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王震走进新民晚报暑期热线接听市民电话。新民晚报记者陈梦泽摄
今天上午,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局长王震来到新民晚报暑期热线,接听市民电话。今年暑期热线,市房屋管理局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对住房问题要一一攻克、一一解决,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紧紧围绕群众需要、迫切、期待,把群众宜居安全住房放在第一位,持续推进住房领域各项工程和民生工程。”王震透露,今年1至7月,全市完成旧房改造19.0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1110万平方米,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以下简称“租房”)5.1万套,新增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3.8万套。
推动住房和民生领域城市更新
2024年初召开的全市城市更新推进会明确了“两旧一村”改造“建设方案”和“时间表”,今年的工作重心在深化落实上,老旧住房改造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坚持规划引领、分类施策,打造一批能见度高、示范性强的案例,如普陀甘岭社区、长宁天山村5期以功能提升为重点,浦东海防新村项目以军民联合改造为重点,徐汇剩余小板梁房区改造以“补短板补短板”为重点。
今年1至7月,共改造旧房19.07万平方米,受益户5014户,完成年度目标约61.3%;改造老旧居住小区1110万平方米,受益户18万户,完成年度目标约74%;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1882台,完成年度目标约62.7%。
与此同时,市房管局持续关注拆迁居民对高品质居住的期待,今年市房管局启动新一轮扶持大居住社区三年行动计划,优化规划设计、完善建设标准、提升管理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把大社区建设成为人们安居乐业、舒适幸福的居住之所。
引领经济适用房建设和供应
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多元化住房需求”,今年上海计划安排新建租赁住房7万套、供应5万套,公司新建募集租赁住房5.1万套、供应3.8万套,分别完成年目标的73%和76%。
为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上海还重点增加新时代城市建设者之家床位供给,全年目标筹集供应3万张以上,其中在存量租赁住房项目筹集供应1.8万张以上。上海已筹集资金通过租赁住房渠道新增供给床位1.2万张,力争10月底前完成全年目标。
此外,市住房管理局主动加强信息对接,面向新市民和年轻人精准服务,开展2024年上海市应届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专项活动(校园安租房第三季),协调提供3000余套(套)经济实惠、长期稳定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已为2700余名学生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2700余名学生与保障性租赁房项目公司达成租赁意向,“校园安租房”小程序访问量超过4.9万次。
继续加强居住小区综合治理
市房屋管理局不仅围绕住房安全和生活配套完善居住社区“硬件”设施,还注重自治共治,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居民自治功能,汇聚共治力量,提升社区“软件”治理水平,让居民安居乐业。
“硬件”设施方面,本市持续推进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和修缮改造更新工作,截至6月底,全市已完成老旧电梯安全评估2074台,为4220台住宅电梯加装远程监控装置。加强高层住宅消防安全隐患整改,重点对前期排查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578个住宅小区进行整改,截至6月底,545个小区已完成整改,33个小区启动整改工作。加快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到2023年底,全市已完成约1.25万个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对尚无建设用地的约500个住宅小区,市房管局正会同应急、消防、公安等部门,因地制宜建设露天分散式充电桩和充电(换电)柜。 、居住区外公共充电设施等,力争2025年底前实现全市所有居住区充电设施全覆盖。
在“软件”治理方面,市房屋管理局规范物业管理委员会建设,推动按时开展物业管理委员会年度审计,完善物业管理委员会考核机制,通过加强政策培训等方式提升物业管理委员会履职能力,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推动形成价格与质量相符、按质量定价的市场机制。
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房屋管理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二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市民服务热线提出的问题,加快建立租购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大力度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应,建立住房和民生领域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让人民群众居住更加便捷、舒适、美好。
新民晚报记者 杨宇红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