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8日举办的2024虚拟电厂(上海)峰会上,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朱明林表示,今年迎峰度夏,上海用电负荷创4030万千瓦新高,虚拟电厂可调容量超过70万千瓦,为电力供应提供重要支撑。上海这样一个能源消费总量大、对外依存度高的特大城市,需要发展虚拟电厂聚沙成塔,促进“源网荷储”高效互动,有效解决资源瓶颈与供应调峰矛盾,有力支撑全市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
虚拟电厂是聚合优化“源网荷储”清洁发展的新一代智能控制技术和互动商业模式。不同于传统实体电厂,虚拟电厂更像是电力的“智能管家”,通过发挥削峰填谷作用,实现海量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的聚合和协同优化,从而提高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效率。据澎湃新闻报道,上海已培育24家虚拟电厂市场主体,接入规模和实际调用容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经济运行部(电力处)副主任辛雷福在论坛上介绍,上海已初步建成“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的新型数字化虚拟电厂,实现虚拟电厂调度、交易、结算系统的业务对接,以及虚拟电厂运营商平台的有效接入和灵活调用,为未来构建以可中断负荷、储能、分布式发电等数字化能源为核心的“电力充储放网络”迈出关键一步。
进入8月,上海高温天气持续升级,在连续多日的酷暑之下,上海电网负荷也首次突破4000万千瓦。据悉,为应对极端高温天气带来的电力供应挑战,国网上海电力今夏组织开展了25台虚拟电厂调峰试验,经过全区域最大响应能力试验,验证其容量相当于一台大型火电机组。
8月7日,国网上海电力完成本市最大虚拟电厂迎峰度夏快速调峰能力验证,最大响应负荷突破历史最高纪录,达70.43万千瓦,创下调控能力新高峰,有效缓解了高温季节电力供应压力。
国家能源局华东监管局市场部主任魏平在致辞中表示,今年夏季,长三角地区持续高温天气,省市间富余需求侧可调资源互助交易品种分别于7月22日、7月31日两次上线,利用省市间高峰负荷的时空差异,首次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富余需求侧资源跨省互助交易。长三角地区共有47个需求侧可调资源参与交易,合计最高交易量36.1万千瓦。“迎峰度夏后,为帮助解决长三角部分省份新能源消纳困难,我们还将组织虚拟电厂参与省市间富余新能源互助交易。”魏平说。
上海市电力行业协会会长、国网上海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梁旭表示,虚拟电厂作为聚合需求侧资源参与电网调节、促进供需协调的新型业态,是新型电力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充分消纳清洁能源、推动绿色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他对上海虚拟电厂发展提出“三点建议”:积极拓展资源,提升聚合调节能力;完善体制机制,确保规范发展;立足特大城市,加强市场培育。
虚拟电厂已进入市场快速发展阶段,预测到2025年、2030年,虚拟电厂市场规模有望分别达到1300亿元、1800亿元。
虚拟电厂作为一种灵活、高效、低碳、环保的能源管理方式,正逐渐成为解决特大城市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上海市黄浦区发改委节能管理科科长顾勤介绍,黄浦区目前已聚合150余栋商业楼宇约60MW灵活响应资源,试点接入6个住宅小区、3个电动汽车充电平台,实现大型商业楼宇可调资源与发电侧互动响应的典型示范,累计参与削峰填谷调节电量60万千瓦时。
论坛上,上海闸电东海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副主任黄志坚表示,按照2024年《上海市虚拟电厂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闸电承担了保障虚拟电厂市场化运行、打造虚拟电厂平台标准化示范模式、试点开展中小负荷聚合代理等三项重点工作,深入组织开展高质量虚拟电厂建设。“希望更多聚合商参与到虚拟电厂建设中来,共同为新型电力体制贡献力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