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储备方面,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储备资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底,我国黄金储备7280万盎司,与上月持平。分析人士指出,7月份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带动我国外汇储备价值上涨,目前黄金价格处于历史高位,人民银行适当调整增持节奏,有利于控制成本。
7月外汇储备增幅创年内新高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24年7月底外汇储备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底,我国外汇储备32564亿美元,较6月底增加340亿美元,增长1.06%。
北京商报进一步结合国家外汇管理局此前披露的数据发现,自2023年12月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连续8个月维持在3.2万亿美元大关之上。7月份外汇储备超过2024年3月的3.2457万亿美元水平,创下年内新高。同期外汇储备增幅超过1%,也是今年以来最大增幅。
对于7月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情况,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出,2024年7月份,受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主要经济体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普遍上涨、汇率折算、资产价格变动等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当月外汇储备规模有所增加。
东方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认为,7月份外汇储备走势背后的原因是,当月美元指数的下跌与全球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叠加共振,推高了我国外汇储备价值。
王庆进一步解释称,首先,7月份美元指数下跌1.69%,为今年以来最大月度跌幅,这将带动中国外汇储备中以美元计价的非美元资产相应升值。同时,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推动,7月份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跌,带动美债价格上涨,全球股市整体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也将对中国外汇储备价值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提到,美国7月经济数据好坏参半,美联储议息会议释放鸽派信号,市场预期9月将降息50个基点,加之日本央行宣布加息并减少购债规模,推动美元指数走弱,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整体上涨。
此外,具体从7月份金融市场表现来看,汇率方面,美元指数环比下跌1.7%至104.1,主要非美货币整体走高,其中日元、欧元、英镑兑美元分别升值7.3%、1.0%和1.7%。债券价格方面,以美元计价的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1.9%;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环比下跌27个基点至4.09%;10年期欧洲国债收益率环比下跌17个基点至2.33%;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环比小幅下跌2个基点至1.06%。 股价方面,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上涨1.1%,欧元区斯托克50价格指数环比持平,日经225指数下跌1.2%。
增持黄金仍是大势所趋
近期,金融市场动荡,金价波动加剧,也使得市场对中国人民银行的黄金采购动作更加关注。
黄金储备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储备资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黄金储备7280万盎司(约合2264.33吨),与上月持平。这也是自2024年4月以来,我国黄金储备连续第四个月保持这一水平,自2024年5月以来暂停增持黄金。
此前,自2022年11月起,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增加黄金储备,直至2024年5月,结束此前的“18连增”。此轮增持,我国黄金储备增加了1016万盎司。自2023年以来,央行“囤金”成为推高金价的主要因素之一。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2024年上半年全球央行共计购买黄金483吨。
黄金市场价格走势方面,近期美联储议息会议释放的降息信号、美国经济数据的疲软以及美国7月非农数据的大幅下滑,均增加了市场对降息的预期,金价一度震荡走弱,随后有所反弹。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18:30,COMEX主力黄金期货价格报2436.3美元/盎司,盘中涨幅0.19%;伦敦金现货价格上涨0.23%,报2394.7美元/盎司。
王庆称,5月底,官方黄金储备在连续18个月增加后首次出现零增长,6月、7月黄金储备继续持平,进一步证实央行停止了增持进程,主要原因是当前金价处于历史高位,央行适当调整增持节奏,助力控制成本。
世界黄金协会此前的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全球70家央行中,有29%的央行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黄金储备。王庆认为,从不断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步审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未来中国人民银行还会继续增持黄金。
谈及金价未来走势,王庆认为,短期来看,日元加息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中东局势紧张等因素使得市场避险情绪持续上升,加之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发酵、美元走弱、衰退交易依然盛行等因素均有利于提振金价,预计本周金价或将呈现强势走势。
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针对2024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市场的表现,国家外汇管理局在上半年外汇管理工作总结中提到,2024年以来,外汇管理部门完善外汇储备管理,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强调,下半年将加强外汇储备管理能力建设,确保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性、流动性和保值增值。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发布7月份外汇储备数据时也提到,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延续了回升态势,有利于保持外汇储备规模的基本稳定。
对于中国外汇储备后续走势,王庆表示,8月份以来,受日本央行意外加息影响,日元大幅升值,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主要股指普遍出现较大跌幅,这将抵消美元指数下行、美债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导致8月末中国外汇储备略有下降,但预计8月末外汇储备仍将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王庆指出,按照不同标准来看,我国目前约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处于中度充裕状态。随着后期美联储降息进程的启动,美元指数上涨空间不大;随着全球金融环境转向宽松的前景,未来全球资本市场继续大幅下跌的风险较小。这意味着下半年中国外汇储备将保持基本稳定。
“从经济基本面看,近期我国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主要受外部需求回升、出口新动能快速增长等因素拉动,贸易顺差持续处于高位,加之外资持续流入国内债市,我国外部形势稳中向好。未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将继续稳定在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水平,这将为人民币汇率保持合理均衡水平提供坚实基础,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王庆说。
温斌认为,在多重有利因素支撑下,出口有基础保持中高速增长,并继续发挥对稳定跨境资本流动的基础性作用。我国经济持续恢复性向好,高水平开放稳步推进,有利于保持国际收支总体平衡,为外汇储备基本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北京商报记者 廖猛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