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年前居民区玻璃爆炸,从87米高处落下,砸中人
财物未及时更换,亦未做进一步的防坠落处理。
近日,记者走访佛山顺德北滘镇小区,发现小区周围贴有不少警示牌,上面写着“高空作业,禁止靠近”。记者抬头望去,并没有发现任何施工或作业的迹象。一位业主告诉记者,被警示牌包围的地方,意味着楼内的玻璃发生了爆炸。
小区内部,有很多栋楼,楼下都有围墙。
据该小区多位业主描述,2020年小区一期交付使用,一年后,玻璃开始无缘无故爆炸。“刚开始只是零星几起,后来2022年过了保修期,小区玻璃破碎的现象越来越多,有一段时间,楼下几乎全部被围起来了。”据居民不完全统计,仅2024年,小区一栋楼就有14户人家玻璃爆炸。2021年至今,小区共有163户人家出现过玻璃爆炸的情况。玻璃破碎的部位、种类不一,有的人家中不止一块碎玻璃。
家住该小区的黄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在这里住了22年。7月16日,她家玻璃发生爆炸,炸出一个大洞,一些碎玻璃碎片从高空落下,砸中了楼下一位带着孙子玩耍的业主。“我家住29层,一层大概3米高,29层有87米高,幸亏业主反应快,保护好孩子,才没有受重伤。”黄女士说,小区楼下经常有老人和小孩走动玩耍,她担心,如果哪天爆炸碎玻璃砸到行人,或者被人踩伤,后果不堪设想。
黄女士家住址。红框处为爆炸的窗户所在位置。
黄女士家发生爆炸的玻璃
此外,不止一位业主向记者透露,他们走在小区外的人行道上,就能看到地上散落着破碎的玻璃碎片,大约有指甲盖大小。
居民夜间走出小区时,会捡到指甲盖大小的玻璃碎片。
此前,业主曾向物业反映过玻璃自爆的问题,但物业处理问题的速度让小区业主们忧心忡忡。在业主们自己整理的名录中,记者看到,不止一位业主向物业反映过玻璃破碎的问题,但一个月都没有工作人员上门更换。“我家3月份有一块玻璃坏了,7月份才换的。”一位小区业主告诉记者,前段时间自家阳台的一块玻璃坏了,当天反映问题后,物业告诉她,因为仓库没货,需要10天时间才能到现场修复。在小区停车场等公共区域,记者还见到了数块碎裂的玻璃。
据小区内一栋楼的自发调查,不少居民等待已久,却迟迟未收到自爆玻璃的更换。
此外,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区对玻璃并没有采取特殊的防坠措施,“玻璃爆炸后掉下来的概率不大,而且爆炸后的小颗粒本身也是一种保护措施。”记者了解到,曾有业主询问是否可以加装防爆膜。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加装防爆膜,玻璃爆炸后可能会整块掉下来,后果可能更严重。
调查:
钢化玻璃爆炸无法完全避免
该小区玻璃自爆率高于行业标准
记者在搜索网上公开信息后发现,住宅小区玻璃门窗爆炸并非个别现象,深圳、中山、汕头、东莞等城市住宅小区均发生过类似事件。据奥易新闻报道,2024年,深圳坪山万悦福项目交付后的一年半内,共有87位业主遭遇玻璃爆炸问题。
据了解,高层建筑使用的玻璃门窗按规定必须使用钢化玻璃等安全玻璃。但钢化玻璃自爆是现有技术无法完全解决的现象。在现行国家标准.2-2005《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附录中提到,钢化玻璃中含有微小的硫化镍结石。这些结石在经过热处理后,随着时间推移,部分结石会改变结晶状态,体积增大,导致玻璃内部产生微裂纹,从而可能引发钢化玻璃自爆。此外,钢化玻璃安装过程中的一些技术原因,也可能引发玻璃自爆。
那么,钢化玻璃自爆率到底是多少呢?翻看目前国家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记者并未看到关于这一率的描述。不过,此前媒体报道以及佛山市门窗行业协会、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网站等行业协会平台转发的文章均提到,业内对此有一个粗略的标准,约为0.3%。
2019年南方日报的一篇报道提到,行业标准约为0.03%
那么,这个小区的玻璃自爆率是否低于这个“行业标准”呢?据一位开发商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小区的玻璃大概有4万块,玻璃自爆率在0.5%左右,比所谓的行业标准高出0.2个百分点。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个标准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实际上,玻璃面积越大,自爆的概率就越高。
而且,由于现行国家标准对玻璃爆炸的发生率并没有明确规定,玻璃爆炸造成人员伤亡或损失的责任归属也成为争议焦点。记者查阅过往案例发现,当玻璃爆炸造成路人伤亡、财产损失时,一般都认定业主和物业公司共同承担责任。
回复:
区住建水务局:玻璃检验合格、安装完毕
开发商:将加快现场维修,延长保修期
防坠落措施仍需进一步探讨
玻璃自爆率高于行业标准就意味着不合格吗?记者就此事向佛山市顺德区住建水务局进行了反映。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项目门窗所用玻璃为信义玻璃,出厂时有产品合格证和相关检测报告,安装后也通过了建设、监理单位的质量检验。区住建水务局后续将强化企业责任,督促开发商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保修义务。
该小区开发商向南方都市报表示,他们将加快现场修复更换,增加仓库材料储备,降低玻璃自爆带来的安全隐患,并将业主保修期由2年延长至5年,并提供自爆玻璃免费更换服务。
但对于进一步的防坠措施,开发商并未给出明确答复。记者了解到,有小区业主提出,希望在公共区域安装雨棚,以降低玻璃碎片砸中行人的风险。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安装雨棚涉及更广泛业主的利益,需要提前向相关部门报备,因此会内部讨论后再商定。
撰文:南都见习记者唐宇松、实习生谢宇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