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支出占比过低,中国拟加强中央事权并提高支出比例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未来深化财税改革的一项重大关键任务,就是适当增强中央事权,增加中央财政支出比重。

第一财经网梳理近十年的数据发现,在全国一般公共预算中,中央本级支出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在14%左右波动,预计2024年这一比重为14.5%,略高于2023年。这也意味着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多年来一直稳定在86%左右,这也被业界认为是地方财政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未来深化财税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增收节支来缓解地方财政困难。

粤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从国际比较看,我国中央财政支出占比明显偏低,从高质量发展需要看,也迫切需要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重,以更好发挥中央政府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建设全国统一市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职能。

罗志恒筛选了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相似的国家,通过测算各自中央财政收支占比,发现中国中央财政收支占比都低于其他国家,尤其是支出占比,其他国家普遍都在50%以上。

他发现,在美、英等发达经济体人均GDP接近我国当前水平的历史时期,中央政府支出占比也远高于我国当前水平,如当美国人均GDP与我国目前差不多时,美国联邦政府支出占比就超过了50%。

当然,虽然中国中央政府支出占比较低,但中国通过大规模的地方转移支付支持了地方政府支出,近两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元,一些原本应该由中央出资或者中央与地方共同出资的事项也交给了地方,这也导致地方支出比重过高。

为改变这种状况,《决定》提供了增加中央财政支出比重的途径:适度增强中央财政权。中央财政权原则上由中央自行配置,减少下放给地方的中央财政权。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确需下放给地方行使权力的,应当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等方式安排资金。

事实上,我国自2016年起就启动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此后各领域改革文件相继出台,主要领域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而适度加强中央财政事权是此次改革的重点之一。

罗志恒说,经过多年适度加强中央事权的改革,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并没有提高。这可能需要同时推进政府职能和机构改革,才能更好地落实改革。加强中央事权不是简单地通过转移支付委托地方办事,而是中央要出钱、管人、管事,把管理做好。这就需要考虑到中央相关部门的垂直管理和实体性,避免出现“上级决策、下级执行”、“上级命令、下级买单”的情况。

中央财经大学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对财新记者表示,从国际经验看,中央和地方收入一般占60%、40%,而中央财政支出占比约为40%,地方财政支出占比为60%。我国中央财政支出占比偏低,主要与国家行政体制有关。未来要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重,显然需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而且改革要逐步实施。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重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随着中央委托给地方的事项减少,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规模也会相应减少。

此次中央明确表示,中央的事情不能违反规定,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专家认为,此举有利于缓解地方财政支出压力。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