幅减产、停产,碳酸锂还有下跌空间。
钛媒体APP注意到,虽然有大量新增产能正在路上,但面临较长的触底周期,锂盐企业扩产较为谨慎。
典型例子是西藏矿业,根据其《2022-2027年发展规划》,到2027年扎布耶碳酸锂产能将达到3-5万吨。扎布耶碳酸锂二期项目投产后,不少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询问公司三期建设情况,但公司回复称“目前公司重点抓好二期项目”,对三期只字未提。
8月2日,全球最大的锂矿开采巨头美国雅宝公司也宣布,对其位于澳大利亚的锂加工厂采取紧急资产保护行动,停止3号线的建设,暂停2号线的生产。此次产能削减后,该工厂的员工数量将减少40%,同时由于生产线闲置,该工厂的产能将从5万吨降至2.5万吨。
总体来看,业内对未来锂价走势并不乐观。韩敏华指出,预计未来三个月碳酸锂市场将呈现先跌后涨的走势。预计8月份下游刚性需求恢复有限,供应量有望小幅回落,但供应过剩局面或将暂时难以改善。需关注传统“金九银十”旺季到来前下游补货表现,或将对市场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作用。预计8月份国内碳酸锂现货市场供需矛盾仍将存在,市场价格有望弱势震荡。
李攀还称,“预计未来两年仍将出现供应过剩的局面,新投产的阿根廷盐湖将于11月运往中国,供需因素将导致现货价格持续承压。”
当然,锂盐企业更多是从需求端谈长期趋势。赣锋锂业(.SZ)此前称:“影响锂盐价格最大的还是需求端,欧美产业链尚不成熟,电动化进展缓慢,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利于开拓海外市场,修复需求端,海外市场空间巨大,同时低空经济、电动船、重卡等领域电动化也有望带动需求增长。”其还提到,期货市场放大了供需平衡,现在期货价格对现货影响更大,价格不能完全由产业主导。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苏启涛)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